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我要20万兵马灭楚!
王翦:不,你得给我60万!
秦始皇:啥?你疯了吧?
王翦:不给就不干!我要回家种地!
这场惊天大讨价还价,让秦始皇气得直跺脚。可最后,他还是乖乖地掏出了60万大军。
王翦究竟使了什么妖法,让不差钱的秦始皇也心疼得肉痛?
话说那是公元前225年,秦国已经灭掉了韩、魏、赵三国,只剩下楚国这块硬骨头。秦王嬴政心痒难耐,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
"诸位爱卿,灭楚用几何兵马为宜?"秦王目光炯炯。
小将李信拍着胸脯说:"陛下,臣只需20万精兵,定叫楚国灰飞烟灭!"
秦王眼前一亮,转头看向老将王翦:"王爱卿以为如何?"
王翦捋着胡子,慢悠悠地说:"回陛下,非60万大军不可。"
"什么?!"秦王差点从龙椅上跳起来,"王翦,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楚国已是孤立无援,何需如此大动干戈?"
王翦不慌不忙:"陛下,楚国地大物博,兵强马壮。若轻敌冒进,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秦王冷笑:"朕看你是年纪大了,胆子小了。也罢,就让李信去试试。"
李信
李信得令,率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楚国。谁知刚过边境,就遭遇楚将项燕伏击,损兵折将,狼狈而逃。
秦王大怒,只好厚着脸皮找王翦:"老将军,还是你有先见之明。现在只有你能挽救局面了。"
王翦故作推辞:"陛下,臣老迈昏聩,怕是力不从心啊。"
秦王急了:"别闹了,朕给你60万大军,你快去平定楚国!"
王翦这才答应出征,临行前还厚着脸皮向秦王讨要了一大笔钱财和良田美宅。
秦王哭笑不得:"你都要60万大军了,还怕打不赢吗?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王翦笑眯眯地说:"陛下有所不知,臣是为子孙后代积攒点家底啊。"
秦王无奈,只好满口答应。
王翦带着6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楚国,可到了前线却按兵不动,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看看戏。
秦王坐不住了,派人去问:"王翦,你到底什么时候才开始进攻?"
王翦回道:"陛下莫急,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臣正在用心理战术瓦解楚军士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楚国上下坐立不安。楚王急得直跳脚:"项燕将军,你快去打他们啊!"
项燕摇头苦笑:"大王,秦军人多势众,我们若贸然出击,恐怕会全军覆没。"
楚王焦躁不安:"可你看秦军那副吃喝玩乐的样子,分明是在挑衅我们!"
项燕劝道:"大王息怒,这恐怕是秦军的诱敌之计。我们还是要沉住气,静观其变。"
楚王哪里听得进去,连连下令要项燕出兵迎战。项燕无奈,只好带兵出城。
王翦得知楚军主动出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得好!"
他立即调兵遣将,设下埋伏。楚军刚一出城,就落入圈套。项燕虽然奋力杀敌,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楚国主力尽失,很快就被秦军攻陷了。王翦凯旋而归,秦王龙颜大悦,赏赐无数。
王翦的儿子不解地问:"父亲,您为何非要60万大军不可?"
王翦意味深长地说:"儿啊,这你就不懂了。我要的不只是打败楚国,更重要的是保全自己。"
儿子一头雾水:"此话怎讲?"
王翦解释道:"你想啊,如果我只带20万兵马,万一打输了,秦王肯定会怪罪于我。但我带了60万大军,就算打输了,秦王也只能怪自己给的兵力不够。这就叫未雨绸缪,明白吗?"
儿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父亲真是高明!"
王翦接着说:"再者,我带了这么多兵马,楚国自然会畏惧三分。我只需按兵不动,楚国就会自乱阵脚。这就叫以逸待劳,懂了吗?"
儿子连连点头:"父亲果然深谋远虑!"
王翦笑着摇摇头:"这还不算什么。你可知道,为何我要向秦王索要那么多钱财和良田?"
儿子摇头:"还请父亲指教。"
王翦悠悠道来:"你看啊,我立下如此大功,秦王必然会忌惮我。但我主动要这些身外之物,就等于向秦王表明:我王翦只想安享晚年,不会威胁到您的统治。这样一来,秦王就不会对我起疑心了。"
儿子惊叹不已:"父亲真是老谋深算!"
王翦欣慰地笑了:"孩子,记住了。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要学会藏拙。有时候,装傻比显摆聪明更有用。"
这时,一个仆人匆匆跑来:"老爷,秦王派人来问,您什么时候能去朝廷上任?"
王翦立刻换上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哎呀,我这把老骨头啊,实在是动不了了。你去回禀秦王,就说我卧病在床,怕是不能再为国效力了。"
仆人领命而去,儿子不解地问:"父亲,您不是身体很好吗?为何要推辞?"
王翦意味深长地说:"傻孩子,我们立了大功,正是应该急流勇退的时候。你没听说过'功高震主'这个词吗?现在秦国已经一统天下,秦王不需要我们这些老臣了。与其等他来猜忌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告老还乡。这样,既保全了功劳,又保住了性命。"
儿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父亲真是高明!"
王翦欣慰地点点头:"孩子,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要学会审时度势。有时候,急流勇退比锋芒毕露更能保全自己。"
就这样,王翦在立下赫赫战功后,果断退隐山林。而那些不懂得及时抽身的功臣们,最后都难逃秦始皇的猜忌之心,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多年后,有人问已经白发苍苍的王翦:"您当年为何能在秦国权力中心如鱼得水?"
王翦捋着胡子,意味深长地说:"老夫的智慧人生,你们一般人可学不来啊。"
王翦用60万大军的"狮子大开口",不仅赢得了战争,更赢得了自己的平安。
在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明知故问"和"装傻充愣"?
这些小聪明,是不是也帮你度过了难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史记·王翦列传》,司马迁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