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已经灭亡时,为何很多汉人誓死不剪辫子?
迪丽瓦拉
2025-07-31 07:32:17
0

清朝男人留辫子,这是大众装扮的通行模式,正因为形成了固化的通行式,有了老百姓的习惯,有了大众的共同“遵守”,也就成为了国人装扮形式上的习俗,习俗也让国人的通行装扮养成了行为习惯。

一次又一次的反清浪潮到来,并不会做到习俗上的大洗牌。这是因为5千年的华夏文化,不仅是在靠书本理论和文人墨客的渲染在传承;同时,也在嫁接着家族教规和地方风俗在传承。男人留着长辫,女人持有裹脚带,只是男女装扮在形势上的习俗流行,因此,5千年的文化传承,也裹挟着陈规陋习的传承!

剪辫子运动,也叫做剪发易服,就是一场断发改装的运动,它最早开始于海外定居的华侨以及华人。广州起义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者,掀起了剪发易服,剪辫之风自辛亥革命之后兴起。

剪辫最早开始于在海外定居的华侨或者暂居海外的华人,这是清末时期发生的一场遍及全国的群众性的剪辫子运动。它的开始时间在1895年,并在1905年左右开始流行。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逃亡日本,并在横滨断发改装,来表示于清廷的决裂,后来追随孙中山的革命者都开始剪发易服,一直到辛亥革命到来后剪辫逐渐兴起。辛亥革命是指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的中国,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剪辫易服只是附加的男人装扮“形式”革除。

社会是多元的,一场革命的浪潮到来,有革新派,就会有保守派,清王朝的忠实走狗大有人在,把陈规陋习当作人生教条的大有人在,坚守和认同传统习俗规矩的大有人在,他们构成辛亥革命的阻力阵营,所以当时的中国男人,并不都是在响应“剪辫子”,固执于习俗装扮的男人,依然会留着长辫子!

清朝刚灭亡时,强力支持剪辫子的人与强力反对剪辫子的人,就是破除习俗与执守于习俗的两个阵营,有革命者,就会有反革命者,这是社会革命,意识形态分化的必然表现。不然的话,没有革命的阻力,就不会有无数革命者的流血牺牲!

当然,也有部分不剪辫子的人,是因为被传统习俗愚化,看不到革命浪潮带来的希望点,或者是把过去的习俗当成了生活常态,才会去默守陈规的!

思乡人于2022/5/7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北... 引言 和亲在中国历史上经常出现,古代统治者常常会使用远派女子和亲的方式来换取和平。 有人认为和亲的方...
原创 此... 中东和北非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的强人,他们往往通过政变上台,杀掉原来的国王或者总统,然后开始自己的独裁统...
原创 西... 西安发现9岁小女孩的古墓,陪葬的宝物数不尽数,其身份大有来头 文/小先生 提起隋朝,估计大多数人的第...
原创 拜... 引言: 拜占庭和保加利亚的历史关系,可以追溯到9世纪初期,当时两国之间的冲突和竞争就已经开始了。 在...
原创 罗...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周瑜描写成了一个妒忌狂,谁比他聪明他就要干掉谁,诸葛亮帮他借来了东风,他不但不感...
原创 从... 前言 吕不韦的变法,对秦国的崛起有什么意义? 吕不韦(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5年),是中国历...
原创 他... 2008年的一天,连光荣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份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中央特科的材料,他惊讶地发...
原创 蜀... 引言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为实现自己最终的军事目标:一统天下,无不在拼尽全力提高自身的整体实力,...
原创 宣... 宣华夫人是南陈宣帝陈顼的女儿,陈后主的妹妹。公元588年,隋文帝派他的次子杨广率领军队顺流而下,征服...
原创 秦... 秦始皇毫无疑问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皇帝,他所建立的功勋,即使不算统一中国这个后来不少人都做到的,也...
原创 许... 官渡之战中,曹操与袁绍两军交锋,实力悬殊,正当曹操为军中粮草将尽而一筹莫展时,袁绍的谋士许攸来投,许...
原创 西... 西方理论中有多米诺骨牌效应,实际上这个效应在国家之间和国际体系之中反应更加明显。 尤其是近代以来的霸...
原创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天下,终结了长达五百多年的国家分裂,这是他的卓越贡献。 然而拥有超强军事力...
原创 爱... 大家都知道,在世界历史上,对俘虏的态度一直很好,中国古代战场上还流传着:"两军交战,俘虏使者皆不杀"...
原创 2... 294.函谷关关长是谁? 函谷关关长是谁?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
原创 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割据,似乎又重现了秦朝末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局面。袁绍、袁术兄弟在初期可...
原创 此... 提及三国乱世,众将星中出类拔萃者当属关张赵马黄,这五人勇猛无敌,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说浴血疆场也不为...
原创 商... 众所周知,商朝王后妇好是王室的重要女性,更是一位军事统帅,多次带兵出征,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有据可查的...
原创 包... 包拯, 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
原创 南... 在南宋中后期,时任皇帝的宋理宗赵昀不听少数忠臣的警告,只想恢复中原,名留青史,于是联合蒙古灭了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