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载春秋 文脉承古今(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迪丽瓦拉
2025-07-31 10:03:24
0

图①:云梦县博物馆。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图②:云梦县博物馆展出的木牍家书。胡学军摄(人民视觉)

图③:云梦县博物馆展出的中华第一长文觚。本报记者 强郁文摄

图④:睡虎地秦简《效律》。湖北省博物馆供图

11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参观出土秦汉简牍展。展出的秦律十八种表明,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就已成体系。习近平总书记详细听取简牍内容、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研究情况介绍,指出要继续加强考古研究,提高文物保护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实支撑,让中华文明瑰宝永续留存、泽惠后人,激励人们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云梦大泽,古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昔日古泽演化为江汉平原,在星罗棋布的河道与沙洲之上,古老又青春的云梦县,因出土大量珍贵简牍而声名远扬,激荡着“气蒸云梦泽”的时空回响。

一片片竹简木牍,实证历史,记录文明。在云梦县博物馆,精心布置的“云梦出土秦汉简牍展”,让人们一窥简牍之美,感知泱泱中华。

文献之美

佐证历史,填补传世文献空白

纸张普及前,简牍是中华先民最常用的书写载体。将竹、木劈成狭长的小条,称作“简”;剖为较宽的片状,就是“牍”;削成多面体,则叫“觚”。

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主任陈伟介绍,自20世纪初以来,我国已出土简牍约30万枚,仅云梦一地就先后出土秦至汉初简牍8批次、3000余枚。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了一批震惊世界的竹简。其中11号秦墓出土竹简1100余枚、4万多字。

竹简上记录的内容有《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编年记》《语书》和《日书》甲乙本等10种,其中秦律十八种等一系列详备的律令,填补了秦代法律文书记载的空白。

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侦文书、最早的环保法令、最早的个人年谱……睡虎地秦简内容丰富。

“睡虎地秦简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出土秦代简牍,也是目前全文公布字数较多、内容较为丰富的秦简,对于研究秦代战争史、农业生产、工商业发展、文化面貌等意义重大。”陈伟介绍,睡虎地秦简出土40多年来,一大批中外学者参与解读和讨论,出版专著不少于几十部,论文多达几千篇。2008年,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承担的教育部攻关项目“秦简牍的综合整理与研究”启动,主要成果《秦简牍合集》4卷6册于2014年底出版,其中睡虎地秦简占了近一半篇幅。

云梦县博物馆展厅内,出土于云梦郑家湖墓地的“中华第一长文觚”竖立在玻璃保护罩中。34厘米长的觚,由一截圆木竖着剖开而成,上书约700字,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篇幅最长的长文觚。觚上所写,是战国后期一位名叫“筡”的纵横家游说秦王停战止戈的故事,文风和体例与传世文献《战国策》相似。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罗运兵介绍,觚上记载的“魏越宿胥之野之战”等历史事件并未见于传世文献,为了解春秋战国之际魏、越、吴之间的战争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文物之美

记录细节,还原古人生活面貌

简牍文献由于内容释读和价值阐释方面难度较大,一度被视为“冷门绝学”。而睡虎地出土的简牍,则罕见地记录了富有人情味的细节。

云梦县博物馆内展出的两件木牍,出土于睡虎地4号秦墓,是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家书,其年代为秦灭楚前。当时正在秦楚交战前线的士兵“黑夫”和“惊”兄弟俩,用木牍给家人写了两封信。

“二月辛巳,黑夫、惊敢再拜问衷,母毋恙也?黑夫、惊毋恙也……”信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问候之语,他们向母亲、大哥和其他亲友问好,“惊”还牵挂着他的妻女。

2000多年前的家国情怀、孝悌之义,也是千万普通人为家为国的缩影。

作为睡虎地11号秦墓主人,“喜”是何面貌?自2019年起,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综合运用同位素测定、古DNA检测和3D打印等技术手段,对“喜”的骨骼展开体质人类学研究,研究成果于今年3月公布。研究推测,“喜”是一名身高161.5厘米,体重59.9公斤,年龄在45至50岁之间的男性。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基层官吏,“喜”工作勤勉,“椎骨、上肢骨的骨性关节炎和下肢的‘跪距面’,反映出他长期从事文史记载、伏案工作的行为习惯。”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介绍,依据“喜”的头骨,研究人员成功复原了“喜”的3D头像。

