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咸丰皇帝派晚清猛将出征,被一少年斩首在麦田之中,慈禧亲临祭奠
迪丽瓦拉
2025-07-31 10:02:43
0

晚清朝廷已经形同破败的枯木,似乎随时都会土崩瓦解。此刻的八旗子弟早没有当年入关时的英姿勃发,他们经过数百年的腐化,已经不再具备马上功夫,反而遛鸟、斗蛐蛐的功夫一个比一个高明。

太平天国在这种情况下揭竿而起,准备给残破的清朝廷最后一击,却没想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发生在南方的农民起义,遇到清廷的残酷镇压,而且首次面临中外一起镇压的局面,陷入败局。

晚清名臣,国之柱石

在晚清与太平天国的对抗中,清朝廷主要倚仗两位大臣,一个是曾国藩,另一个是僧格林沁。引用蔡东潘先生的话来说,“南有曾帅,北有僧王”。

僧格林沁,出身贵族,血统来自成吉思汗的氏族博尔济吉特氏。由于他作战勇猛,又屡立战功,所以被清廷称为“国之柱石”,这是一个在清朝极高的称号。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北伐军气势汹汹直奔大清朝廷而来。僧格林沁临危受命,咸丰帝更是拿出努尔哈赤曾经用过的宝刀,亲自交给僧格林沁,以此来鼓舞僧格林沁的斗志,凭借这股斗志,僧格林沁多次挫败北伐军。

咸丰五年(1855年),僧格林沁仅用两年时间,便结束对北伐军的战争,对于清朝廷来说,僧格林沁的功劳实在太大,两年间他尽数剿灭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并且生擒林凤祥,活捉李开芳。要知道这二位可都是太平天国中的万夫不敌的猛将,最终都被僧格林沁残忍剐刑处死。

僧格林沁凭借对太平天国的镇压,被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他的勇猛也广为人知,被称为“僧王”。

“僧王”对内作战勇猛异常,对外作战也很勇猛,在第二次天津大沽口战役中,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积极备战,构建防御工事,在面对英法联军的坚船利炮时毫不退缩,与侵略者展开殊死搏斗,最终获得一场胜利。

在这次战役当中,英军战舰被击毁3艘,死伤人数也达到464人,最值得说道的是,英军的司令贺布也在这次战役中受到重伤,最后英军不得不选择灰溜溜撤退。

不要小瞧这次胜利的重要意义,它是清朝抗击外国侵略者为数不多的胜仗之一,更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唯一的一次胜仗,要知道,第一次的天津大沽口战役中,清军损失近2000人的代价,才换来英法联军5人死亡的战果。

僧格林沁,凭借对太平天国和抗击侵略者的战功,一时间威名大盛,唯一能和他在军功抗衡的人,就只有曾国藩。

但是僧格林沁并不满足现状,他认为他是高贵的血统,怎么能和曾国藩一个汉人齐名呢?他必须多立战功,成为清朝廷的第一功臣,不允许有任何人和他齐名。

僧格林沁披甲战捻军

咸丰十年(1860年),山东方向的捻军再次崛起,僧格林沁再一次带上他的屠刀前往镇压。

捻军其实与太平天国是同时期的农民武装势力,但是捻军却与太平天国有很大不同,捻军不走向全国,只是活动在皖、苏、鲁、豫四省范围内,虽然他们也有组织,分为黄白红蓝黑5个主旗,每个主旗都有旗主,在总旗下还设有大旗和小旗,但是有意思的是,他们互相之间又不是隶属关系,只是根据各个势力大小划分,属于一个联盟。

在这种情况下,捻军遇到僧格林沁带领的清军,几乎就是不堪一击的状态,早前几次交锋当中,僧格林沁的清军如入无人之境,打得捻军四散溃逃。

师至河间,匪多解散。

僧格林沁在这个时候,他认为捻军根本不堪一击,所以产生轻敌的念头,最重要的是,那边的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天国获得巨大成功,他希望自己能够早他一步镇压捻军。

僧格林沁做了一个错误决定,他选择用屠刀进行镇压,使当地的捻军因为恐惧屈服。但是僧格林沁错了,在他的铁血政策下,本来不堪一击的捻军,又聚集起来,这一次他们个个怒火中烧,打算跟僧格林沁拼命。

捻军盟主张乐行被僧格林沁处死之后,让捻军的家乡血流成河,捻军走散的人迅速聚集到盟主张乐行侄子张宗禹身边,重新形成编制,而且这一次的捻军空前团结,不分彼此。曾经互有嫌隙的将领之间,也都暂时放下个人私怨,一起抗击僧格林沁。

张宗禹是捻军当中为数不多的能人之一,他这个人能征善战,很小就跟着叔父作战,经验丰富不说,而且多谋善断。

张宗禹根据目前的形式判断,他的捻军不是僧格林沁的清军对手,只能智取。最终定下计策,采取迂回作战策略,让僧格林沁疲于奔命,再伺机反击。

僧格林沁是一位猛将,但是他遇到张宗禹这样的迂回作战策略十分头疼。张宗禹不断派兵袭扰他的清军,让他的清军得不到修整。清军一旦追击,他们立刻逃跑,绝不犹豫。

僧格林沁最终怒气冲天,带着清军主力誓死追击张宗禹所部,连续追了多日,日夜追赶,甚至抓着马缰的手都已经麻木了,最终僧格林沁用束腕将手和马缰绑在一起,继续追击。

手疲不能举马缰,以布带束腕系肩驭马。

僧格林沁太小看捻军了,他本人也太过狂妄,就这样孤军深入追击,最终陷入埋伏之中,清军因为多日追击,疲惫不堪,导致大败。他本人带着亲信冲出重围,等他到一片麦田的时候终于坚持不住,最终坠马落地。

