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战国“超长待机王”的称呼,大家想起的一定是秦昭襄王嬴稷,但是在战国在寿命上超过他的君主还是有的,那就是魏惠王魏?,对就是那个著名的“远观不似人君”的梁惠王。
魏惠王的一生正处于魏国从战国第一代霸主由盛转衰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如在位初期任用庞涓保持了军事优势;首用合纵之策,任用魏将公孙衍联合五国抗秦;晚年招募名士入魏,使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大梁。同时其在位期间注意兴修水利,使用外交手段联合盟友;建设了大梁城等。但是我认为其最大的成就还是成为秦国崛起的最佳“助攻”。
魏惠王一生与秦献公、秦孝公以及秦惠文王都有着重要的联系,也是秦国从西陲小国到西方霸主的见证者。其对秦国崛起的助攻主要包括了以下几项:
一是为秦国输送人才。说起秦国的崛起,就不得不说一个著名的故事“公叔痤荐才”。其主要内容就是
公叔痤病重时,魏惠王前去看望,公叔痤推荐中庶子卫鞅主持国政,并言明如果不能使用卫鞅就一定要杀了他,不能为外国所用。但是魏惠王没有听取公叔痤的意见,放走了卫鞅。而卫鞅离开魏国后来到了秦国,主持了秦国的变法,最后封为商君史称商鞅。而正是商鞅变法,最终成就了秦国的崛起与最终统一。几乎是在同时,由于魏惠王过于信任庞涓,进而造成了庞涓陷害了同名孙膑,造成孙膑跑到齐国,最终为魏国的衰败打下了伏笔。
二是为秦国变法打了掩护。秦国商鞅变法一共两次,经历了十多年时间,是一个漫长且辛苦的过程。为此如何一方面大张旗鼓地在秦国内部变法,同时又不引起各国家注意就成为了一个商鞅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秦惠王与齐国的争霸过程为秦国变法起到了重要的掩护作用。当诸侯列国将目光紧密地盯在魏国发动的五国伐齐;魏国攻打赵、魏两国引发的齐魏大战过程中,秦国完成了十多年的变法,并训练了一支不亚于魏武卒的军队。而魏国在大战中失去了大将庞涓后,也成为了秦国变法的垫脚石。
之所以魏惠王成为了秦国崛起的最佳助攻,主要是由于其思想没有转变。从春秋到战国,列国之间的战争正从争霸到灭国统一方向发展。但是显然魏惠王,甚至齐、楚等大国君主还没有适应这一变化,大家还在称王称霸的游戏。所以即使魏国变法之后依然在玩贵族世袭政治,重用公子卬等贵族,轻视出身较低的卫鞅、张仪以及外国出身的孙膑、吴起等人,进而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流失。同时在对外方面,没有在具有决定对优势的基础上就以霸主的身份开展了对赵、韩的战争,进而造成了被齐国两次背刺的机会,最终完成了对秦国崛起的助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