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东汉帝国的光武帝刘秀,手底下有二十八个打功最强的战将,即“云台二十八将”,传说中他们都是天上的星座跑到地球上来帮助刘秀复兴汉室的,即“二十八星宿”,这二十八将本领了得,各有其能,其中排行第一位名叫邓禹,传说是“二十八星宿”之“角木蛟”下凡。此君号称“世间奇才”,三国时的孙权就曾把他的爱将鲁肃比作新版的邓禹,其原话是——“孤昔叹鲁子敬比邓禹”。
影视剧中的邓禹
邓禹,字仲华,生于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河南南阳新野人。他智商极高,13岁能背诵整部《诗经》。邓禹少年时就与刘秀是铁哥们,两人同在长安上学,关系亲密无间,绝对算得上是基情燃烧。邓禹赶上了乱世——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天下群雄蜂起。更始元年(23年),造反的绿林军拥立汉室后裔刘玄为皇帝,年号“更始”,定都洛阳。很多人都听说邓禹才略过人,便多次举荐他为刘玄打工,但他一眼就看出刘玄没前途,所以拒绝应聘。
王莽篡汉
后来听说哥们刘秀开始创业,邓禹很激动,他带上干粮,徒步前行,终于在河北临漳追上了刘秀。刘秀见好友从天而降,喜出望外,他开玩笑道:“先生大老远跑来,是想当官吧?”邓禹说不是。刘秀问那你想干啥?邓禹说:“希望老大您威名功德远播四海,我能给您打工,也能名垂青史。”刘秀心领神会,知道邓禹是劝他图谋帝王之业呢。当天晚上这对好基友就同榻而眠了,说是同榻而眠其实不太准确,因为他俩聊了一夜,越聊越嗨皮,邓禹给刘秀分析了天下大势,为刘秀设计了再造刘邦霸业、夺取天下的战略。刘秀更开心了,从此让左右都称邓禹为邓将军,每遇大事,必与之商讨,而且邓禹慧眼识才,他每次给刘秀推荐的人,其才能和职务都能相称。
刘秀
邓禹成为刘秀身边的首席策划大师。有一次刘秀看着地图对邓禹说:“天下地盘那么多,咱们如今只抢到一块儿,可您以前说我夺取天下不费力,这是为啥呢?”邓禹说:“现在天下乱成一锅粥,老百姓都思念贤明的老大,就像婴儿想念慈爱的妈妈一样。历史上得天下的,在于对老百姓有多仁德,而不在于地盘大小。”这番话又让刘秀豁然开朗。
作为一代名将,邓禹可不是只擅长嘴炮功夫和营销策划,他也是会披坚执锐统领千军万马的。更始二年(24年),邓禹和战友盖延(“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十一,力大无穷,武艺高强)等人在河北攻打铜马农民军,盖延等人先到达战场,不但没打赢,反而被敌军给包围了。邓禹及时赶到,发动决战,力挫敌军,活捉了铜马军的大将。这年冬天,刘秀把麾下一半的精兵两万和邓禹平分,拜邓禹为前将军,让他进军山西和陕西,并授予他符节,让他可以代表自己行使特权。
盖延
邓禹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到来了。东汉建武元年(25年),他率军翻越太行山,直取山西南部,大破更始政权的河东守军,继而围攻安邑(今陕西夏县西北)。安邑城是一块难啃的骨头,邓禹连攻几个月都没啥进展。偏偏在这时,更始大将樊参又率数万大军杀来,打算把邓禹给灭了。邓禹毫不慌乱,果断派兵反击,不但大获全胜,还把兴致勃勃而来的樊参给直接击毙了!更始政权怒而发飙,派出王匡等核心首领集合十多万大军杀向邓禹。邓禹由于之前连续作战比较疲惫,突然遭遇这十多万,有点扛不住,初战失利。
天黑时,双方停战,想歇歇再打。很多将领都劝邓禹还是撤吧,而邓禹却认为敌军虽然人多,但并不强,还是有希望胜利的。第二天是忌日,王匡很迷信,觉得忌日出兵肯定倒霉,所以按兵不动,邓禹利用这喘息之机重整部队。第三天清晨,王匡出动全部兵马再次进攻邓禹,邓禹下令军中不可妄动,待敌军杀到大营前,邓禹下令突然擂鼓发动猛攻,王匡军惨败,王匡吓得魂都没了,丢下军队不管,自己先逃了。邓禹亲率轻骑急追,俘虏了好几个更始军大将,终于平定山西。第二年,刘秀称帝,拜邓禹为大司徒,相当于总理,不就又晋爵为梁侯。这一年,邓禹年仅二十四岁。
王匡
邓禹当的这“总理”,可不是坐办公室搞内政的,而是要继续在沙场玩命。他率军进入陕西,大破更始军数十万。就在这时,同为造反势力的赤眉军攻入长安,所到之处烧杀抢掠,而邓禹的部队军纪严明,每到一处,都慰劳当地官民,百姓一见邓禹来了,都扶老携幼热烈欢迎,不少老人和儿童都围在邓禹的车前欢天喜地,归附邓禹的人越来越多,几乎每天都有数以千计,没多久投奔邓禹的人就号称百万了。邓禹人气高涨,名震关西。建武二年(26年),赤眉军西走扶风,邓禹乘赤眉军到处乱窜的好时机乘虚而入,拿下长安。他率领将士们拜祭了汉高祖刘邦的庙宇,还把从刘邦到汉平帝刘衎的西汉十一个皇帝的牌位都送往洛阳,并派兵守卫西汉的皇陵。
这是邓禹军事生涯的巅峰,然而没多久,邓禹就从巅峰上栽倒了,而且栽得很惨很惨。从此,辉煌这个词和他彻底绝缘,那个风光无限、潇洒自如的邓禹再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倒霉透顶、黯然失色的邓禹。作为策划大师,邓禹很优秀,但作为战场统帅,他沉稳、谨慎有余,迅猛、机变不足,再加上手底下部将不合搞反叛,而且军粮也越来越少,士兵们饿得半死,直接导致邓禹的人气和军队的战斗力双双下滑。此后邓禹只要遭遇赤眉军,就必定惨败,长安也丢了,最惨的一次他逃跑时身边只剩下24个骑兵。邓禹很惭愧,干脆辞职了。不过刘秀看在他以前功绩的份上,再加上刘秀和他的私人感情,所以对他一直不错。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天下太平后,邓禹被封为高密侯。汉明帝刘庄即位后,他作为元老被拜为太傅,即地位最尊崇的三公之一。东汉永平元年(58年),邓禹病逝,终年57岁,谥号元侯。后来的唐武庙六十四将和宋《十七史百将传》,邓禹皆名列其中。
不搞军事时的邓禹,平日里文质彬彬,忠厚淳朴,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孩子们的教育很成功。邓禹平生淡薄名利,从不刻意追求权利和金钱。他的这些品德,让本来就很喜欢他的刘秀对他更加敬重。邓禹的军事才华和战功,其实并不如他的战友冯异、岑彭、吴汉、耿弇等人,屡次受挫于赤眉军更是他军事生涯的污点,不过由于他是刘秀身边最重要的谋划大师,又和刘秀关系非常,所以在东汉开国功臣中排行榜首,而且他的战略眼光,也是同期将领无法相比的。顺便说一下,邓禹有个孙女叫邓绥,天生丽质,冰雪聪明,后来她成为东汉第四位皇帝、即刘秀的重孙子汉和帝刘肇的皇后。汉和帝去世后,她先后立了两个小皇帝(汉殇帝和汉安帝),而自己作为太后掌握东汉大权达16年之久,是一位出色的女政治家。
邓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