中国古代有不少的皇帝,都是靠着自己的努力,打拼下了自己的一片江山,他们白手起家的过程中,也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他们往往都会在发迹之后,对曾经的功臣们追功封赏,避免功臣寒心。
明朝建成之后,朱元璋为当初帮助自己打下江山的人们,进行了封赏,他专程追封了一位已经去世的功臣:郭子兴。
对于自己如此赏赐的原因,朱元璋也做了一番解释,追溯朱元璋的发家史,人们会发现,明朝的龙脉,正是因为郭子兴而兴盛起来的,那么,既然皇帝对郭子兴如此看重,郭子兴死后,他的后人们又去了哪里呢?
郭子兴对朱元璋的知遇之恩
公元前1351年,起义者头戴红巾,掀起了一场民工起义,在当时,红巾军并不只有郭子兴这一位元帅,势力龙争虎斗,各不相让,军中派系重重,令人忧恐红巾军的未来,毕竟一支军队的团结、和平,对军队能够起到重大的作用。
而朱元璋就是在这种军队环境中,来到了红巾军。朱元璋当时还不是名震天下的朱元璋,而是朱重八,年少时也是非常苦命,曾经父母双亡、亲人流离失所,他后来到寺内当了僧人,在寺庙里面学会了认字。
后来,红巾军起义彻底爆发,寺庙不再能够供养他,他只好离开寺庙,最终兜兜转转之下,加入了红巾军,当上了一名小军官,陪在郭子兴身边到处征战,打击敌人。由于他作战神勇,多次立下汗马功劳,让郭子兴对他更为赏识。
朱元璋羽翼渐丰之后,带上二十多名将领前往定远,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在长江北岸开拓出了自己的势力,并且在1353年,成功地攻入滁州,成为了一名远近闻名的枭雄,他还不断扩展基业,得到了一些将领的赏识,又将冯胜、胡大海等军官收入麾下。
而此时的郭子兴却遭遇了老部下离开、战争失利的连番打击,逐渐日薄西山,在他的势力逐渐微弱时,他听闻朱元璋兵力强大,称霸一方,就决心投奔朱元璋,那个时候他们之间其实已经有了一种姻亲关系,他的女儿早已嫁给了对方。对此,朱元璋对郭子兴有很大的感恩之心,当郭子兴来到了滁州之后,反而把自己的兵马给了他,在郭子兴的带领下,军队发展壮大,成了日后明朝的强大根基,但与此同时,他自己也耗尽心力,郁郁而终。
郭子兴后人所得到的待遇
郭子兴戎马一生,也留下了几个儿子,但是这几个儿子,却很遗憾并未享受到该有的荣华富贵,而是含恨离去,败在了朱元璋的野心之下。
他大儿子年纪轻轻,跟随自己父亲一起南征北战,不幸马革裹尸,还未能见到明朝的落成,就已经遗憾离世,二儿子郭天叙被朱元璋设下计谋杀死,当时朱元璋为他部署了作战的时间和路线,让他按照规定时间杀到秦淮河上,郭天叙因此中了埋伏,战死沙场,除掉郭天叙之后,朱元璋成功的继承了元帅之职位。
除了郭天叙之外,还有一个儿子郭天爵,也对朱元璋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随后朱元璋以他失职为由,诛杀了他。
不过,虽说朱元璋对郭家男丁心狠手辣,对女性则柔情似水,郭子兴的女儿得到了朱元璋的善待,拥有了三个儿子,享受荣宠一生。这三个外孙子后来的人生境遇各不相同,朱椿被称呼为蜀秀才,擅长读书,朱元璋对这个儿子非常赏识,曾表明他如若不当朱氏子孙,也可以去当状元郎;代王朱桂的封地在大同,他娶了徐达的女儿当自己的妃子,徐达也曾经是威风凛凛的一员猛将;但是在这三个孙子之中,还是有一人十分荒唐,他便是朱穗,他在长沙盘踞一方,充满骄横,最终被废除为庶人。
郭子兴的外孙女朱善清是永嘉公主,她则是成为了武定侯郭英儿子的妻子,跟后来的皇帝朱棣兄妹情深,得到了善终。
郭子兴戎马一生,并非是一个幸运的义军首领,他在死后获得了皇帝的追封,他的两个儿子却没有逃过皇帝的诛杀,而他的两个女儿也被纳入宫中,朱元璋虽然称呼郭子兴为岳父,但是他并不是真的对他做到了尊重,看来古人所云的“伴君如伴虎”,真不是一句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