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什么古代行刑,都选在“午时三刻”?换个时间不行吗,还真不行
迪丽瓦拉
2025-07-28 03:03:05
0

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面可以看到,很多官府在对犯人行刑的时间都选择在了午时三刻。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就会有些疑问:午时三刻放到现在是什么时间?为什么要选择午时三刻这个时间呢?

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可多了。

行刑的时间选择午时三刻主要与古代人民的封建迷信相关。除了封建迷信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古人观察生活时所研究出来的。

但是午时三刻并不是古人官方的说法,而是后期人们修饰美化出来的。那么下面,我们来具体阐述一下午时三刻里面的“秘密”。

午时三刻是几点

午时三刻其实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几小时几分钟。

午时三刻的含义其实要拆开来表示,一个是午时,一个是三刻。午时就代表小时,刻就代表分钟。

在古代的时候,古人并没有像我们一样发明出来了钟表来观察时间。

他们只是看日出和日落。日出的时候人们出来劳动,日落的时候人们回家休息。这样的计时只划分出来了一天的开始与结束,并不严谨。

所以慢慢的,古人想要用更加精确的方式来表明时间,于是发明出来很多的计时方式。比如一开始的依靠动物的生活方式,比如公鸡打鸣。再后来就是通过刻漏的方式来计时。

通过不断更新自己的计时方式,最终,古人发明了日冕。

通过观察太阳在照射冕针时所投射下来的影子来确定时间。日冕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直至今日,我们所使用的的钟表,参照的也是日冕的原型。

随着日冕的出现,古人也开始给时间进行精确的划分,于是就出现了“时辰”这个名词。

时辰就类似于我们经常所说的丑时,未时,子时等等。子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晚上十二点正,由此可以推算出来,午时就是中午十二点正。

我们知道了午时的含义,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什么是“刻”。

其实刻的含义很好理解,古人将一刻表示为15分钟,而三刻也就是45分钟。所以连起来,午时三刻的意思就是12点45分。

但是我们前面说到,午时三刻是古人修饰和美化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经常会把午时再分成午初和午正。

因此,午时三刻的含义应该有两种,11点45分和12点45分。至于究竟是午初还是午正,就需要因人而异了。

通过以上的描述,我们知道了午时三刻的含义和由来。我们了解到了古人在探索时间上的历程也了解到了古人伟大的智慧。

那么我们不禁就会产生一个疑问,古人选择这样的一个时间有什么含义呢?把午时换成子时不可以吗?

为何选择午时三刻行刑

首先,我们听到午时,正午,脑子里面都会有一种烈日炎炎的画面。午时可谓是一天中阳气最重的时候了。没错,古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其中有一种说法是,因为需要行刑的犯人往往所犯的罪行都非常的严重。古人把这种人看作是阴气自重,最污秽的人。

因此,正午浓烈的阳光可以对抗和压制住这股阴气,同时也是为了惩罚犯人,让他的灵魂也受到煎熬。

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十分迷信浓烈的阳光所带来的阳气。他们认为这种阳气可以消灭世间一切邪恶,同时也可以用来惩罚犯人,让犯人进行赎罪。

这种说法其实是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的。因为不管从史料还是电视剧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古人在这方面所做的研究,以及古人对阳气重的事物的崇拜。

还有另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就会显得古人比较仁慈。

那就是古人认为在中午的时候,人的精神都会比较困倦,总是迷迷糊糊的。这个时候行刑有助于减轻犯人所受到的痛苦,会让犯人在反应不及时受刑。

其实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同。

如果古人真的这么在意受刑人的感受的话,那么又怎么会发明出来凌迟,五马分尸这种令人发指的刑罚呢?

最后一种说法就是,中午的时候往往都是人们采买,劳作回家休息的时候。这个时候选择行刑则会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人们在看到行刑犯的下场之后,不自觉地就会对律法生起敬畏之心。从而达到减少犯罪率的作用。

由此可见,古人把行刑时间选择在午时三刻可谓是大有深意。

倘若换一个别的时间,就不会起到古人所预想的那种作用。试想一下如果选择在半夜十二点行刑,阴风阵阵,真是让人不禁瑟瑟发抖。

但是,也并不是说古往今来,所有的朝代都是按照午时三刻来行刑的。

这里与每个国家的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有着很大的关系。但是其中考虑的因素其实都是大同小异,无非就是起到震慑加示威的作用。

