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上十大谋士(上)
迪丽瓦拉
2025-07-31 19:03:57
0

哈喽大家好,我是阿暖,喜欢看阿暖聊历史人物的可以点点关注哦,每天为您带来“新鲜”的历史人物故事~谢谢大家

谋士,指设谋献计的人。在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

"学而优"却不能"仕"

的读书人,常以

"门客"、"军师"、"幕僚"

等身份,为自己的"主人"、"主公",出谋划策,排忧解难,有时甚至以死相报。

中国历史上,纵观各路传奇人物称帝立业的故事,如果究其成功的原因,除了自身的雄才大略,更重要的是身边各路人才济济,其中的谋士便是重中之重,

虽然他们不用亲自征战沙场,但是他们的作用很多时候比在外征伐杀戮的武将更重要

,谋士制定的谋略往往能决定最后的结局。

下面列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谋士。

第十名,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年),字彦演,号亨九。先仕明于松山之败后降清,是明末叛臣之一,但也是清朝定鼎中原的重臣。

其为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因镇压明末农民起义屡立战功,之后升任陕西“三边总督”,崇祯年间又转任“蓟辽总督”,但是在松锦之战后投靠清朝,深受皇太极重视。

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对洪承畴极为器重,提拔他为大学士,并负责南方战事。洪承畴制定策略,“以抚为主,以剿为辅”,以很低的代价平定了江南地区。而且,洪承畴建议满人“

习汉文、晓汉语

”,了解汉人礼俗,倡导儒家学说,淡化了满汉之间的差异。也曾针对

顺治皇帝迎达赖喇嘛

提出意见,其提出的意见很多都被满人采纳,并且加以大力推行。在洪承畴的推动下,传统

文化得以延续,各民族和睦相处

。在顺治16年,洪承畴督清军攻占云南之后返回北京,在康熙四年,也就是公元1665年,洪承畴逝世后,康熙帝颁布御诏,

赠少师,谥“文襄”,赐葬京师车道沟,并立御碑

第九名,刘伯温

刘伯温(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本名刘基,浙江青田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因为幼时家境好,刘伯温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家教,一直非常热爱读书学习。在

元明宗至顺年间

,刘伯温高中进士,成了元朝官员。但在黑暗的元政府为官,刘伯温处处受挫,才华不能施展,抑郁不得志。因此,他选择了回到老家青田,归隐山林,专心著书,创作了表达自己政治主张的

传世之作《郁离子》

在公元1360年,朱元璋用“三顾茅庐”的方式把刘伯温请出山。此后,刘伯温一路随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常常帮朱元璋

“解困于危难之时”

。朱元璋一统天下后,刘伯温提出三大建议,

一是仁爱德政,二是中央集权,三是民众教育

。因此,刘伯温制定了

《大明律》

刘伯温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同时其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朱元璋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流传着佳句“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刘伯温最后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

“文成”

他以

神机妙算、运筹帷幄

著称于世,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第八名,赵普

赵普(公元922年~公元992年),字则平,出生于幽州蓟县(今北京),后迁居洛阳。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赵普是在15岁时跟随父迁居的洛阳,自幼学习吏治。在显德七年,也就是公元960年,赵普与赵匡胤发动

“陈桥兵变”

,推翻后周,建立宋朝,后协助赵匡胤

“削藩夺镇”

,罢禁军宿将兵权,是宋太祖赵匡胤

“黄袍加身”

的预谋者,也是

“杯酒释兵权”

的导演者。

赵普虽读书少,但喜读

《论语》

,其

“半部论语治天下”

之说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

“儒学治国”

的名言。他所参与制定的治国之策,一直影响着宋朝此后三百年的统治状况。赵普从政50年,终年71岁,宋太宗

亲撰八分字神道碑赐之

,累赠尚书令、韩王,谥号“忠献”,并配饷宋太祖庙庭,宋理宗时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七名,魏征

魏征(580年~643年2月11日)直谏敢言,贞观明相。字玄成,唐朝巨鹿人,也就是今河北邢台市巨鹿县,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魏征早年参加

“瓦岗起义”

