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男子的辫子有多脏?传教士:气味让人反胃,夏天无法靠近
迪丽瓦拉
2025-07-28 04:32:24
0

引言

闻道头堪剃,而今尽剃头。有头皆要剃,不剃不成头。剃自由他剃,头还是我头。请看剃头者,人亦剃其头。——《剃头诗》

清朝入关后,为了“满化”汉族人,巩固自己的地位,颁布了剃发令,也就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条法令确实也达到了它的效果,清朝入关前期,天下还并未太平,因为大清并不是汉人皇室,而作为中原的正统汉人,他们十分忍受不了自己的君主是满人。

剃头令就颁布的极为“合适”,在清朝统治者眼中,他们吸纳汉族文化,但是决不能将满清人“汉化”,他们要将自己的民族特色输出出去,于是就是从发式和服装开始,之所以严格要求剃发,还有一原因,就是汉族人的思想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要他们甘愿剃掉自己的头发可以说是几乎要将他们一直以来的信仰所打破,这才能让他们“甘愿”对清廷俯首称臣,如果连头发都舍不得剃,这些乱臣贼子也迟早会起义。

所以清朝统治者通过是否接受剃发就可以抓住一大群反清廷的人,随着清朝的发展,汉人也逐渐习惯了满清发式和文化,满人也习惯了汉语文字,甚至在后朝的皇帝中,几乎不再有皇帝会满语,明面上,满族在文化输出,实际上是满汉文化在相融。清朝的发辫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一条长辫,起初,他们留的是“金钱鼠尾式”,蓄发面积只有铜钱般大小,到了清中后期才蓄发面积才开始扩大,辫子也从两绺变成三绺,远看就像一条牛尾巴。

然而蓄辫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多余的麻烦,在古时,人们洗一次头发十分麻烦,由于头发过长,也十分不好打理,正因如此,也催生了一个行业,就是剃头工,他们挑着担子走街串巷,一头木箱里面装着剃刀,毛巾,头油,脸盆及板凳,另一头则是担着一个火炉和一壶水。虽说有专门的清洗发辫的师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消费得起这样服务,寻常人间一般是一个月洗一次头,贫穷点的人家就是半年才可以洗一次。

而到了晚清年间,清廷的无能有目共睹,百姓的日常生活水平就更低了,众所周知,古代的第一生产力就是农民,但是他们并不是高收入人群,干农活是个体力活,每天能吃饱都不错了,谁还会在意自己的发辫是不是需要打理了,他们干活时就将发辫盘在头上,天气一热,一出汗,发辫上就沾满了汗水,更是滋生了跳蚤和各种细菌,这样也并不是他们所愿意的。

而大清的王孙贵族们,会定期洗发,有专人为自己的头发抹发油,丝毫不用担心头发出油发臭。他们明面上还是光鲜靓丽,而背后的王朝早已腐败不堪,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进入到中国,在他们眼里,留着长辫,穿着另类,小眼睛的汉族人简直是蛮夷,这也给了他们创作漫画的素材,也成为了他们歧视亚洲人的原因之一。

国门打开后,西方人为了将文化影响力扩散到中国,就派出了传教士,清朝皇室大多信仰佛教,他们是无从下手了,为了传播文化,他们就只能向百姓下手,所以他们就常年混迹于普通百姓之中,起初他们对百姓们的发式还是很感兴趣的,出于好奇,传教士也研究了发辫,但是远看是一回事,近看又是一回事,他们发现清朝人的发辫极其的脏,一些贫苦人的发辫中居然还会有虱子。

除此之外,还有它的气味,在夏天时,由于他们没钱找剃头师傅为自己打理头发,就只有将辫子盘在头上,天气一热,那气味传出来令人作呕,在一些穷人聚集地,要是人一多,那个气味更是让人无法呼吸,这让传教士的传教工作一再受堵,虽说辫子让晚清人民吃了不少苦头,但是正是因为辫子太臭,惹得那些传教士不敢轻易靠近,这才大大减少了西方文化的“殖民”,要知道西班牙殖民菲律宾的时候,一登岛就带去了传教士,将西方价值观和文化传输到菲律宾以此来蚕食他们的文化,以此达到殖民的目的。