不管采用何种方式行刑,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全与百姓的幸福。有些刑罚过于残忍,有些刑罚还算能令人接受。

但是其初衷都是为了惩罚那些做坏事的人,让人们不敢再继续作恶。

放到今天,我们在考虑惩罚犯人的同时,还会考虑一些符合人道主义的行刑方式。从之前的枪决,到现在的药物注射,其目的都是尽量减少犯人所受到的痛苦。

但是,只要违反法律,就必须受到惩罚。古往今来,虽然行刑的方式在变化,但是初衷始终是没有变的。

那就是不能对好人太坏,不能对坏人太好。这是我们的原则,也是我们的底线。

结语

通过以上的阐述,我们了解到了午时三刻的含义,以及为何要把行刑时间选择在午时三刻。我们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古代人们的刑罚措施,那就是“讲究”。

在处罚犯人的时候,不仅要讲究天时,还要讲究地利人和。

这可以说是给予了犯人最大的尊重了。这样一种仪式感其实也更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目前的社会以及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都有些过于急功近利。倘若我们能像古人一样,慢下来,讲究起来,那我们生活的幸福感也会再上一个台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官... 官渡之战是一场公认的以少胜多的关键性战役,根据史书记载,袁绍“简精卒十万,骑万匹,欲袭许”(《袁绍传...
原创 光... 说起东汉,很多人知道这个王朝。大家之所以知道这个王朝绝大多数和《三国演义》这本书有关,因为这本书就是...
原创 中... 中国共产党的一大,在今天看起来非常重要,但在当时,有些地方的做法却形同儿戏,比如说北京。 据一大代表...
原创 宰... 宰相刘罗锅,真的是“罗锅”吗?别再被电视剧骗了 在《宰相刘罗锅》,刘墉是一个驼背非常严重的人,人们都...
原创 杨...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首诗是《诗经...
原创 韩... 韩国人喜欢争中国古代史,很多看着喜欢的历史,瞧着眼热的玩意儿,说拿走就拿走,连个招呼也不打。相信大部...
原创 宋... 民国时期的宋美龄,凭着“第一夫人”的身份,代表国民政府四处活动,为蒋介石争取了很多国际支持。宋美龄本...
原创 考... 对于新的历史爱好者学习历史来说,会不可避免的面对一个尴尬的问题,只要是历史事件,就会涉及到一些地理名...
实验考古证实:中国蒸馏酒出现时... 记者从郑州大学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获悉,日前,该中心研究团队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海昏侯墓出...
原创 “... 古代启蒙读物《幼学琼林》中,就迫不及待的对孩子进行“警惕狐狸精”的教育:“三代亡国,夏桀以妺喜,商纣...
原创 如... 导读:公元1259年,蒙哥汗丧生在南宋的钓鱼城下。因为死前没有子嗣也没留下遗嘱,所以蒙古大汗的位置又...
原创 西... 西夏被成吉思汗消灭前,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屈辱史。这段屈辱史,让西夏有了短暂的和平,同时,也直接导致西...
松桃石梁:交通蝶变激发红色引擎... 地处武陵山脉腹地的贵州省松桃自治县石梁乡,与贵州省印江自治县、重庆市秀山自治县接壤,是革命老区。19...
原创 史... 很多时候我们在看到做皇帝,只看到了荣耀以及高高在上,却没有看到,其实做皇帝也是有很多无奈之事的。当你...
原创 清... 在晚清时期地方疆臣中最重要的是两大封疆大吏,分别是北洋通商事务大臣(一般由直隶总督兼任),另外一个南...
三星堆玉石器“生产车间”又有新... 记者昨天从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三星堆遗址工作站、三星堆博物馆分别公布了三星堆玉石器...
原创 光... 光绪皇帝在位34年,共有一后二妃,却没有留下一儿半女,这是怎么回事呢? 光绪帝一生没有儿女,实际上...
原创 真... 我们看过三国的都知道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那么历史中确有此事么! 《三国演义》中写道,曹操大...
原创 关... 关羽是三国中排名第四的武将,他跟随刘备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带兵作战能力也是顶级的,不然刘备和诸葛...
原创 此... 汉末三国,是一个充满豪情和热血的时代,那个时代,不仅因战乱而精彩,还因情义,令人向往。熟读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