经由研究,简牍中蕴含的细节愈加丰满,普通历史人物的生活面貌更加清晰。

文化之美

活态传承,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展柜里,睡虎地秦简每枚长20多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仅1至2毫米。走近细看,文字长短粗细参差错落,提按顿挫纤毫毕现;字形结体紧凑,线条平直。专家介绍,这是我国最早的隶书,还留有篆书的余韵。

“单从文字演变的角度来看,秦隶具有过渡性,还不成熟;但睡虎地秦简的隶书增加了一些篆书不具备的新笔法,线条形态更富于变化,进一步增加了书法的表现力,具有自然朴拙之美。”云梦县博物馆馆长张宏奎说,与石刻文字相比,秦简上的隶书也体现出了毛笔运笔的丰富性。

在云梦,当地秦简爱好者与皮影艺人共同创作了小品《秦律戏中戏》,根据睡虎地秦简《田律》改编而成。小品中,主管律法的官员苦苦劝说家中老父勿烧秸秆,又将破坏生态环境的“村霸”绳之以法。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田律》被公认为世界上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环境保护法律,其精神内涵跨越时空,具有当代价值。

然而,刚出土的简牍,裹满泥土,粘连软烂,一触即破,墨迹极易脱落,而编绳大都腐朽无存,使得简牍的整理工作异常艰难,必须通过释字、断读、缀合、编连等多个环节缜密考订和反复推敲,才能在文本复原和内涵解读上逐渐贴近古人书写的真相。

今天,简牍和它承载的丰富信息怎样被唤醒、被传递?

湖北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简牍文物修复师把实验室搬到考古现场,像对待初生婴儿般小心翼翼对待简牍;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引进红外线成像技术释读文字,缀合残片;云梦县博物馆实施博物馆展陈提升工程,新设文物魔墙、多媒体动画讲解、3D互动体验……

于尺寸之间,探文明脉络。楚简飘逸浪漫,秦简古拙生动,汉简规整严谨……书写在竹木上的文字“传于异地,留于异时”,助力我们辨清中华文明的源流和来路。

接力保护修复,永续传承弘扬。作为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简牍展示和传播着文明之美、文化之华,也必将在当代的创新创造中焕发新的光彩。(本报记者 强郁文)

本期统筹:陈圆圆

链接

部分代表性出土简牍一览

简牍既是考古发掘的珍贵文物,也是宝贵的历史文献。近年来,一批出土简牍得到大规模系统性整理出版,简牍本体的修复保护和综合利用不断加强。不少高校开设“简牍学”专业,形成更高水平的古籍人才培养体系。

居延汉简

居延汉简出土于内蒙古、甘肃,形制齐全、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历年出土的3万多枚居延汉简,是研究汉代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的珍贵出土文献。

银雀山汉简

1972年4月,山东省临沂市银雀山1、2号汉墓出土大量珍贵竹简文物,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守法》《守令》等13篇、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等典籍。

马王堆汉简

1972年至1974年,考古工作者发掘了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其中一号墓中出土了312枚保存完好的竹简,形制完整,墨迹清晰。简文为研究西汉初期的社会经济生活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悬泉汉简

悬泉汉简1990年至1992年出土于甘肃省敦煌市悬泉置遗址,共计有字汉简2.3万多枚,是研究汉代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珍贵简牍文献。

郭店楚墓竹简

郭店楚墓竹简1993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包含有字简700余枚、共18篇书籍,主要是儒家和道家著作,是研究古文字学与先秦文献学、学术史、思想史的珍贵资料。

里耶秦简

里耶秦简是2002年、2005年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发掘出土的秦代简牍,全面反映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湖南地区的发展状况。

云梦睡虎地汉简

湖北云梦县睡虎地77号汉墓与睡虎地11号秦墓南北相距70米,2006年11月清理,出土西汉文帝时期简牍2000多枚,包括连续记录14年的《质日》、两卷律典、官私文书簿籍、《算术》等。

