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逃亡时,遇见一女子主动以身相许,刘邦登基后为何突然消失了
迪丽瓦拉
2025-08-02 15:33:47
0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这是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自己的丈夫从战场逃跑后,路过项羽自刎之处乌江时,有感而发而书写的诗篇,诗句中无不体现了对项羽的推崇。

唐朝诗人杜牧所作的《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更是对项羽自刎乌江感到惋惜,认为其是英雄可以卷土重来。

作为最终战胜项羽开创大汉400年基业的刘邦,虽然在治理国家上称得上是一代明君,可在此之前其则是一个十足的市井无赖。

在古今普遍认为成王败寇的情况下,依然对其人品和所作所为颇为不满常,被后人所诟病。曾经,刘邦在成为汉高祖之前,一次逃亡中就碰到了一个女子投怀送抱。

刘邦当然是来者不拒,可是在刘邦想和她长相厮守之时,女子却仿佛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疑为蛟龙转世下,谁料蛟龙变蛤蟆

刘邦江苏沛县人氏,其父为刘太公,其母为刘媪,家中兄弟姊妹共计5人,刘邦在家排行第三。相传,在刘邦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其母刘媪经常在累的时候在河边休息。

有一日,正在其休息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乌云密布,刘邦的父亲刘太公赶到时,竟然看到一条蛟龙站若隐若现,盘旋在其妻子刘媪身旁。

不久后,就产下了刘邦,起初刘太公一直以为刘邦一定是一个大有作为的人,能够光耀门楣、重振刘氏雄风。可是,一天天看着他长大,就怀疑自己当时是看到蛟龙,还是看到妖怪了。

当时,刘邦哪是什么可造之材啊,整个一个就是无赖。刘邦年少时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经常是和一些市井混混,或者官府衙役混在一起,整天就是吃喝玩乐,俨然一副社会人的样子。

刘太公对其是百般好言相劝,可他就是听不进去,还更加的肆无忌惮!举个例子你就可以看出,刘邦当时喜欢喝酒交朋友到了什么程度。

据悉,刘邦经常喜欢我朋友们一起去一酒家喝酒,每次去的话都是三五成群,有时是刘邦请客,有时是朋友请客,有时虽然是刘邦请客可是自己没有钱啊,就只能打白条赊账。

渐渐地白条积累了一大堆,可是,最后酒家老板竟然把白条都撕了。因为这么多年,刘邦在这里吃饭花销的钱,和其带来的众多酒肉朋友,已经让她赚得盆满钵满了。

如果说不务正业、只知道吃喝玩乐的话,还不能说其是真正的无赖,更有甚者刘邦在没有婚配的情况下,竟然和曹氏私会产下一子名曰刘肥,也就是后来的齐王。

在古代那可是颜面尽失的事情,这可是把刘太公气的,差点一口气没上来就过去了。如此种种可以看出,刘邦之前的为人的确不咋地,在其后来当上了亭长之后,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吃喝玩乐都不落,被称龙相吕氏嫁

刘邦在自己平日里吃喝玩乐的过程中,为人豪爽仗义,经常和地痞无赖官吏小厮打成一片,阴差阳错的竟然还为自己谋得了一个亭长的官职。

亭长之职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再怎么说也是管着十里之内的人和事的官吏,也算是混出来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邦认识了后来成为其皇后的吕雉。

吕雉一家原本不是沛县的,是为了躲避仇家,而举家迁到此地的。吕雉的父亲吕公和沛县的县令是好友的关系,吕公自己不为官,可是却能和县令成为好友,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吕公颇通相术。

闻听吕公和县令交好,那慕名而来之人接踵而至,吕公也顺势宴请众人。当时,在沛县担任主薄的萧何自告奋勇充当司仪,同时记录前来拜访者所赠与的金钱及贺礼。

因人员众多,故以贺礼金钱在一千钱以下的在堂下就坐,一千钱以上的在堂内就坐。穷得叮当响的刘邦则提笔写下一万钱,险些被赶出去,此时吕公赶来看到刘邦仔细相看。

他发觉刘邦器宇不凡,与众不同,日后定会飞黄腾达,遂决定将女儿吕雉许配给刘邦。也不知是吕公当时喝醉了酒的酒醉之言,还是他真的懂相面之术,反正最后是应验了。

可能吕雉当时也是听从父亲吕公的话,在赌吧,毕竟要嫁给一个比自己大10几岁,同时还有一个非婚生子的情敌和儿子,也是需要勇气的!在婚后,吕雉也未能克制住刘邦的色心。

刘邦起义芒砀山,吕雉私通逼走袁娇

刘邦和吕雉成婚后,经常时不时地去找曹氏私会,毕竟曹氏和刘邦虽然没有夫妻之名,确是有夫妻之实,又有一个儿子在,这段感情刘邦一时半会说断还真断不了。

虽然在吕雉的严加看管下,刘邦有所收敛,可还是时不时地出去偷腥。刘邦作为亭长,一日接到命令,需要押送一行苦力去骊山修建秦始皇陵。

一路上他饮酒不断,行至芒砀山时,发现一众苦役逃跑了一大半。这要是到了骊山自己难辞其咎啊,于是,刘邦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剩余人等都放了,自己则准备逃亡而去。

