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伯温死后还施一计,蒙骗朱元璋300年,后被李自成误打误撞识破
迪丽瓦拉
2025-07-31 11:03:12
0

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有些疑心病的嫌疑,总是害怕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会被别人夺取,所以对人的防备心非常强,尤其是对于当初帮助过自己攻打江山的人更是严加防守。

在皇帝的眼中,这些人能帮助自己攻打江山那么就有可能也帮助别的人攻打自己的江山,再不济他们自己万一有了想当皇帝的心,趁自己不备背叛了自己,那自己岂不是非常的被动。

所以新王朝建立以后残害开国功臣的悲剧就不断的在各个朝代发生,我们听到的开国功臣因为皇帝疑心而惨死的故事也是数不胜数,尤其是大明王朝的时候,朱元璋所残害的开国功臣更是令人唏嘘。

当然有些非常有判断力的人早就知晓了这些事情,所以为了保命都会主动请辞,回到自己的家乡安享生活,朱元璋的大将刘伯温就是这样一个有远见之明的人。

刘伯温死后还施一计,蒙骗朱元璋300年,后被李自成误打误撞识破,

而这一计不但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守住了家族的安全,那么这一计到底是什么呢?

刘伯温

一、保命之计

刘伯温是元末明初的政治家,还是明朝的开国元勋,更是朱元璋的军师,要说刘伯温对于朱元璋有多重要,那就好像是诸葛亮对于刘备,周恩来对于毛主席一样,那是非同寻常的关系。

所以也可以说朱元璋之所以能够建立大明王朝,于刘伯温的辅佐是有着必然的关系的

,不然朱元璋一介贫民怎么可能成为一代皇帝呢?而刘伯温就不一样了,他在元朝还没有灭亡的时候就已经是一名进士了,可见刘伯温的才学一定非常之高。

当然刘伯温不仅是学富五车,

在兵法和数理方面也是十分精通,

所以后来朱元璋才会如此的重用刘伯温,相传刘伯温这个人还是一个记忆力超群的人。

有一天刘伯温在一家书店看到了一本天文书,看完以后书店老板要把书送于刘伯温,刘伯温却拒绝了,他说这本书已经印在了自己的心里,还要它有什么用呢?这样一位记忆超群又有远见的人自然对自己的发展有着明确的认知,

所以在大明王朝建立以后选择了明哲保身。

大明王朝刚刚建立朱元璋就开始大肆的杀害功臣或者说他认为有威胁的人,所以说刘伯温也是料到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就提早和朱元璋表明自己的立场,

那就是告老还乡,

绝对不会对朱元璋或者是大明王朝造成任何影响,所以刘伯温才能幸免于难,得以还乡。

朱元璋

二、保家之计

告老还乡的刘伯温果然躲过了杀戮,不过在明朝平定了八年以后刘伯温一病不起,最后病逝于家中,可是在刘伯温生前曾经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写成了一本书,

而且这本书还是战争方面的,

所讲述的内容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据说在兵书里面,除了《孙子兵法》以外就数这本书最重要了,所以刘伯温深知日后朱元璋一定不会放任这本书不管的,于是就将自己的儿子叫来了床前,

交代他的儿子将自己的书烧了。

这本书就是

《百战奇谋》

,也是刘伯温流传于世的一本战略谋书,之所以会让自己的后代将这本书烧掉,

就是害怕朱元璋以这本书为理由来残害自己的家人

,所以只有这本书不再留存于世才能保证家人的安全。

果然在刘伯温去世以后朱元璋就派来了自己的亲信胡惟庸前来悼念,实际上这是一场以悼念为名的一场试探。

胡惟庸虽然看起来是为了悼念刘伯温,但是他真正的目的却是《百战奇谋》,这也是朱元璋派他前来的目的,只不过胡惟庸并没有发现任何有关《百战奇谋》的消息,反而是找到了一本

《郁离子》,

刘伯温的家人对胡惟庸说这就是刘伯温死前所写的书。

可是朱元璋拿到《郁离子》还没翻几页呢,就扔到了一边

,又一次命令胡惟庸前往刘伯温家彻查《百战奇谋》,这一次也就不再做任何的遮掩,而是光明正大的搜查。

可是即便找遍了刘伯温家的每一个角落也没有发现《百战奇谋》的下落,甚至是翻到了刘伯温的棺材也没有找到,这下朱元璋也没了办法,但是他也不认为这本《百战奇谋》是不存在的,在他的心里认为的是刘伯温将这本书藏的很深,自己找不到。

后来朱元璋也得了重病,可是他还是心心念念着《百战奇谋》的下落,

于是就告诉自己的子孙一定要找到这本书,

这可是关系着大明王朝的安危,绝对不能让这本书落入他人之手,不然大明王朝将会不保。

所以朱元璋的子孙听到这个命令后也是不遗余力的寻找《百战奇谋》,只不过都没有找到,这本书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怎么找也找不到,难道真的是被烧掉了不成?

