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作为一个红遍东亚千年的大IP,当然是因为那些波澜壮阔的故事吸引人。
然而书中的有些虚构却与历史格格不入,致使多少人错视历史......
1、桃园三结义:正史并没有写到三人结拜,只是提到情同手足,卧同榻、食同席。
2、关羽温酒斩华雄:其实华雄是死在江东猛虎孙坚的刀下,《三国演义》反倒是把孙坚写成华雄的手下败将了,这对孙坚有点不太公平。
3、三英战吕布∶吕布其实是被孙坚击退(公孙瓒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实际上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邮,衮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一共十三家。
孔融当时正忙于对付黄巾军,不可能分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贡献了一些金钱,并没有参加战役,马腾当时还没接受招安,所以也不会参加讨董联盟,当时公孙瓒正要对付乌桓,亦不可能参加,至于张杨当时和刘备一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也只是跟随出征。
5、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确有其事,不过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为。
6、张飞鞭打督邮∶其实是刘备干的
7、徐州诛车胄古城斩蔡阳:也是刘备干的。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9、曹操献刀杀董卓:曹操认为卓终必败,不领董卓情~逃归乡里……曹操献刀,不见正史虚构的
10、过五关斩六将∶此五关相距甚远也无联系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刘备,并未发生过五关、斩六将之事。
11、七擒孟获∶虚构并无此事(历史上确有诸葛亮南征之事,也确有孟获其人。但七擒孟获《三国志》上没有记载,只是在裴松之引注《汉晋春秋》时说了一句“七擒七纵”,但具体过程没有记载。孟获后在蜀国任御史中丞,是文官。
12、关羽单刀赴会会∶按照《三国志。鲁肃传》和韦曜《吴书》的记载,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而三演本末倒置,“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