而在芒砀山隐匿逃亡的时候,不仅流传出刘邦斩蛇起义,被认为是赤帝子转世,有的苦役感念刘邦的恩德同时,认为刘邦一定能够有所作为,就决定留下来和他一起闯出一番天下。

与此同时,刘邦还遇到了一个叫袁娇的女子,当时她年芳16岁,生的亭亭玉立举手投足间尽显妩媚。刘邦本欲占为己有,不料此女子竟然主动投怀送抱,这让刘邦喜不自胜。

原来,这个叫袁娇的女子家世非凡,其父亲原是秦朝的官员,嬴政爱慕其母之美色欲霸占,可其母誓死不从,后全家被下令诛杀,而袁娇则侥幸逃了出来。

他一路奔逃至芒砀山附近,听闻刘邦斩蛇起义的事迹后也决定追随他,一是袁娇自己也算是有个归宿,二是反抗暴秦也算是为父母报仇了。

自立为沛公的刘邦,开始了走上了反秦的道路,家中妻子吕雉让父兄刘喜和关系要好的兄弟审食其照顾。怎奈审食其背信弃义,竟然和吕雉私通,更是在后来刘邦和项羽作战时,吕雉和审食其更是行苟且之事。

《史记·吕太后本纪》记载有:“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在唐司马贞所著的《索隐·述赞》中也有记载曰:“高祖犹微,吕氏作妃。及正轩掖,尚私食其。”

从中已经可见,吕雉和审食其暗中私会的端倪。而在后来吕雉和袁娇的相处中,袁娇也发现了吕雉的私情,也正是在后来了解到吕雉的所作所为。

言之,刘邦则未必相信且自己也会被降责,不言之,则吕雉也定然不会相信自己予以加害,后果可能就会像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一样惨,遂悄无声息的离去了。

刘邦至死都不知道这其中的故事,袁娇也从此失去了踪迹,再也没有任何记载。可以说,袁娇也是一个聪明人,如果不是她跑得快,刘邦死后她的结局会很悲凉。

刘邦从当初的一个市井无赖成长为一个亭长,又从一个亭长走上了反抗暴秦的道路,最终开创汉朝400年基业,在其身上有让人引以为戒的缺点也有让人值得肯定的优点。

和刘邦在芒砀山项羽的袁娇,则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远离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既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也远离了那些是是非非的纷争。

思想家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任何著名的作家也只不过是在书写自己的片面”,历史究竟是如何,我们无法穿越到那个时代去一探原委,只能在我们所了解到的只言片语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出我们自己的理解。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卧... 三国时期,蜀汉拥有卧龙凤雏,还有五虎上将,可谓人才济济。他们为了实现汉室复兴的理想,不惜与强大的曹魏...
原创 中... 我国历史上下五千年,不仅时间上源远流长,而且内容跌宕起伏,这几千年的时间里,在秦始皇统一之前,我国是...
原创 五... #历史开讲# 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混乱与黑暗的时期。八王之乱的爆发,使得西晋国力迅速走衰,...
原创 说... 张居正执政时期的施政,基本方略和手段是整顿,称为改革是牵强附会的。对于后人强行给他戴上的改革家的桂冠...
圆明园文源阁遗址考古大揭秘!多... 今年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开始对文源阁遗址局部开展考古发掘工...
原创 他... 标题:他是崇祯儿子,一生遵纪守法,却让清朝三代皇帝头疼了数十年 xxxxxxxx-xx-xxxx:...
花脚大仙分享:俄罗斯冬宫藏中国... 俄罗斯冬宫藏中国文物巡礼2 花脚大仙分享 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俗称“冬宫博物馆”,位于俄罗斯圣彼...
原创 南... 《——【·前言·】——》 在中国的历史中,南北对峙的局面持续了两千多年,南方无论如何努力,总是难以超...
原创 此... 1947年8月中旬,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以独立第一师、独立第二师和东满独立师为基础组建第十纵队,并打...
原创 夷... #三国风云录# 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曾经感慨的说,如果法正还活着,就能够制止刘备,不让他向东攻打孙权...
原创 《... 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周伯通打不赢裘千仞。理由是:第一,裘千仞少年成名,而周伯通那时候还是浑浑噩噩的;...
原创 妲... 《封神演义》中女娲娘娘下令三妖怪,特别是千年狐狸精妲己魅惑纣王,致使商末天下大乱,西伯侯姬昌带兵起义...
原创 西... 西汉早期为了平息边患,采取了与匈奴和亲的策略。于是后人多有误解,以为那时候的汉军打不过匈奴,才被迫和...
原创 小... 1938年8月上旬,驻扎在皖西地区的新四军四支队七团奉命进至安合公路一线,担任袭扰敌人运输的任务。七...
原创 美... 如果在美国的市长竞选中,有人说他管理过中国两年之久,肯定会令人大吃一惊。是我们国家的哪个领导跑去美国...
原创 北... 福祸相依,不仅仅存在于我们现代,在我国古代更是如此,身处高位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往往一个朝代...
原创 如... 首要说明的是,杨过的资质肯定是够了。天资聪颖。举一反三是杨过的特点,但问题是杨过和谁学,能否学到精髓...
原创 历...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曾有一支特殊的皇族——大理段氏。他们虽为偏居中国南陲的皇室贵胄,但却偏好武学,...
走进牟定新桥 一秒带你“爷青回... 在牟定县新桥镇,藏着牟定铜矿遗落的记忆、承载着辉煌的工业历史、更镌刻着很多人的青春芳华。 新桥镇铜矿...
原创 历... 大多数人在非历史研究中首先了解到“契丹”这一游牧民族,大约是在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中,书中的主角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