于是渐渐的朱家的人也就忘记了《百战奇谋》的存在,不再为此费心,直到200多年过去了,这本书的下落有了眉目。

那个时候大明王朝已经陷入了危机之中,不但有外敌的虎视眈眈,还有国内的红巾军起义,可以说是腹背受敌,最后大明王朝的灭朝也是可想而知的。

1644年的时候李自成带兵攻克了北京,

李自成来到了皇宫的宝库,就在宝库中发现了当初被朱元璋弃之敝履的《郁离子》一书,

要说为什么李自成在偌大的宝库中会一眼看中《郁离子》呢。

那是因为以前李自成就看过这本书,只不过是复刻的,也就是所谓的盗版书,所以现在看到了正版自然就非常感兴趣,于是就翻阅了起来,只不过李自成越看越觉得不对劲,这个自己以前看的不一样。后来李自成豁然大悟,这不就是朱元璋当初苦苦寻找的《百战奇谋》吗?

原来当初为了防止朱元璋残害,又不想让自己的心血白费,

所以就把《百战奇谋》巧妙的安插在了《郁离子》一书中

而朱元璋并没有仔细的看过《郁离子》草草的翻了两页就断定了这不是《百战奇谋》,所以不但刘伯温一家人的性命保住了,就连《百战奇谋》也得以保存下来。

这就是刘伯温隐瞒了朱元璋300年的秘密,即便这个秘密曾经已经摆在了朱元璋的面前,但是朱元璋却视而不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汉... 在刘邦统一边疆和平后,在传承接班人这件事情上,可谓是绞尽脑汁,一边是最宠爱戚夫人,一边可是自泗水亭跟...
原创 曹... 吕布乃第一猛将,面对刘关张的围剿可以全身而退, 独战许褚、典韦在内的六大猛将的围攻,也是分毫无损,可...
原创 两... 两百年前,黑人白人各建一国,现在一个穷的吃土,一个走向小康 导语:一直以来,除了亚洲之外的其他地方,...
原创 他... 唐朝初年,有很多政治名人,比如,长孙无忌、魏征、杜如晦、房玄龄等,在辅助李世民的过程中,都做出了重要...
原创 原... 在三国这段时期有太多太多的历史名将,被我们所熟知的就有关羽,张飞,马超,许褚等等,这些历史上赫赫有名...
古风遗韵,我之物语——以第一视... 古曰:“馆,客舍也,待客之舍日馆”。在世人口中,我们会馆是“聚会寄居的场所”,其实倒也不算有误,只是...
原创 文... 谈到民族英雄,很多人脑海中会出现文天祥。他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感动了世世...
南昌汉代海昏侯墓文保团队: 触... 【人才强国新征程·关注文物保护与修复人才】 这是一座年轻与古老交织的博物馆。 年轻,是因为它从开馆至...
原创 原... 关羽,民间俗称为关二爷,是三国时期的“五虎将”之首,被封为汉寿亭侯。当年关云长曾经辅助刘皇叔南征北战...
原创 战...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陕西发现了多个大墓,但是自古以来,十墓九空,许多大墓都已经被盗墓贼捷足先登,墓中...
原创 春... 春秋时期,国君既是国家领导人,也是一个带兵将领,一打仗就得御驾亲征,要带着手下人亲自上战场,战死战伤...
原创 中... 在《西游记》之中,唐僧的原型——唐代的玄奘大师是中国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大功臣,也是我国古代西行求法...
原创 中... 中国历史悠久,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中出现了许多的名人将士,但我们今天要谈的不是名将,而是战神。是那种攻无...
原创 历... 座山雕是作家曲波笔下一个形象饱满的东北土匪,他的原型就是当年威虎山上有名的土匪头子张乐山。 在影视...
原创 秦... 众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国史上第一个完成一统六国大业之人,此壮举更是奠定了长达两千多年的我国封建时期的基...
原创 世... 【历史】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作为世界存在基础的人口,在分布上是严重不均的,很多国家人满为患,到处是人,...
原创 满...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历史的传统。一般王朝建立后,新朝就会组织文人学者为已灭亡的前朝纂修史书,即为易代...
原创 郭... 众所周知在官渡之战后不久郭嘉就因病去世了,那么郭嘉作为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给曹操留下了什么样的遗言?...
原创 诸... 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是一个仅仅存在了60年的时代,但这短短60年的乱世之中,却是无数英雄豪杰大展身手...
原创 安...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请点点右上方的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