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螃蟹
古代皇家,最容不得的,就是孝子。
因为在权力之下,孝子也不能侍奉爹娘膝下,天涯两地远望,只知道还活着,却见不得面。
甚至,生时不得见,死后亦不得见。
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为了杜绝自己的模仿者,将所谓分封的王爷都圈禁在自己的封地中。
就连想扫墓,出外跑马,都要千里迢迢的去京中申请。至于答不答应,全看皇帝当时的心情。
甚至远在藩地听闻母亲病重,去信回京尽孝,都会被拒绝,甚至在母亲死后,都不能回京吊唁。
若是不孝子,在自己封地吃喝玩乐,日子也算过得去。可若是孝子,该如何呢?
朱祁镇被弟弟接回京做太上皇的那几年,虽然被圈禁,可是也没耽误他生孩子。
皇六子朱见泽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
朱见泽出生后一年半,朱祁镇重新登基,做了第二次皇帝。
水涨船高,朱见泽三岁被封为崇王。
七年后,十岁的朱见泽失去了父亲,朱祁镇驾崩。
好在后来的登基的皇帝是朱见泽的同胞哥哥朱见深,而两个人的生母周贵妃成了皇太后。
因为朱见泽年纪还小,这些都影响不到他。
转年,朱见深这个皇帝哥哥给朱见泽举行了隆重的冠礼。冠礼象征着男人的成人仪式。
按照明朝惯例,皇子要离开京城,去到封地就藩,自此再想去哪里,就需要请旨了。
可是周太后舍不得儿子,长子朱见深是皇帝,但是自小没在身边养大。只有一个小儿子,可以慰藉深宫寂寞。但是小儿子一旦就藩,天知道何年何日能再见?
朱见泽就是一个富贵闲人,整日在母亲身边长大,母子关系极好。
周太后不想小儿子离开,朱见泽也不想离开亲妈,这就藩䄉时间一拖再拖,直到朱见泽二十岁,还在京城居住。
眼见母亲不舍,朱见深也从不催促弟弟。
可是大臣们不愿意了,纷纷上奏要朱见泽就藩。
此时的朱见泽已经年过二十,已经娶妻成家,还留在京城干什么?
朱见深也是拖延了几次,可是大臣们一直在催促,让朱见深也开始思索,为什么母亲不想朱见泽就藩?
难不成是周太后想让自己将朱见泽立为皇太弟,继承自己的皇位?
因为此时的朱见深没有儿子,生了几个也都早夭了。
朱见深想到这里,觉得朱见泽不能留了。
周太后见朱见深坚持,也不好让兄弟生了罅隙,所以忍痛同意。
朱见泽虽然封王,可是藩地却迟迟没定,仓促之间就算让朱见泽离京,又去哪里呢?
朱见深也怕迟则生变,所以将朱见泽的封地安置在河南汝宁府。
汝宁府是朱见泽五哥朱见澍的藩地,可是朱见澍去了汝宁府两年就去世了,封地空置,王府现成的,太合适了。
就这样,在成化十年,朱见泽拜别母亲和哥哥,去往了汝宁府。
谁也想不到,这是三人的最后一面。
朱见泽作为皇帝的亲弟弟,太后的亲儿子,在封地过的很好,只是思念母亲。
甚至朱见泽在封地听闻国丧,哥哥朱见深驾崩,都没能回京吊唁。
此时的周太后在孙子朱佑樘登基后,已经成为太皇太后。
恰逢周氏六十大寿,朱见泽请旨想要回京给母亲祝寿。
要知道,自朱见泽离京16年,多次上书哥哥,都不被准许回京。
朱佑樘也不想叔叔回京,所以让大臣们想办法。
最后以汝宁府灾害发生为由,要朱见泽镇守汝宁府不得离开。
无论是朱见深还是朱佑樘,都害怕朱见泽进京来抢皇位,所以不许他出汝宁府。其实朱见泽就是单纯想妈了。
五年后,周氏重病,朱见泽再次想要回京,最后一面总要见一面吧。
可是朱佑樘还是不允许,最后大臣给的解决办法是太皇太后康复了,朱见泽赶来万一路上病了怎么办?
这样荒唐的圣旨,再一次阻拦了朱见泽。
但是太皇太后想在死之前见儿子,朱佑樘不同意,让大臣去堵太皇太后的嘴,说朱见泽进京,可能有危险。
周氏也害怕孙子对儿子动手,只好作罢。
直到太皇太后去世,朱佑樘将太皇太后遗诏送给了朱见泽,遗诏要朱见泽不准进京。
这一封遗诏,彻底断绝了母子相见了可能。
母亲的去世,亲人的绝情,让朱见泽心灰。
此后郁郁一年,朱见泽于五十一岁去世。
皇家啊,最是不容情,容不得重情之人。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