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此人打得赵云羞愧难当,连诸葛亮也大惊失色,可惜却被司马昭害死
迪丽瓦拉
2025-08-02 00:04:09
0

提及三国乱世,众将星中出类拔萃者当属关张赵马黄,这五人勇猛无敌,为蜀汉立下赫赫战功,说浴血疆场也不为过;这其中更有一员猛将神乎其神,虽万马军中征战一生,可身上却连一个箭眼儿,一处枪伤都没有,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常胜将军”赵云。提起“赵云”不禁使人兴奋,尤其是当年长坂坡一战,怀中抱着个小婴儿尚能在曹军中杀个七进七出,此等英武世所罕见。

世人皆认为“赵子龙”一生无败绩,实则不然,其实他还真的败过一次。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中定下“先取陇右,再定汉中”的策略,赵云奉命直取陇右。当时曹魏也不甘示弱,派夏侯惇的侄子“夏侯楙”率大军拦住去路;此时赵云虽年老但威风不减当年,连斩魏将“韩德”满门五人,吓得“夏侯楙”退守“南安”城。“南安”城坚,赵云攻打十余日还是没能拿下来;此时诸葛亮决定用计先取南安城附近的“安定”和“天水”。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素以神机妙算著称,这次也不例外;孔明围住“夏侯楙”却对外诈称“南安”危机。由于“夏侯楙”还是当朝驸马的特殊身份,因此“安定”的太守急于救援,贸然出城被诸葛亮攻破城池;此时“天水”太守马遵其实差一点也中计,只不过他身边有一个“小人物”竟然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此人正是后期蜀汉第一人——姜维,姜伯约。

当时“姜维”年纪轻轻,说他在天水城中是个“小人物”一点不夸张,因为他不过是个小小的“牙门将”,而且还是“天水”地方上的“牙门将”,连国家正规体系都不算。可就是这么一个三国中排不上号的“小人物”,竟能在消息不通的情况下一眼识破“大神”诸葛亮的计谋;说起来简单,实则在三国中这样的“人才”少之又少,更何况当时“姜维”年纪轻轻。

年轻的“姜维”怒闯帅帐,这才拦下整装待发的天水太守,并献计策“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赚我兵出城,乘虚袭我。某愿请精兵三千,伏于要路;太守随后发兵出城,不可远去,止行三十里便回。但见火起为号,前后夹攻,可获大胜。如诸葛亮自来,必为某所擒矣。”这里写得很清楚,“姜维”不仅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并且马上想出了“将计就计”的破敌策略;从这点足以证明,为什么诸葛亮这么喜欢“姜维”。

年轻气盛的“姜维”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就在“天水太守”引兵出城后竟敢以“牙门将”的身份与“五虎上将”之一的赵子龙对阵,“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这里写的很清楚,“姜维”斗赵云非但没败,反而是越战越勇,其武艺竟然使一生未逢敌手的赵云发出惊讶之声。当然,或许是“赵云”已老,武艺退步也在情理之中;但此时魏蜀吴三国都面临着将星凋零的危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年老”的赵云仍堪称“天下第一”。综合来看,“姜维”的实力在整个三国中虽不至于是最厉害的,但至少与老年“赵子龙”不相上下,多少还有超过的地方。

最终“赵云”被姜维杀败,逃回见诸葛亮羞愧难当;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一生未有一败的“赵子龙”是真的碰上了对手,甚至有点“阴沟里翻船”的意思,“羞愧难当”也说明了赵云很伤自尊。其实不仅是“赵云”伤自尊,就连诸葛亮听说此事也不相信,大惊失色的问“此是何人,识吾玄机?”当然,孔明惊讶的更多是指“姜维”之才,年纪轻轻竟然能识破他的计谋;估计此时的诸葛亮也颇感“伤自尊”。

毕竟“姜还是老的辣”,那时的姜维虽然文武俱备,但比起诸葛亮还是稍逊一筹;况且姜维有实力,“天水太守”却是个无能之人,最终被诸葛亮用计策收降了“姜伯约”,并成功拿下“天水”城。从此“姜维”与诸葛亮绑在了一起,名为上下级,实则已是“师徒”的关系;诸葛亮将毕生所学几乎都教给了“姜维”,直至孔明逝世五丈原。

只可惜“姜维”跟随诸葛亮的时间不长,或者说是孔明教的太笼统,以至于“姜维”虽有提高却不能运用自如;尤其到了蜀汉政权后期,“姜维”主政遇到了很多阻力。从这点看,“姜维”比诸葛亮还是差了不少;尤其是“姜维”主张继续北伐,引起了蜀汉内部的诸多非议。毕竟蜀汉连年征战,国力已大不如前,因此蜀汉内部主张“休养生息”的呼声非常高;可是“姜维”却没有像诸葛亮当年一样面面俱到,反而非常武断的九次兴兵北伐。

