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历代中原王朝都遵循着一个原则,以长江为界划分南北。在中国被历史认可的正统王朝大多数是在北方建立的王朝,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一些特殊的例子,由于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他们无法捍卫自己在北方的领地,不得不跑到南方利用长江之险与入侵者对峙。最早南渡的政权有东晋,再到后来的南宋、南明,这些南渡的王朝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时刻准备着北伐,天天叫嚷着恢复中原。
古代北伐战争插图
古代历史上有哪些人曾经北伐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南宋著名诗人陆游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多少人期望当时的南宋北伐收复长江以北地区,但让人感到遗憾的是陆游老爷子到死都没能等到王师北定中原的日子。
历史上的北伐从东晋的祖逖开始,经过桓温、刘裕,再到南宋的岳飞等人,每次北伐都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能不了了之。最可悲的是南宋的岳飞还因为北伐有功,反而被宋高宗赵构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诸葛亮画像插图
被后人传成神话中人的诸葛亮在三国时期,六出祁山,再加上徒弟姜维,北伐次数竟然高达十数次,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可见北伐的难度有多高,参加过北伐的人都会仰天长叹为什么北伐就这么难呢?
时间来到了元朝末年,一个出生贫寒,曾经做过和尚和乞丐的朱元璋在机缘巧合之下,完成了历史上一次伟大的北伐。为何其他人的北伐以失败而告终,而朱元璋就成功了呢?
朱元璋北伐的时机并不是其他人北伐时可比的
作为游牧民族的成吉思汗在打天下时,确实是非常有一套,但他的子孙后代在治理天下的智慧上还是有所欠缺的。特别是他们在执掌中原之后,把国人分为四等,这样的政策就让元朝的社会矛盾变得特别尖锐。政治上的不成熟再加上官吏严重腐败,立国还没到百年的元朝就开始天下大乱,农民起义军四起。
大明疆域变化动图
朱元璋也正是在元朝即将寿终正寝之际才开始的北伐。虽然这个时候元朝还占据着北方的大部分地区,但元朝赖以生存的东南富裕地区已经彻底脱离了元朝的控制,元朝已经不再是当初强大到可以随便揉捏别人的蒙古帝国,而这个时候的元朝只是一只病猫。
我们看看历史上诸葛亮等人多次北伐中,他们北伐的对象北方政权是比较稳定的,例如南宋初年岳飞北伐时面对的是强盛时期的金国,而到了宋文帝时期的北伐,则是面对一个强大的北魏,所以历史上的多次北伐也只能是草草收场。
战争插图
朱元璋北伐的战略是以稳为主
朱元璋的北伐是在打败陈友谅、张士诚,占领了整个南方,并在金陵登基称帝后才提出来的。当时明朝的大将们都认为北伐应该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拿下元大都,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被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否定了手下将领们急于求成的意见。他认为高歌猛进固然能很快拿下元大都就此消灭元军,但元朝经营元大都已久,如若没能快速攻打下来,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朱元璋在后面的策略是首先攻打下山东,接着以山东为跳板拿下了至关重要的四战之地河南,最后北伐大军破潼关入关中,辗转从东面进入河北后兵锋直指元大都。也正是朱元璋在北伐时以稳中求胜为指导思想,才让他最后把元朝残余势力赶至关外大漠之地。
我们回顾其他人的北伐经过,他们很多人都是直接攻打有四战之地之称的河南,这里因为地形原因,就算占领了也难以少量的兵力守住,特别是面对骑兵时更是糟糕,这也是其他北伐只能以草草收场的原因之一。
战争插图
朱元璋北伐时深得人心
在古代讲究的是师出有名,朱元璋北伐时提出了非常响亮的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历史上的北伐都是发生在北方游牧民族侵略中原并建立不被汉人所承认的国家之后,但由于很多外来政权在中原建立后,慢慢的也被中原的汉文化所同化,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这些王朝已经逐渐成为了正朔王朝,例如南北朝后期,北朝逐渐取代南朝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正朔王朝。
反观元朝在一统天下后,在中原大地上实行的是不对等的名族政策,虽然他在南方的统治将近百年,但依然得不到南方人甚至北方人的认可,始终是认为元朝不过是一个土匪所建立起来的政权罢了。因此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进行的北伐时就得到了大部分南方人以及北方人的拥护。
朱元璋的军队
观景说:
朱元璋进行北伐时,可谓是集天时、地利、人和三个重要的因素于一身。在这样的条件下如若北伐还失败,那就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洪武大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