张宗禹打扫战场后没能发现僧格林沁的尸体,便组织大规模的搜索,有一位少年,正好遇到独自坠马在麦田的僧格林沁。他看到僧格林沁的穿着,知道这是一位高官,但是他并不知道他就是清军的“僧王”僧格林沁。

少年冲上去将疲惫至极的僧格林沁斩杀,将他斩首后带回去请功,见到张宗禹的时候,少年才知道他就是清军大名鼎鼎的僧格林沁。

僧格林沁估计到死也没想到,他身为一个猛将,最终却没能马革裹尸回到故乡,而是被一个少年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僧格林沁为何这次如此鲁莽,不要命的追击,犯下兵家大忌呢?其实原因也简单,因为当时曾国藩的湘军已经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而僧格林沁这边却迟迟没能结束战斗,相比之下,僧格林沁和曾国藩相比就落了下风。

最重要的是,同治帝见僧格林沁陷入苦战,就让曾国藩带兵前来支援,僧格林沁邀功心切,他想在曾国藩赶到之前,独自完成镇压捻军,如此一来才能不输给曾国藩。但是他的战功没拿到,反而丢上了自己的性命。

至于那位斩杀他的少年,因为害怕请朝廷报复,事后隐姓埋名,娶妻生死,过起安稳的日子,一晃时隔8年过去了。当年16岁的少年如今已成为24的青年,有一次醉酒他说出了这段往事,结果被清朝廷抓捕后凌迟处死,一共1200刀,但是整个过程他却一声没吭,直至死去。

僧格林沁死去以后,请朝廷给他举办了葬礼,厚葬。当时同治帝和慈禧都亲自到场祭奠,给了这位蒙古巴图鲁最后的尊严。

参考文献:《清史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自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盛世的迷梦便被击碎了。为了平定藩镇朝廷想出了个以毒攻毒的办法...
原创 原... 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曲“忠义”英雄的悲歌,“忠君贤臣”的代表人物刘备、诸葛亮一直被人们所称道。在这...
法治热点速览|太原发现一处北魏... 热点速报 2024.11.12 最新热点新闻 新鲜法治新闻 每日课间加餐 今日要闻 新闻速览 1 ...
原创 随... 每次提到龙,其实大家都会充满了各种疑惑,到底我们中国有没有龙的存在呢? 其实龙到底存在与否,还真的...
原创 你... 公元552年,一具无头尸体在建康城被百姓分而食之,骨头被烧成灰下酒,甚至连无头尸体的妻子也来分一杯羹...
原创 不... 阿倍仲麻吕最为遣唐使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位,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异国士子却凭借着聪明才智考中了大唐的进士...
原创 徐... 在三国时期曾经有很多非常知名的谋士,除了诸葛亮之外,另外一个人的名气也非常大,他就是徐庶,当时曹操为...
原创 唐... 唐朝历21位皇帝。存在289年。在这之后,乱世又起,军阀割据的局面重新回到中原大地,直到赵匡胤黄袍加...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的灭亡进一步造成新罗政局的不稳定,加快了新罗的灭亡——八世纪中后期,新罗贵族内部争权夺位,...
原创 唐... 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无论当初殊荣多盛,最终也难逃倾覆的命运。而每个朝代覆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灭亡...
原创 唐... 造反,自古以来都是一项体力兼智力的双重考验,而且成本很高,成功了荣登九五之尊,君临天下,而失败了会祸...
原创 唐... 在盛唐时代,长安有东西两个主要的集市。这两个集市位于皇城的左前和右前方,中间还有个朱雀街。这两个集市...
原创 唐... 夏商时期,云南属于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时,这里被称为“百濮之国”。公元前三世纪,楚国的大将庄蹻进...
原创 原...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304期:纣王 文/王事情 《史记·殷本纪》中记纣王“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在...
原创 刘... 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都充满了争议,甚至有人将他称为混混皇帝,他就是刘邦。 刘邦这辈子...
原创 吕... 标题:吕布武功三国第一,为何遇到张飞却没了脾气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武将,其中吕布和张飞...
原创 关... 《——【·前言·】——》 关羽“失荆州”后,败走麦城,路过马超的辖区,按理说,马超应该第一时间出手相...
原创 勾... 春秋末年,在东方有两个大国,他们充当着霸主的地位,一个便是勾践称王的越国,还有一个则是阖闾执掌的吴国...
原创 春... 郑国东迁之后,没过两年,郑桓公保卫周幽王战死。他的儿子继位,就是郑武公,紧急带兵赶往镐京救援。又护送...
原创 不... 三国前期,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势力崛起,虽面对曹操屡战屡败,但刘备身边的人才却是越聚越多;直到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