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河声丨“和”是天下之大道
迪丽瓦拉
2025-07-28 01:04:00
0

10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省安庆市考察了桐城市六尺巷。

六尺巷全长约100米、宽约2米,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清朝康熙年间,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桐城的家人与邻居吴家发生宅基地纠纷,张家人驰书京城,在收到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书信后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在看到张家的举动后也主动让出三尺地,由此成就了“六尺巷”,也成就了一段佳话。“六尺巷”是中华民族“以和为贵”思想的生动写照。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最基本、最厚实、最丰富的价值观,这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如此丰富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借用孔夫子的话,就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斯为美”、最为贵之道,正是这个“和”,“和而不同”之“和”。

“和而不同”,是基于事物的多样性才具有创造力。差异性和多样性,就是造就整体性和共同性的力量。只有融合多样性的东西才能够产生出新的东西。只有将不同的东西加以调和并使之平衡,才能“和”。《国语·郑语》有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意思是:和谐确实能够产生新事物,但一味求同并不能够持续发展。只是一种声音就谈不上动听,只是一种颜色就谈不上美丽,只是一种味道就不能成为美味,只是一种事物就无法进行衡量。因而,只有“和而不同”,才能最广泛地凝聚和发挥一切智慧和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使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凝聚用之不竭的巨大活力、提供取之不尽的强大动力。

中华文明历来崇尚“以和邦国”、“和而不同”、“以和为贵”。“和”的精神,是一种承认,一种尊重,一种感恩,一种圆融。“和”的特质,是和而不同,互相包容,求同存异,共生共长。“和”的途径,是以对话求理解,和睦相处;以共识求团结,和衷共济;以包容求和谐,和谐发展。“和”的方式,是一分为二基础上的合二为一,和而不同基础上的求同存异,良性竞争基础上的奋进创新,我为人人基础上的人人为我。“和”的哲学,是“会通”,既有包容,更有择优;既有融合更有贯通;既有继承,更有创新,是一以贯之、食而化之、从善如流、美而趋之。“和”的佳境,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和美。“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这个“斯为美”、最为贵的“和而不同”之道,早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刻进了中国人民的基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从未主动挑起一次冲突,从未侵占别国一寸土地,从未发动过一场代理人战争,从未参加过任何一个军事集团,是全世界和平纪录最好的大国。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我们将坚持和平发展写入执政党党章,也是世界上唯一将和平发展写进宪法的大国。中国坚持不称霸、不扩张、不胁迫、不谋求势力范围,与各国和平共处,无疑是对全球战略稳定的重大贡献。当代中国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为了说服谁、取悦谁、安慰谁,而是基于自己的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基于自己国家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必须坚定不移的战略抉择。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突出的特征是充满不确定性,世界处在大变革的时代,动荡几乎涉及各个领域,构成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仍坚持以中华文明这个“斯为美”、最为贵的“和而不同”之道来观察和应对。这是文化的智慧,文明的大道。以往,决定国际秩序的主要因素是大国主导,甚至是霸权;如今,基于大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正在发生变化,随着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国际关系范式正在走向基于“命运共同体”的新秩序。命运共同体就是“共享的未来”,这是一种思想理念,也就是以中国倡议的“共享的未来”为引领思想,来构建一种新的世界秩序,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和平与稳定。“斯为美”、最为贵的“和而不同”之道,其实也蕴含着适用于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自强不息生和气,厚德载物送和风。”“和”是中华民族贡献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念与智慧。昔称“紫气东来”,今有“和气东来”;人叹“文明冲突”,我有“和风西送”。“东来”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生长凝聚的自强不息、和实生物之“和气”;“西送”的,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呼唤弘扬的厚德载物、协和万邦的“和风”。当前,走向全球化的世界需要引导全球化的理念,需要“转化冲突”的和解,需要跨学科、跨国界的“和平学”。而追求和而不同的中华传统文化,向世界传达的理念正是“和”。正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华民族,向世界呼喊:共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和而不同。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苌群辉)

编辑:赵地  审核 :王世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世界上的 文明古国 ,古埃及可以说是名列前茅遥遥在先的,古埃及的文明到今天已经被搁置了,并没有被延续...
原创 西... 唐朝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朝代之一,它在华夏民族的基因里落下了深刻的印记。人们提到唐朝,总是喜欢称呼它为...
圆桌|聚焦明代学者王圻,他的学... 王圻(1530—1615),字元翰,号洪洲,是明代中后期一位学识渊博、著作等身的学者。近澎湃新闻获悉...
原创 《... 《蜀锦人家》原著小说就叫《蜀锦人家》,小说是桩桩所著,剧版会在优酷上线播出。原著小说以蜀锦的发扬传承...
原创 靠...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都以其鲜明的特点而为后人所铭记。 秦朝是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汉朝和唐朝以其极为...
原创 西...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从前很远,远到成为过往,从前又很近,近到只是昨天发生的事情。这些...
原创 他... 引言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强盛的一个朝代,其延续的时间也长达289年,在唐朝最为强盛的时候,可以算得...
原创 北... 北洋时期,以袁世凯的北洋军政权的建立和消亡。自从1912年清帝逊位,到1928年张作霖皇姑屯事件中身...
原创 赵... 当皇帝只是一个职业,并非爱好,这一点李后主与宋徽宗深有同感,二人一个是千古词帝,一个是书画双绝,当然...
原创 这... 熟悉历史的小伙伴都知道,在我国几千年来的历史当中秦始皇的功绩应该是历代皇帝里的首位了,因为他是首位统...
原创 金... 引言 汉代有祭祀四季的礼制,每个季节都有一首郊祭歌曲来对应,《汉书·礼乐志》中记载夏季的歌名为《朱明...
原创 薛...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繁盛的朝代,从公元618年建国开始,到公元907年灭亡的近300年的时间里,...
原创 清... 清朝入关后,其统治者确曾在强行推行【剃发令】的同时,也下令严禁女子缠足,但和剃发令不同,其实并没有真...
原创 芈... 大秦帝国的兴起,让中国第一次实现了统一,让封建王朝得以发展,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大步迈进。可以说秦朝对中...
朱棣为何要迁都北京? 明朝初期,中国经历了长期的 ** 割据和战争动荡。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皇权的日益集中,为了更好地...
原创 古...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少女往往在13、14岁的时候便要嫁人。 这与现代社会的观念大相径庭,因为在现代社会...
原创 清... 标题:清宫最神秘的妃子,封号与孝庄相同,皇后竟亲自参加葬礼! 清朝宫廷中,有这样一位妃子,她的封号...
原创 蒙... 公元1229年的夏天,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窝阔台继承汗位,窝阔台在登基一年之后,决定亲自率军攻打金朝...
原创 李... 标题:李世民建立一个机构,朱棣喜欢把女人送进去,当官的有空就想去 在中国古代,皇帝们常常用各种手段...
原创 为...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官府在对犯人行刑的时间都选择在了午时三刻。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就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