其实这的确是个矛盾点,一面蜀汉内部已被战争拖垮,急需安定发展;一面北方曹魏资源丰富,发展速度极快,如果“姜维”不发动战争来拖慢其发展的话,那么蜀汉很快会被极速发展的曹魏拿下。可是“姜维”却并没有做过多的解释,也几乎没做安定内部的措施,而是依仗手中权势强行北伐;这就导致蜀汉自己人也对“姜维”颇有怨言。更何况“姜维”用兵也比诸葛亮差得远,九次北伐中数次损失惨重;这就促使包括“刘禅”在内的诸多人对他极其不满。

说起“刘禅”,没了诸葛亮的束缚后开始变的更加荒唐,开始宠信一个叫“黄皓”的太监;自古宦官当政必然没有好下场,刘禅也不例外。“黄皓”曾一度打压姜维,而且逼得他以“屯田”的名义逃离成都;这点也反映出“姜维”的控制力很一般,竟然斗不过一个“太监”,如果诸葛亮在世,恐怕几个“黄皓”也被杀了。就这样,蜀汉政权也逃不出“宦官当政”的悲惨命运,“刘禅”这个皇帝也当到了终点;可是“姜维”却并没有停止斗争。

“姜维”最终投降了曹魏,并与权臣“钟会”关系密切。当然,“姜维”并不是真的投降,而是计划策反“钟会”,利用他除掉曹魏另一位名将“邓艾”,然后再为蜀汉复国;这一计划最初还是比较顺利的,成功除掉了“邓艾”,也策反了“钟会”,可面对看尽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位神级人物斗争的“司马昭”,姜维最终落于下风,被敌人害死不算,竟还被剖腹“维死时见剖,胆大如斗”。

只可惜当年能打败“赵云”,令诸葛亮大惊失色的姜伯约,虽为蜀汉呕心沥血却斗不过一个“太监”,最终还是败给了司马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之子。他在位前期,重用名臣贤相,经过他的励精图治和大臣们的辅佐,最终开创了...
原创 唐... #我要上条# #历史有知识# ? 编辑 @刘个小心心 ? 李治是大唐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34年。而...
原创 有... 徐渭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在明朝甚至有三大才子之称。他少年时期的一些故事可能大家都听过,就像我...
原创 秦... 看过《 皓镧传 》的观众可能对 聂远 扮演的 吕不韦 印象很是深刻,睿智而又有勇有谋,眼光独到、慧眼...
党史百年天天读 ·11月19日 重要论述 1981年11月19日 邓小平在会见罗马尼亚政府第一副总理丁卡时指出:现在我们农村的情况...
原创 他... 标题:他是北宋一代名臣,却阴差阳错的当了宋徽宗在位时权相蔡京的伯乐 在历史的长河中,北宋时期的政坛...
原创 日... 众所周知日本天皇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日本的国家元首,虽然 在《和平宪法》颁布后日本天皇由日本的国家元首...
原创 日... 斋王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种宗教祭祀礼仪,自江户时代以后,除皇室贵族及寺院僧侣之外的民众,都可以享有此项...
原创 原... 如果孙权将关羽释放,刘备还会发动夷陵之战吗?答案显而易见 在古代,除了达官显贵,大部分在江湖上漂泊的...
原创 王... 我们在看历史书或者武侠小说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么一句话:“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原创 她... 1934年10月,因为王明的“左倾”主义影响,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以失败告终,红一方面军也被迫...
原创 夏... 如果把夏商两个朝代连在一起看,就会得出一个有趣的结论——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他们不光给君主取名的方...
原创 历... 传统侠义小说中的大奸臣,在杨家将中,公报私仇,致未予以接应,致使杨继业撞死在李陵碑前还暗中杀害了杨七...
原创 史... 汉武帝时,先是张骞出使西域,后又用兵中亚,于是汉朝对中国以西区域大致情况比较了解。司马迁在《史记·大...
原创 南... 曹操赤壁战败以后,率曹军主力返回北方,而留下曹仁、徐晃、乐进、满宠、文聘等人驻守荆州。其中曹仁、徐晃...
原创 此... 在我们的印象中,皇亲国戚比一般人既有面子又有里子,坐拥金山银山不说,还拥有着非凡的地位,就因为天生就...
原创 晚... 封建制度之所以必然趋向灭亡,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封建制度的愚昧性。在清王朝被推翻之后,我国的思想也...
原创 商... 文 史书自赏 编辑 史书自赏 ?——【·前言·】——? #历史开讲# 商朝 (公元前1600年-公...
原创 一...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建立过丰功伟绩的帝王,也有很多以美德懿行著称的皇后,如:汉朝的卫子夫、唐朝的长孙皇后...
原创 三... 明朝天启大爆炸是一起极其神秘且影响重大的历史事件,对于这起事件及其中的一些奇异现象,我们可以从以下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