天回医简

天回医简是2012年四川首次发现的竹简类文物,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最具理论和临床价值的西汉早期出土医学文献。

胡家草场西汉简牍

湖北荆州胡家草场西汉简牍于2018年出土,共4600余枚,包括律令、历日、日书等7类文献。其中律令是有关西汉文帝刑制改革的文字资料,具有重要价值。

清华简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一批战国竹简,通称清华简。清华简总数近2500枚。经过编排,清华简总共约有70篇文献,全部都是古书,大多是经、史、子类文献。

安大简

2015年初,安徽大学入藏一批战国楚简,通称安大简。这批竹简共有编号1167,保存状况总体良好,完简较多。竹简书体风格多样,字迹清晰,包括《诗经》、孔子语录等诸子类著作、楚史、楚辞等作品。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07日 第 07 版)

责编:卢思宇、王瑞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自从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盛世的迷梦便被击碎了。为了平定藩镇朝廷想出了个以毒攻毒的办法...
原创 原... 一部《三国演义》就是一曲“忠义”英雄的悲歌,“忠君贤臣”的代表人物刘备、诸葛亮一直被人们所称道。在这...
法治热点速览|太原发现一处北魏... 热点速报 2024.11.12 最新热点新闻 新鲜法治新闻 每日课间加餐 今日要闻 新闻速览 1 ...
原创 随... 每次提到龙,其实大家都会充满了各种疑惑,到底我们中国有没有龙的存在呢? 其实龙到底存在与否,还真的...
原创 你... 公元552年,一具无头尸体在建康城被百姓分而食之,骨头被烧成灰下酒,甚至连无头尸体的妻子也来分一杯羹...
原创 不... 阿倍仲麻吕最为遣唐使中最为人熟知的一位,他的一生可谓是传奇,异国士子却凭借着聪明才智考中了大唐的进士...
原创 徐... 在三国时期曾经有很多非常知名的谋士,除了诸葛亮之外,另外一个人的名气也非常大,他就是徐庶,当时曹操为...
原创 唐... 唐朝历21位皇帝。存在289年。在这之后,乱世又起,军阀割据的局面重新回到中原大地,直到赵匡胤黄袍加...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的灭亡进一步造成新罗政局的不稳定,加快了新罗的灭亡——八世纪中后期,新罗贵族内部争权夺位,...
原创 唐... 在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无论当初殊荣多盛,最终也难逃倾覆的命运。而每个朝代覆灭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其灭亡...
原创 唐... 造反,自古以来都是一项体力兼智力的双重考验,而且成本很高,成功了荣登九五之尊,君临天下,而失败了会祸...
原创 唐... 在盛唐时代,长安有东西两个主要的集市。这两个集市位于皇城的左前和右前方,中间还有个朱雀街。这两个集市...
原创 唐... 夏商时期,云南属于中国九州之一的梁州。殷周时,这里被称为“百濮之国”。公元前三世纪,楚国的大将庄蹻进...
原创 原...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304期:纣王 文/王事情 《史记·殷本纪》中记纣王“材力过人,手格猛兽”,在...
原创 刘... 中国的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的一生都充满了争议,甚至有人将他称为混混皇帝,他就是刘邦。 刘邦这辈子...
原创 吕... 标题:吕布武功三国第一,为何遇到张飞却没了脾气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武将,其中吕布和张飞...
原创 关... 《——【·前言·】——》 关羽“失荆州”后,败走麦城,路过马超的辖区,按理说,马超应该第一时间出手相...
原创 勾... 春秋末年,在东方有两个大国,他们充当着霸主的地位,一个便是勾践称王的越国,还有一个则是阖闾执掌的吴国...
原创 春... 郑国东迁之后,没过两年,郑桓公保卫周幽王战死。他的儿子继位,就是郑武公,紧急带兵赶往镐京救援。又护送...
原创 不... 三国前期,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势力崛起,虽面对曹操屡战屡败,但刘备身边的人才却是越聚越多;直到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