结语

虽说满人的发式成为西方国家的笑柄,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满族发式和服装造成的,满族的习俗也是我们民族里的特色文化,不应该成为笑柄,作为华夏文化的一脉,我们应该为它正名,发辫不代表蛮夷,而西方真正嘲笑的是中国的落后,因为近代年间,西方的文明要比东方的文明更超前,再加上中国并没有从封建社会走出去,这就导致了他们诽谤我们是为开化的民族,如今,国家从封建走过半封建半殖民,再到如今的共和,西方依旧对东方虎视眈眈,但是谁才是暴力的蛮夷有目共睹,时间也证明了我们是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这样的民族精神也会延续到往后。

参考文献:

《清朝发型演变》

《剃头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随着日本动漫或次元IP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也带动了日本文化的对外输出。特别是近代各热血游戏和漫画...
原创 长... 在中国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历史上,1904年最后一科考试进入前三甲的分别是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民...
原创 古... 朱元璋是布衣农民出身,小时候的生活贫困无比,但他也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他的性格非常的严明,生平最痛...
卜工再谈三星堆:六个宝藏坑的分... 青铜大立人、顶尊神坛、龟背形网格状器……这些精美又神秘的三星堆青铜器究竟是因何而铸造?它们为什么会被...
原创 清... 张芾被任武处死后,回民知事大,不反不行了。加上回有宗教之团结,不少阿訇都做了起义的领导人物,阿訇这个...
原创 索... 索伦是否知道维拉们不会再干预中土世界的事务,并针对他发动的战争?是否是因为他知道维拉不想再破坏中土世...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普通版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普通版,作为中国近代银币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在中国收藏界其详细的介绍,特征、铸造情况...
原创 关... 文/纪布 话说,三国演义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四大名著之一,可谓妇孺皆知,脍炙人口,时至今日,更是名扬...
在仰韶文化考古中寻觅黄帝时代(... □本报记者 张体义 见习记者 刘曈 仰韶文化、庙底沟时期、双槐树遗址、铸鼎原遗址、彩陶等考古词汇成为...
原创 在... 要我说一个是自己表兄弟,一个是自己表叔,李景隆真的很难。 这就是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扮演的角色,都说李...
平安建设|青铜峡公安:让忠诚在... 在闪亮的警徽中是庄严的国徽,在藏蓝的警服下是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今天,让我们一同了解青铜峡公安的忠...
原创 清... 很多人都对晚清在北方边境失掉的150万平方公里耿耿于怀,有些人还纳闷原来那里的中国人会不会还心怀祖国...
原创 关...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在麦城被东吴孙权擒杀之后,刘备痛苦不已,准备兴兵为关羽报仇雪恨。这时候...
原创 清... 现在古代剧是非常盛行的,所以很多人对于清朝的了解还是很多的,那么肯定很多人都听过“御前带刀侍卫”这个...
《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书写... 中新网杭州10月20日电(林波)“我怕这段历史、这些人被遗忘。”10月20日,在杭州举行的之江编剧村...
原创 古... 旧社会人们加入哥老会,又叫“烧袍哥”。原来袍哥开山立堂,效法古人结拜之风,要烧三把半香,取义气相期的...
原创 杜... 1948年11月22日,华东野战军主力以近40000人的伤亡代价,终于全歼黄百韬第七兵团,粟裕将军总...
原创 玄... 玄武门之变后,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李世民顺利登基成为皇帝,而李元吉的媳妇,也就是李世民的弟媳...
原创 古... 很多人都喜欢看古代战争的书籍和影视作品,一定对古代士兵强攻城池的情景不会陌生:攻城军队通常拿着云梯靠...
原创 关... 相信大家看《三国演义》这本书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喜欢上蜀国里面的主人公之一关羽。在公元219年,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