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朝不缺武将,武丁打仗为什么偏要派王后出征?
迪丽瓦拉
2025-08-02 00:03:55
0

众所周知,商朝王后妇好是王室的重要女性,更是一位军事统帅,多次带兵出征,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有据可查的女将领。

回看商朝的情况便不难发现,武丁身边并不缺少勇将,为何偏偏选择让王后领军?甲骨文卜辞和妇好墓的考古发现揭开了这段历史的谜团。

妇好的身份有着极其浓厚的政治意味,武丁让妻子妇好出征得以稳固与母族联盟,震慑诸侯、增强王权,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

传奇女性妇好

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原名为“巧”,嫁入商王室后改称“妇好”,身份尊贵且具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她出生于商朝有名的癸族,癸族在当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氏族,势力仅次于王族,与商朝的权力体系密不可分。

作为癸族代表人物,妇好与武丁的联姻象征着商王与母族的深厚联盟,癸族因此在朝廷中拥有了更重要的地位,也在王室内扮演起调和与支持的重要角色。

妇好嫁入王室后,凭借癸族的支持迅速崭露头角,深受武丁的信任和倚重,成为他身边的得力助手,协助处理各种政务。

除此之外,妇好还承担更多王室成员不曾承担过的军事任务,是武丁倚重的军事统帅。我国古代虽有过不少女将领军出征的记载,但王后亲自带兵的情况极为少见,妇好是唯一一个。

从已有记载来看,妇好的军事才能不亚于男将,甲骨文中对她的记录表明,曾多次参与不同战役。

起初妇好往往以辅助角色参与战斗,如在卜辞中提到的“辛未卜,争,贞妇好其从沚戛伐巴方”,显示妇好与其他将领共同作战,负责埋伏等辅助性任务。

随着在战场上经验的积累,她逐渐从辅助角色走向独立指挥,卜辞中曾提到“贞王令妇好从侯告伐尸”,说明妇好出征时获得独立调动军队的权力,负责完整的战术布置。

商军在她的带领下成功伏击敌军,取得战场上的重要胜利,妇好的军事才能逐渐在战场上显露,成为当时商军的核心将领之一。

为何武丁会选择一位王后去承担出征的重任?其实在商朝的军事史上,妇好的带兵作战并非表面上的辅助,实际上承担更重要的战略任务。

想要了解这其中的原因,还需要从商王朝的政治背景说起。

武丁的政治目的

早期商王朝实行的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的王位继承制度,每一代君主更替时,都有许多王室成员被排除在权力之外。

失去王位竞争资格的人便会在王室之外建立自己的势力,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诸侯派系,掌握地方军队、拥有祭祀和占卜的特权。

商王朝曾频繁迁都,留下来的王族势力不断壮大,成为内部重要的权力分裂因素。根据历史的记载,从商朝建立至盘庚时期,商朝经历多次迁都,以至于统治体系十分复杂。

每次迁都过程中,王室都要面临内部权力斗争,应对不断滋生的外患与内部对抗势力,至盘庚迁都到殷地王朝的统治才相对稳定下来。

之后盘庚开始改革商朝政治,经济秩序得以初步重建,也为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奠定基础,但这种表面上的平静只是暂时的。

盘庚死后商朝的内忧再度爆发,王位继承争端持续不断,朝局再次动荡,直到武丁登上王位才迎来新的局面,不过朝廷内外形势却非常复杂。

武丁继位前商王朝疆域就已饱受削弱,东不过江黄、西不过氐羌、南不过荆蛮、北不过朔方,而且处于四面受敌的状态,可谓是内有分裂势力、外有敌对部落,形势岌岌可危。

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形势,武丁必须采取一系列强硬的军事和政治措施,恢复商朝的往日荣光。

据史书记载,“帝武丁即位,三年不言,政事决定于冢宰”,意思就是说武丁继位后的头三年一直保持沉默,将日常政务交由冢宰处理,自己则在暗中观察周边动向,深入了解朝廷的内外困局,秘密培植自己的势力。

三年来看似无所作为,实则是在积累力量,他对王朝的情况有着清醒认识,继位后立下思复兴殷的志向,以强军和改革为手段,清除内患、巩固王权。

武丁还打破传统的将才选拔体制,招募和训练一批非王族出身的军人参与军事事务,为武丁扩张疆土、平定边境的战争提供不可或缺的力量。

与此同时,武丁还开设射击训练班,让贵族子弟接受军事教育,以增强商军的战斗力,商朝的军事力量得以恢复和加强。

不过,单靠传统的王族力量和军事改革,仍无法彻底平息商朝复杂的内外矛盾。为解决内部派系纷争,武丁将目光投向母族势力,借助这一力量平衡朝廷内部的权力。

不久之后,武丁与来自癸族的妇好结婚,一段政治联姻形成,而妇好也开始为商王朝征战,也就有了上述的故事。

母族势力与王权平衡

妇好的出征不仅是才华的体现,更是武丁利用母族力量平衡王朝内外的手段。如上述所言,商朝的王室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尤其是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使得王族成员间的关系极为微妙。

