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湘15岁考入清华却一生无法忍受打工,幼子饿死,妻子出家
迪丽瓦拉
2025-08-03 07:34:25
0

自古文人多风骨,但何为风骨?指顽强的风度、气质。可为何文人多风骨?因为他们所受的教育、所处的环境都是来自最好的、最高级的。他们能够接触到先进思想。

(辛弃疾)

也正因为此,他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方面更多了些傲气,他们对封建礼教不满;对社会风气的败坏不满;对无理之人不满;对自身碌碌无为不满;对他人不懂欣赏不满。

这便是他们在拥有平常人所没有的事物之后所带来的坏处。在我国近代,便有着这样一位诗人,明明有着光明前途与美满家庭,却因自己所坚持的“文人风骨”而毁掉了人生。

一、基本介绍

这位诗人便是朱湘,1904年出生于安徽太湖,朱熹是其二十八代祖,他的父亲朱延熙在朝为官,官至二品,母亲则是张之洞弟弟张之清的女儿。他的家境绝对可以成为名门望族。

(朱湘)

但不幸的是,父母早逝,他没能充分享受到名门望族所带来的福利,也没能在一个圆满的家庭中长大,导致他性格方面有着极大缺陷,他敏感多疑,也因此尝到了不少苦头。不过他凭借自己的天资聪颖以及后天努力,在15岁时,便考入了我国高等学府清华大学。

因在诗作方面能力突出,在校期间也发表过几篇著作,凭借自己的超高造诣,在清华,他和饶孟侃、孙大雨、杨世恩并称“清华四子”。在享受超高的称赞表扬的情况下,朱湘也渐渐在生活中迷失了自己,他的骄傲自负也越来越明显。

(清华四子)

最后,因不满清华大学制度,故意迟到近27次,惨遭退学。

二、爱情之路

朱湘从小便接受中国新式教育,随父母在怀胎时便与世交家指腹为婚,当时的刘家也得上是名门望族,在实力、财力各方面也不逊色于朱家。但朱湘却不满这种封建礼制,一直拒绝承认并且逃避婚约。

在清华,外表帅气还颇有文采的朱湘从来就不缺追求者,一直向往自由恋爱的他也在学校混得风生水起。突然有一天,朱湘的大哥便带着他从未见过的“未婚妻”刘霓君来到清华找他。

这一行为也直接惹恼了朱湘,让朱湘觉得很没有面子,当即把二人骂了回去。从这件事便能看出他的孤高自傲。他瞧不起一切封建礼制,他觉得那配不上他。

后被清华辞退的朱湘来到上海谋生,意外得知,家道中落、父母双亡的刘霓君也在上海谋生。“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凭借着这种复杂的情感,朱湘这一次主动找上了刘霓君。

两人在各自经历了一些事情后再次相见,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偏见,都喜极而泣,遇见已是不易了。隔年1924年,二人在南京完婚。但婚礼上固执的朱湘还与堂哥闹了矛盾,导致婚礼没有圆满结束。

但幸好婚后生活却是蜜如糖,朱湘不仅在婚后多次发表诗集,还在好友的求情下,恢复上学资格。不仅如此,刘霓君在婚后还为其生了一儿一女,婚后的朱湘可谓是事业爱情双丰收,就是一个人生赢家。

(朱湘幸福美满的一家)

1927年,朱湘赴美留学,一心在家带孩子的刘霓君没有半分抱怨,只是在家中等待着丈夫留学后辉煌回归。1929年,她等来了丈夫,但不是一个受到外国文化熏陶、能力更加强大的丈夫,而是一个不敢面对生活的现实,仓皇逃回来的丈夫。

朱湘在留学期间,因多次不满学校一些人、一些制度,一直在不断转学、不断逃避生活,最终,孤高自傲的朱湘还是回了国。但在刘霓君心中,朱湘还是那个会好好对待自己、有文采、会赚钱的好丈夫。

回国后的朱湘后在安徽大学任职,但因不满安徽大学把“英文文学系”改为“英文学系”而愤怒离职。由于家里一直未能有收入来源,刘霓君和朱湘的小儿子因没钱喝奶导致被活活饿死。

这也成了他们婚姻失败的导火索,失去孩子的刘霓君再也忍受不了了,大发脾气,不仅与朱湘大吵了一架,还撕毁了朱湘的一些文学著作。大吵一架后,朱湘便离开了家去外地谋生,而刘霓君则独自带着儿女继续留在南京。