,跟随魏公李密,不得重用,在武德元年,也就是公元618年,归降唐朝,劝降英国公李绩,辅佐隐太子李建成。

在贞观元年,也就是公元627年,辅佐唐太宗共创

“贞观之治”

,成为一代名相,名列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第四位,魏征以直谏敢言著称,是中国史上最负盛名的谏臣。魏征参与修撰

《群书治要》、《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

的总论等,

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

《谏太宗十思疏》

其言论多见

《贞观政要》

。魏征在贞观17年去世,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

“文贞”

第六名,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徐州琅琊阳都人,也就是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

三顾茅庐

,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在蜀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

“武乡侯”,领益州牧

。诸葛亮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还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少数民族的关系,而且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54岁。

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东晋桓温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

《出师表》、《诫子书》

等,曾创造孔明灯和木牛流马等发明,并且改造连弩,可一弩十发,史称诸葛连弩。简单概括三国第一丞相诸葛亮的一生,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PS:下一期给大家聊聊另外五位在历史上更加厉害的谋士,大家猜猜会有谁?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欢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上的大事小事,奇事乐事~谢谢大家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包... 在我们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都同为各自的当朝宰相,并且都是执法严峻、不畏权贵,为官廉洁...
原创 毛... 1920年初,毛贻昌去世了。这时候,离他的妻子文七妹去世仅仅过去了四个月。毛贻昌与文七妹有个儿子,叫...
他从未上过前线,却被封为开国将... 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有一位从未上过前线的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他就是一直隐姓埋名从事地下工作,成功...
唐代为什么动不动就“贬为司马”... 贞元二十一年(805)八月,在地方节度使和朝中宦官的层层威压之下,长安皇城内上演了一出“永贞内禅”,...
原创 毛... 毛泽东为什么能打赢日本侵略者? 有三个原因:只有毛泽东能忍受任何委屈,团结所有人;只有毛泽东能指明方...
《从腊尔山走向松山》新书研讨会... 日前,由贵州人民出版社与铜仁市作家协会联合主办的《从腊尔山走向松山:欧百川率领武陵各族子弟救国保家纪...
湖南推动马王堆医学文化传承和创... 中新网长沙11月14日电 (唐小晴 闫丽颖 周芝旭)11月14日,“纪念马王堆医书出土五十周年”中医...
原创 蒙...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制定的法律,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规定的约束制度,每个家庭都有着家规来管束家庭成员 。...
原创 史... 俗话说“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国人应该深有体会。由于乾隆时期推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带来了严重恶果,自近代以...
原创 他... 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人经历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与独孤信、杨坚、李世民、李治都有接触,他就是活...
原创 为... 【历史】现在很多人都在讨论关于民族和种族的问题,因为人类历史以来,民族和种族的发展差异还是十分巨大的...
原创 文... 每个人(国家)都活在自己思维牢笼(堡垒)里,且是牢笼(堡垒)的忠实捍卫者。 特朗普再次上台,宣称美...
原创 张... 张良:刘邦曾经这样夸赞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跟随刘邦建立汉帝国,...
原创 赵... 我们都知道中国拥有很长的历史,而在这么长的历史当中,也出现了很多的英雄人物,有的在计谋方面非常擅长,...
原创 明... 明朝遭遇旱灾,朱元璋让刘伯温算一卦,他说杀一人就会天降大雨。 1. 明朝刚开国就遇上旱灾,朱元璋请神...
原创 范... 范进中举的事情人人皆知,中了举人之后的范进已经不能用“喜欲狂”来形容,而是直接惊喜过度疯掉了,还要得...
原创 清... 这些年来,清宫戏里经常提到“军机处”、“军机大臣”,感觉非同小可。那么,军机处是个什么机构呢,军机大...
原创 蒋... 说起民国四大家族,我想多数人中国人都是不会陌生的。 所谓“民国四大家族”指的是20世纪上半叶控制中国...
原创 白... 杨贵妃与唐明皇的故事流传千年,这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最后因杨贵妃死于兵变中的马嵬坡,而画上了句号。...
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为什么很少有电... 题材很劲爆,但全是负能量。 一 两晋南北朝,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乱”。 司马家本身得位不正,洛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