妇好的母族癸族在商朝势力强盛,影响力仅次于王族,武丁通过妇好这个纽带获得癸族的支持,以此来制衡王族内部的异见势力,进一步巩固他的统治。

妇好多次出征实际上是在巩固商王与母族的联盟,将其外化为一种政治力量,对内平衡权力、对外威慑敌人。

商朝时期异族侵扰和叛乱时有发生,武丁需要面临来自四面八方的敌对势力,南方的荆蛮、巴方、东夷、西羌等部族多次袭扰商朝边境。

甲骨文卜辞中提到,妇好曾参与镇压荆蛮和巴方的战役,并带领商军多次取得胜利。

妇好身为王后,她的出征向外界宣示商王室的决心,同时也代表癸族鼎力支持武丁,传达母族对商王朝的忠诚,对内、对外都存在一定的威慑力。

1976年在殷墟的考古中,发现出土大量青铜器和礼器,包括象征军事权力的大型钺。这些文物体现妇好作为军事将领的身份,也彰显在商朝内部的重要地位。

不过,这些青铜兵器更多象征着她的威望,而非实战中的武器,许多青铜钺实际上是用于礼仪的象征性物品。

妇好的墓葬中还出土大量玉器和女性饰品,证明她作为王后所承担的礼仪职责,在商朝礼制中的特殊地位。

通过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看出,妇好出征并非单纯的军事任务,而是一个具有重大政治象征意义的行动。

总的来说,妇好的墓葬中发现的武器和礼仪用品,表明她在商朝拥有独特的政治地位,是战场上的指挥官,也是象征母族与王朝联合的象征,在军事与政治上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之子。他在位前期,重用名臣贤相,经过他的励精图治和大臣们的辅佐,最终开创了...
原创 唐... #我要上条# #历史有知识# ? 编辑 @刘个小心心 ? 李治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34年。而...
原创 有... 徐渭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明朝甚至有三大才子之称。他少年时期的一些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过,就像我...
原创 秦... 看过《 皓镧传 》的观众可能对 聂远 扮演的 吕不韦 印象很是深刻,睿智而又有勇有谋,眼光独到、慧眼...
党史百年天天读 ·11月19日 重要论述 1981年11月19日 邓小平在会见罗马尼亚政府第一副总理丁卡时指出:现在我们农村的情况...
原创 他... 标题:他是北宋一代名臣,却阴差阳错的当了宋徽宗在位时权相蔡京的伯乐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时期的政坛...
原创 日... 众所周知日本天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日本的国家元首,虽然 在《和平宪法》颁布后日本天皇由日本的国家元首...
原创 日... 斋王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种宗教祭祀礼仪,自江户时代以后,除皇室贵族及寺院僧侣之外的民众,都可以享有此项...
原创 原... 如果孙权将关羽释放,刘备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吗?答案显而易见 在古代,除了达官显贵,大部分在江湖上漂泊的...
原创 王... 我们在看历史书或者武侠小说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么一句话:“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原创 她... 1934年10月,因为王明的“左倾”主义影响,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红一方面军也被迫...
原创 夏... 如果把夏商两个朝代连在一起看,就会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他们不光给君主取名的方...
原创 历... 传统侠义小说中的大奸臣,在杨家将中,公报私仇,致未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
原创 史... 汉武帝时,先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又用兵中亚,于是汉朝对中国以西区域大致情况比较了解。司马迁在《史记·大...
原创 南... 曹操赤壁战败以后,率曹军主力返回北方,而留下曹仁、徐晃、乐进、满宠、文聘等人驻守荆州。其中曹仁、徐晃...
原创 此...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亲国戚比一般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坐拥金山银山不说,还拥有着非凡的地位,就因为天生就...
原创 晚... 封建制度之所以必然趋向灭亡,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封建制度的愚昧性。在清王朝被推翻之后,我国的思想也...
原创 商... 文 史书自赏 编辑 史书自赏 ?——【·前言·】——? #历史开讲# 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
原创 一...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建立过丰功伟绩的帝王,也有很多以美德懿行著称的皇后,如:汉朝的卫子夫、唐朝的长孙皇后...
原创 三... 明朝天启大爆炸是一起极其神秘且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这起事件及其中的一些奇异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