三、友情之路

前面说过,朱湘还在清华时,因诗作突出,获得了不小的名气,在1926年,几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如闻一多、徐志摩等创办了《晨报副刊·诗镌》用来发表一些优秀的文章。

(闻一多)

然而,朱湘因不满闻一多把自己的著作放在角落而与其大吵了一架,公开与其决裂。甚至后来还在闻一多先生发表著作后,写了长达数千字来辱骂他。

朱湘在此期间的种种行为,闻一多先生也只是用了“疯狗”来形容他,也正因为他多疑、敏感而又狂妄自大的性格,使得他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几乎把诗坛内的名人都得罪了一遍。

朱湘在诗坛的地位也从此一落千丈,到后面几乎是无人敢用他,也为他后面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四、自杀

在与刘霓君分别后,朱湘的谋生之路也并不顺畅,由于自己之前的种种行为,早已留给人不好的印象,所以,后期的朱湘一直靠着朋友的救济过日子。

经历了生活的困苦与打击的朱湘还是在1933年买了从上海去往南京的船票想要回去找刘霓君,他想念与刘霓君在一起的日子;想念那个记忆中美好的家;想念自己的一双儿女。

在船上,他想念着南京的家人,但却在轮船即将到达南京时投河自尽,年仅29岁。

得知此消息的刘霓君更是悲痛万分,在安顿好儿女后,也便削发为尼。

五、结语

人的一生,就是在认识世界、改变世界中度过,生活是很现实与残酷的,虽然我们思想自由,我们可以做我们想做的事,但我们是在社会中生存,我们要在保证自己能够生存下去,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

或许我们的固执会让我们多次与世界交手,但我们可以在一次次交手中,掌握世界发展规律,找到我们能够生存下去的生存法宝。而不是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还觉得自己没错是世界错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看... 现代人的生活在科技时代,也是信息时代,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各类视听资讯,而不是像古代一样只能来源于书本...
原创 比... 与非洲相反的是,欧洲一直是贫穷的反义词,而非洲呢?联合国指定的44个不发达国家,非洲就占了31个。如...
【党史百年·重要论述】11月2... 1928年11月25日 毛泽东以中共红四军前委名义写报告给中央,进一步阐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得...
原创 世... 大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乾隆后期,清朝国力就日渐衰退。晚清时期,慈禧掌握国家大权,从此刻开始...
原创 从... 从秦始皇到宣统帝,中国已有2千年,为何没有多大发展 从秦始皇到宣统帝,中国已有几千年,为何没有多大发...
原创 傅... #优质作者榜# 潼关,古称桃林塞,潼关以东至灵宝以西皆属其地,乃晋豫陕三省之交点。 自秦函谷关废弃后...
原创 蜀... 说起知名度最广也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古代历史,那毫无疑问就是三国时期,由于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塑造的故事...
原创 他... 在东汉末年,袁绍灭掉公孙瓒之后,可以说是诸侯中势力最大的一个,占据着当时非常富裕的四大州,兵力是当时...
原创 假... 条亮第一事:与法正辩法度 第一件事说的是诸葛亮刑法严峻,剥削百姓,以至于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怨恨他,...
原创 在... 如果你可以穿越到古代做官,那么请一定要避开洪武年间,因为在朱元璋手下做官,实在是太惨了,甚至可以说还...
村史馆里故事多|忻州营村:60... “古槐钟声”见证了赵全营镇忻州营村成村至今的历史变迁。如今,在忻州营村史馆门前,一棵古槐树干外加仿真...
原创 扎... 扎根中国150年却背刺中国,为跪舔美国不惜诬陷孟晚舟,它如今有何下场? 它从一开始就捧着中国的饭碗,...
原创 真... 《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在历史大势上还是尊重事实,但对于具体的细节,也做出了很多艺术加工。其中...
原创 英... 我国古代历史上,评价高的皇帝基本也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除此之外,让人想到的厉害皇帝就不多了。这...
原创 郭... #头条创作挑战赛# ? 郭嘉,字奉孝,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和政治家,生于东汉末年,是曹操麾下的一位军...
原创 到... 【历史】从二战历史来看,德国再次崛起后,在欧洲攻城略地,短短几年内,灭掉十几个国家,占领广阔的领土,...
原创 差...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 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
原创 长... 首先要说一下,单就长坂坡的形势来说,关羽或者张飞要杀出去并不难 曹军当时在战场上有数十万之多,赵云又...
原创 如...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照样能够击败项羽,有1个人可助他攻略齐国!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如...
原创 作... #历史开讲# 明太祖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竟然下命将孟子逐出孔庙,并且说“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