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9月,蒋介石以陈诚的嫡系第18军为主组建了第12兵团,下辖四个正规军十一个师和一个快速纵队,全兵团清一色美械装备,火力十分强大。12兵团组建之后,陈诚推荐黄维出任兵团司令,蒋介石也同意了,可黄维却不愿意干。当时他担任着武汉陆军学校校长一职,正醉心于搞教育。但蒋介石却看中了黄维的忠心和才干,多次召见,黄维才最终答应,临行前他还对蒋介石说:“等打完这一仗,我还要回来办我的军校!”。
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黄维的第12兵团就在双堆集陷入了中野7个纵队的包围之中。1948年11月26日,黄维决定在中野的包围圈还未完全合拢之际率部突围。他的方案是从四个军中各抽调一个主力师,以四个师的兵力齐头并进向东南方向突围,同时集中兵团全部的炮火进行掩护。客观的说,黄维这一招很高明,当时中野并没有多少重武器,有的部队连防御工事都还没有修完,如果黄维的四个主力师突然行动,加上强大火力的掩护,突围成功的几率还是很大的。
突围计划制定出来之后,黄维向部下征求意见,这时第85军110师师长廖运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对黄维说:“四个师齐头并进,不如用三个师为好。把18军的主力师留在兵团部作为预备队,可保本部安全,亦可随时迅速策应第一线的任何一个方向。”黄维经过思考后,同意了廖运周的建议。但接下来又遇到了问题,参加先头突围行动的3个师没有人愿意打头阵,谁也不愿意先和解放军交手。
这个时候又是廖运周站了出来,他对黄维说:“我们110师愿意打头阵,先行偷袭,不行的话就强攻,突破共军包围圈后,其他师再迅速跟进,扩大战果。”黄维听了廖运周这番话后很感动,他拍着廖运周的肩膀说:“运周兄,好同学(二人都毕业于黄埔军校)!你要什么我就给你什么,坦克、榴弹炮随你挑!让他们全力支援你打头阵!”
11月27日拂晓,突围行动开始,110师先行出发,他们左臂扎着白毛巾,沿着高梁秸通道一路前行,很快就通过了解放军的防线,此时黄维通过报话机询问110师的情况,廖运周回答:“一切正常。”黄维于是下令余下的两个师跟进,同时兵团司令部也开始做突围准备,谁知就在此时,他接到了跟进两个师的报告:他们遭到解放军密集火力打击,伤亡惨重。黄维急忙呼叫廖运周,可已经没有人回答了,不久后他就得到了廖运周火线起义的消息,黄维顿时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地,喃喃自语道:“完了,这下全完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廖运周是一个潜伏了20多年的中共地下党员!至此,黄维精心准备的突围计划被我军彻底给粉碎了,最终第12兵团被全歼,黄维本人也成了我军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