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发现9岁小女孩的古墓,陪葬的宝物数不尽数,其身份大有来头
文/小先生
提起隋朝,估计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短命王朝。与二世而亡的秦王朝一般,隋王朝仅仅历经了隋文帝杨坚和隋炀帝杨广二帝便如同璀璨的流星一般,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天空中不过区区一瞬...而隋王朝虽然不过二世,但是文帝、炀帝都是一时雄主,韩擒虎、史万岁、杨素、高颖等人俱是赫赫有名的一时俊杰,按道理说他们的墓葬也应该十分豪华。然而值得一提的是,至今为止发现保存最完整,规格最高级的隋代墓葬,却属于一个9岁小女孩,这是怎么回事?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1957年在西安城西的梁家庄附近,意外的发现了隋王朝的李静训墓。该墓墓室为长方形竖井坑,深度接近3米,南边的墓道长达6.85米,而盛放墓主人的石棺便在墓室之中,夯土十分细密,清理夯土之后就能发现一块墓志铭,上面记载的正是李静训。而除了墓志铭之外,墓室中还放置着一个造型逼真,类似于殿堂一般的石棺。打开石棺之后,便见到一块长70厘米的丝麻制品,向来是盖在墓主人身上的被子。
而揭去这层“被子”之后,便能够见到墓主人的尸骸与无数精美的随葬品,其中有数量众多的陶俑、富贵堂皇的手镯、多种多样的日用品,甚至还有来自波斯的金银器皿,真可谓是琳琅满目,极尽奢华。陪葬品中最为精致的便是主人佩戴的“嵌珍珠宝石金项链”,上面有28个金质小球,镶嵌了100多颗珍珠,而在项链下端镶嵌着一块晶莹如新的鸡血石,虽然历经千年之久,却历久弥新。除此之外还有金手镯、玻璃瓶、白瓷双腹龙瓶、金口玉杯等宝物。
而最值得称道的莫过于包裹墓主人的石棺,这尊石棺长不过2米,不过能够容纳一人身躯的容器,却被巧夺天工的工匠们雕刻成了一间殿堂:这件石棺被雕成了“面阔三间”的九脊形式,上面的门板、门框、门额等一系列小饰物精巧十足。两侧有着两名姿态柔顺的侍女,而石棺的棺盖则是被雕刻成了殿堂的屋顶,整个屋顶被工匠精妙的以浮雕的方式雕刻出了瓦片、板瓦、筒瓦,甚至檐头的瓦当上也阴刻出了当时最流行的莲花纹。
墓主人名为李静训,不过是个9岁的小女孩,却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雕刻如此精美、如同殿堂的石棺,还陪伴有大量的金银玉器和瓷器,在她身上更是有着镶嵌着鸡血石的金项链,一对金手镯和两枚金戒指,身上还有其他的金银饰物。这些装扮使得她浑身上下珠光宝气,贵气逼人,便如墓志铭所言“戒珠共明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那么李静训到底是什么身份,与隋王朝和杨坚父子有什么关系,才能够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呢?原来李静训是隋文帝长女,乐平公主杨丽华的外孙女。
李静训祖上家世显赫,曾祖父乃是北周时期的骠骑大将军李贤,祖父李崇先后跟随周武帝、隋文帝二帝平定天下,力战突厥殉国。而李静训的父亲李敏则是周宣帝和皇后杨丽华两人的女婿,因此李静训也颇受宠爱,可惜的是608年不幸夭折,年方九岁,悲伤过度的皇太后杨丽华以厚礼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