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打楚国为什么非要六十万军队?王翦:我的智慧人生你们一般学不来
迪丽瓦拉
2025-08-03 13:02:45
0

前言

秦始皇:我要20万兵马灭楚!

王翦:不,你得给我60万!

秦始皇:啥?你疯了吧?

王翦:不给就不干!我要回家种地!

这场惊天大讨价还价,让秦始皇气得直跺脚。可最后,他还是乖乖地掏出了60万大军。

王翦究竟使了什么妖法,让不差钱的秦始皇也心疼得肉痛?

1

话说那是公元前225年,秦国已经灭掉了韩、魏、赵三国,只剩下楚国这块硬骨头。秦王嬴政心痒难耐,召集群臣商议灭楚大计。

"诸位爱卿,灭楚用几何兵马为宜?"秦王目光炯炯。

小将李信拍着胸脯说:"陛下,臣只需20万精兵,定叫楚国灰飞烟灭!"

秦王眼前一亮,转头看向老将王翦:"王爱卿以为如何?"

王翦捋着胡子,慢悠悠地说:"回陛下,非60万大军不可。"

"什么?!"秦王差点从龙椅上跳起来,"王翦,你是不是老糊涂了?楚国已是孤立无援,何需如此大动干戈?"

王翦不慌不忙:"陛下,楚国地大物博,兵强马壮。若轻敌冒进,恐有全军覆没之危。"

秦王冷笑:"朕看你是年纪大了,胆子小了。也罢,就让李信去试试。"

李信

李信得令,率2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楚国。谁知刚过边境,就遭遇楚将项燕伏击,损兵折将,狼狈而逃。

秦王大怒,只好厚着脸皮找王翦:"老将军,还是你有先见之明。现在只有你能挽救局面了。"

王翦故作推辞:"陛下,臣老迈昏聩,怕是力不从心啊。"

秦王急了:"别闹了,朕给你60万大军,你快去平定楚国!"

王翦这才答应出征,临行前还厚着脸皮向秦王讨要了一大笔钱财和良田美宅。

秦王哭笑不得:"你都要60万大军了,还怕打不赢吗?要这么多钱做什么?"

王翦笑眯眯地说:"陛下有所不知,臣是为子孙后代积攒点家底啊。"

秦王无奈,只好满口答应。

2

王翦带着60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楚国,可到了前线却按兵不动,每天就是吃吃喝喝,看看戏。

秦王坐不住了,派人去问:"王翦,你到底什么时候才开始进攻?"

王翦回道:"陛下莫急,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臣正在用心理战术瓦解楚军士气。"

日子一天天过去,楚国上下坐立不安。楚王急得直跳脚:"项燕将军,你快去打他们啊!"

项燕摇头苦笑:"大王,秦军人多势众,我们若贸然出击,恐怕会全军覆没。"

楚王焦躁不安:"可你看秦军那副吃喝玩乐的样子,分明是在挑衅我们!"

项燕劝道:"大王息怒,这恐怕是秦军的诱敌之计。我们还是要沉住气,静观其变。"

楚王哪里听得进去,连连下令要项燕出兵迎战。项燕无奈,只好带兵出城。

王翦得知楚军主动出击,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来得好!"

他立即调兵遣将,设下埋伏。楚军刚一出城,就落入圈套。项燕虽然奋力杀敌,最终还是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楚国主力尽失,很快就被秦军攻陷了。王翦凯旋而归,秦王龙颜大悦,赏赐无数。

王翦的儿子不解地问:"父亲,您为何非要60万大军不可?"

王翦意味深长地说:"儿啊,这你就不懂了。我要的不只是打败楚国,更重要的是保全自己。"

儿子一头雾水:"此话怎讲?"

王翦解释道:"你想啊,如果我只带20万兵马,万一打输了,秦王肯定会怪罪于我。但我带了60万大军,就算打输了,秦王也只能怪自己给的兵力不够。这就叫未雨绸缪,明白吗?"

儿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父亲真是高明!"

王翦接着说:"再者,我带了这么多兵马,楚国自然会畏惧三分。我只需按兵不动,楚国就会自乱阵脚。这就叫以逸待劳,懂了吗?"

儿子连连点头:"父亲果然深谋远虑!"

3

王翦笑着摇摇头:"这还不算什么。你可知道,为何我要向秦王索要那么多钱财和良田?"

