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亳乐研学”发布
迪丽瓦拉
2025-07-28 13:03:44
0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亳乐研学”发布

在“亳都”体验不一样的研学

10月22日上午,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研学成果展示及“亳乐研学”产品发布会在博物院报告厅举行。

直接感知,亲身体验

发布会上,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院长同与会领导共同发布“亳乐研学”品牌。“亳乐研学”课程内容负责人发布《郑州商都通关文牒》《商王的盛宴》《探寻大邑商》等20余款围绕郑州商都历史文化的研学课程。这些研学课程种类多样,既有短期的半日研学课和一日研学游,也有针对假期的研学服务。研学主题丰富多彩,从甲骨起源到陶器文化,从建筑知识到文物修复,带领研学者逐步深入了解早商亳都和城市文脉。“上线”特色研学场景,让研学者的足迹遍布展厅、研学教室、沉浸式剧场、遗址现场、古建院落……

“亳乐研学”教育品牌及系列产品的推出,是博物院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积极探索。未来,博物院还将继续推出精品研学课程,真正成为研学者的“第二课堂”,持续建设学习型社会,助力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

“亳乐研学”系列产品

来自郑州市郑东新区九年制实验学校的师生代表分享了“亳乐研学”文物知识走进校园的难忘经历和深刻感受。

会后,与会嘉宾们及研学国际友人前往博物院展厅、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庙参观,并在研学导师的指引下体验《郑州商都通关文牒》课程。解密与打卡结合,嘉宾们纷纷给予课程好评。一位来自意大利米兰的留学生表示:“在博物馆和遗址核心区上研学课,这种方式既深入浅出,又生动有趣,获得感满满。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上这种学习方式。”

记者 杨泽雅 文/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死... 三国时期是中国古代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这幅画卷当中,诞生过很多令人钦佩的人物,不过说到其中最引人注...
原创 三... 标题:三国绰号风云录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些人物因其独特的气质与成就被赋予响亮的绰号,而三国时期尤...
顺治帝有8个儿子,为何会选择皇... 顺治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6岁就做了皇帝,14岁开始亲政,原本可以大有一番作为,结果在24岁...
文化中国行|福建三明:朱子文化... 央广网三明10月25日消息(记者罗晓英)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释菜礼”活动在朱子文化园举行。“拜……...
原创 朱... 引言:古代皇家中最不重要的就是亲情,在他们眼中亲情不如皇位,都说虎毒不食子,但是在皇家中虎毒照样食子...
原创 2... 引言 我国对文物的挖掘、研究极其谨慎认真。为了防止有人盗取古墓,我国制定了相关宪法,根据所盗文物的等...
原创 雍... 雍正,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也是一位有着复杂性格和多面性的君主。 在他的统治时期,他大力推行改革,加强了...
原创 韩... 韩信这个人物大家都有所了解吧,是我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早年间家庭条件很差,家里很贫穷,经常寄人...
原创 毛... 毛主席曾这样说过, “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伟大,不仅因为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更因为他能够顺应世界潮流和人民...
原创 1... 在南京市玄武区中山门外,有一块墓碑静静矗立着,它不言不语,却无声地向世人讲述着一段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
原创 顺... 清朝的皇帝们当中,有活的时间特别久的,就比如康熙,乾隆,都是出了名的长寿,可是也有在十几岁二十几岁就...
原创 朱... 富贵一词,人人关心。有人为了它努力终生,也有人为了它一夜白发。然而,在元末明初,富贵一词却直接被一个...
原创 清... 清朝最后一批太监,孙耀庭回忆娘娘沐浴:她们都不用自己动手。不用多说相信你们也都知道,历朝历代在宫里面...
原创 清... 都说树倒猢狲散,抛弃血缘的束缚,这个世上没有那个人会在你贫困潦倒的时候对你不离不弃。清朝,中国的最后...
原创 历... 历史珍贵照片,民国宋氏三姐妹的父母,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这对伟大的父母,培养的六个子女都成了民国...
原创 战... 翻开战国地图,我们会发现,魏国几乎是七大战国之中面积最小的战国,然而,魏国却为何能跻身七大战国之列,...
原创 朱... 咱们今天来说说朱元璋跟刘日新的故事,说到朱元璋大家都是不陌生的,但是刘日新大家就可能感觉有些陌生了,...
原创 朱... 伴君如伴虎,自古帝王无情,就算出生在皇家也并不意味着可以与皇帝以简单的父子相处。古代帝王将亲生儿子流...
原创 朱... 73岁高僧被朱元璋凌迟处死,怎么说都是老朱的又一笔血债。不过这个和尚并不是因为一个“殊”字而死,他千...
原创 清... 1620年,阿巴亥给代善“送饭”吃,努尔哈赤很恼火,将她赶回娘家,却舍不得她离开,很快就去接她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