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数风流人物。
今日,我们敬爱的江泽民爷爷的骨灰遵循其意志撒入广阔大海。
这是多么的浩气长存。上一次这样的记忆还依稀停留在国家主席刘少奇以及慈祥的邓小平爷爷。
伟人的意志源远流长。
虽然身死,但记忆永流传。只是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来遥看东方巨龙的崛起。
其实对于父母这一代人来说,吃过苦受过难。他们的成长刚好是江主席执政期间。他们对于这位承上启下的老人尤为印象深刻。感情也极为丰富。
正所谓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受江主席影响的那代人,受过互联网的熏陶。相对于60、70后的祖辈来说更加对其深爱有加。而且在知天命的年纪里,也渐渐明白了这位刚刚逝去的伟人的前瞻性和独具慧眼。
世人都说,你一代人的寒窗苦读凭什么来超越别家三代人的努力。
我们何尝不是,在建国之初那样的严苛的国际环境里,通过一代代伟人的努力,通过一代代传递的接力棒,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在等待这个东方巨龙的苏醒。国家之昌盛,不仅需要强有力的手腕,还需要韬光养晦独具匠心。回溯时光,看看江主席的卧薪尝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江爷爷的带领下我们多少家庭脱掉了贫困。遥看北方邻居,虽外交强硬铁血手腕,此举倒也深受人民追捧。但人民的生活每况日下。对于大国而言,中庸之道才是上上之策也。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年轻人的眼中看到的大多是北方邻居领导人那健硕的肌肉以及操纵各种器具,但你们可见过年轻时期的江主席,不仅会多种语言,对于乐器也是样样精通。
正所谓治大国如烹小鲜,外交亦是如此。
“协和万邦”,“止戈为武”、“以德服人”,这些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外交政策,江主席也是样样精通。
当人回首往事,往往叹息不已。对于江主席的误解,谁不曾年少轻狂,谁不曾有些许过错。每个人在不同的时期都会有不同的见解。总之对于人生的下半场,要展望未来,过好自己的小生活小日子,有能力记得要兼顾“大家”。
最后的最后江主席永垂不朽,东方巨龙早日苏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