儿子摇头:"还请父亲指教。"

王翦悠悠道来:"你看啊,我立下如此大功,秦王必然会忌惮我。但我主动要这些身外之物,就等于向秦王表明:我王翦只想安享晚年,不会威胁到您的统治。这样一来,秦王就不会对我起疑心了。"

儿子惊叹不已:"父亲真是老谋深算!"

王翦欣慰地笑了:"孩子,记住了。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要学会藏拙。有时候,装傻比显摆聪明更有用。"

这时,一个仆人匆匆跑来:"老爷,秦王派人来问,您什么时候能去朝廷上任?"

王翦立刻换上一副愁眉苦脸的表情:"哎呀,我这把老骨头啊,实在是动不了了。你去回禀秦王,就说我卧病在床,怕是不能再为国效力了。"

仆人领命而去,儿子不解地问:"父亲,您不是身体很好吗?为何要推辞?"

王翦意味深长地说:"傻孩子,我们立了大功,正是应该急流勇退的时候。你没听说过'功高震主'这个词吗?现在秦国已经一统天下,秦王不需要我们这些老臣了。与其等他来猜忌我们,不如我们主动告老还乡。这样,既保全了功劳,又保住了性命。"

儿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父亲真是高明!"

王翦欣慰地点点头:"孩子,你要记住。在这个世界上,聪明人要学会审时度势。有时候,急流勇退比锋芒毕露更能保全自己。"

就这样,王翦在立下赫赫战功后,果断退隐山林。而那些不懂得及时抽身的功臣们,最后都难逃秦始皇的猜忌之心,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多年后,有人问已经白发苍苍的王翦:"您当年为何能在秦国权力中心如鱼得水?"

王翦捋着胡子,意味深长地说:"老夫的智慧人生,你们一般人可学不来啊。"

王翦用60万大军的"狮子大开口",不仅赢得了战争,更赢得了自己的平安。

在你的人生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明知故问"和"装傻充愣"?

这些小聪明,是不是也帮你度过了难关?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故事!

参考文献:《史记·王翦列传》,司马迁著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在历史大势上还是尊重事实,但对于具体的细节,也做出了很多艺术加工。其中...
原创 英... 我国古代历史上,评价高的皇帝基本也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除此之外,让人想到的厉害皇帝就不多了。这...
原创 郭... #头条创作挑战赛# ? 郭嘉,字奉孝,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和政治家,生于东汉末年,是曹操麾下的一位军...
原创 到... 【历史】从二战历史来看,德国再次崛起后,在欧洲攻城略地,短短几年内,灭掉十几个国家,占领广阔的领土,...
原创 差...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 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
原创 长... 首先要说一下,单就长坂坡的形势来说,关羽或者张飞要杀出去并不难 曹军当时在战场上有数十万之多,赵云又...
原创 如...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照样能够击败项羽,有1个人可助他攻略齐国!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如...
原创 作... #历史开讲# 明太祖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竟然下命将孟子逐出孔庙,并且说“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
原创 演... 在《三国演义》里,公孙瓒虽然也是一方诸侯,每次遇到敌将却都是第一个首先出马,这主要是因为他手下的武将...
原创 李... 11月2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眼球,而其中最耀眼的当属知名文化传播者李子柒的古装亮相。 ...
原创 明... 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我的室友在寝室,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我的室友发表了一个观点,就是明朝的覆灭和官吏腐败...
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与... 一、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 百家争鸣被众多学者称为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原创 安... 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了不少的文物,有不少的盗墓贼,就专门盯着这些大型的古墓,从里面盗取...
原创 他...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国应此而立,有人因此流芳百世,一代枭雄千古传唱,也有人因此遗臭万年,在历史这道...
原创 德...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550万大军大举进攻苏联,德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莫斯科郊外。德军和苏军...
原创 官...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
原创 不... 战争难抉择,命运多舛 1、为国抗战,奔赴前线 廖耀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
原创 “...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 在香港电影中,往往不能缺少一个元素和一位人物,那就是...
科教向“新” 区域提“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宋时期,一场地震导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外平原凹陷。斗转星移,凹陷处形成了风...
原创 一... 二战中,有许多神奇的国家,比如意大利,作为轴心国之一,本应该有着强劲的战斗力,结果却成了软脚虾,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