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有的史料,康熙帝的皇室保母主要有三个,其一为朴氏。除朴氏外,康熙帝的另外两个皇室保母分别是瓜尔佳氏和曹寅的母亲孙氏。我们就主要就曹寅母孙氏做出主要讨论。
曹寅母孙氏“为圣祖保母,二女皆为王妃。”生于明崇祯五年,即后金天聪六年十二月初一日,卒于康熙四十五年。她是康熙帝最为看重的一个保母。关于孙氏与康熙帝早期关系的史料鲜见,对此我们只能根据后来康熙帝对孙氏的荣宠进行推断。康熙于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期间曾亲自接见孙氏,并赐“萱瑞堂”匾额。当时著名的官僚文人冯景、毛际可均都羡为异数。冯景《解舂集文抄》内谓:“康熙己卯夏四月,皇帝南巡回驭,止跸于江宁织造臣寅之府。寅绍父官,实维亲臣、世臣,故奉其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厚。会庭中萱花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大字以赐。”并且认为“尝观史册,大臣母高年召见者,第给扶,称‘劳福’而已,亲赐宸翰,无有也。”康熙帝称孙氏为“吾家老人”,即“我家的老长辈”之意。这是基于情感上的亲密,是从内心深处把孙氏当做了自己的亲人。这样的事情,在当时是前所未有的旷典,足见康熙帝与孙氏感情笃深。
而孙氏在康熙朝的尊崇无疑带动了其夫族曹氏家族的兴起。根据现有史料,曹氏家族有详细记载和明确谱系的远祖,可以追述到明末清初的一世祖曹钖远。曹钖远,又名曹世选。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记载:“曹钖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份无考。”而在曹氏的家谱中也有相似的记载,“从龙入关,分入内务府正白旗。”据此推断,曹世选(钖远)只是内务府一个普通包衣。至二世祖曹振彦时,曹氏家族开始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不过最初只是凭藉军功起家。
对此,《清太宗实录》中有简略记载:“墨尔根戴青贝勒多尔衮属下,旗鼓牛录章京曹振彦,因有功,加半个前程”。朱淡文在《红楼梦论源》也说到:“曹振彦身任旗鼓佐领跟随多尔衮转战沙场,其家奴身份固然至微至贱,但由于年青机敏勇敢善战,在长期的征战中又与其主子多尔衮建立了较为亲密的感情,因而受到多尔衮的赏识和提拔……曹振彦作为多尔衮的亲军,为大清王朝的开国定鼎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从龙勋佐’而无愧。曹氏家族‘赫赫扬扬,将及百年’的历史从此拉开了序幕。”
清朝入主中原之后,曹振彦逐渐转为地方官吏。顺治七年任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顺治九年任山西大同府知州,并最终仕至浙江盐法道,盐法道“秩从三品”,成为清朝中级官员。曹振彦虽已跻身于中级官员,但只是一普通道员,并无世职,相对于庞大的八旗贵族群体来说,曹氏家族并无特殊之处。曹氏家族真正的飞黄腾达则肇始于曹玺。而曹玺恰恰是孙氏的丈夫,孙氏作为康熙帝的保母享有无上的尊崇,凭藉自己妻子的缘故,曹玺得以于康熙二年被任命为江宁织造。实际上织造算不上真正的官员,官衔品级并不高,只是由皇帝从内务府郎中或员外郎中点派的一项特别差遣,表面上是替皇家管理染织、采办物资,但却系钦差官员,可以专折奏闻,一应监视官场、密保民情、联络遗民、结交名士,都在他的秘密政治使命之列。由此可见,织造一职的重要性。
而更重要的是,康熙二年曹玺出任江宁织造还打破了原来江宁织造“于内务府司员内简用,带原衔管理”以及“顺治初年三年更代,顺治十八年一年更代的惯例”。并且,三处织造不限年更代,即“专差久任”。可见,孙氏的保母身份为曹玺升任织造提供了重大契机,而曹玺作为皇室保母孙氏丈夫的身份也为其“专差久任”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孙氏的皇室保母身份也为其后曹玺子侄的连任罩上了一层政治保护伞,使得曹氏家族三世四代得以连任江宁织造。据文献记载,“玺在殡,诏晋内少司寇,仍督织江宁,”曹玺死后,长子寅继承父职,在康熙眼里,曹寅是可靠的保母之子,康熙皇帝自然乐于利用曹寅的这一特殊条件,让其发挥特殊作用,继续督织江宁曹寅担任江宁织造亦是“专差久任”,直至康熙五十一年病逝为止。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曹寅病故,康熙帝以“曹寅在织造任上,该地之人都说他名声好,且自督抚以至百姓,也都奏请以其子补缺”,并以“曹寅在彼地居住年久,建置房产,现在已难迁移”为由,一反织造必须由内务府司员中简派的惯例,特命仅有监生资格的曹颙继任江宁织造。
而曹颙病故,在康熙帝的直接主持下,曹过继为曹寅嗣子,并补放江宁织造,给予主事之职。曹氏家族三世四任江宁织造,前后持续时间之长,为清代官制中之异数。实际上这是来源于康熙帝对曹氏家族的信任,而这种信任则更是基于孙氏的关系来维系的。因此我们才看到,随着康熙四十五年孙氏的过世,加之维护其家族的最后一位庇护人康熙皇帝的离世,曹家与皇室的纽带被切断,关系逐渐疏远,曹氏家族的衰落成为不可避免的一项事实,曹家昔日荣获的殊恩异宠也自然随之烟消云散。曹家在雍正继位不久,即被严惩,其罪名为“行为不端,织造款项亏空甚多”,但更主要的是还有政治问题,因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当时的“立储之争”,因而最终在雍正五年被论为“奸党”,雍正六年新任江宁织造隋赫德又查出曹的衙门旁边藏有胤禟所铸六尺高的镀金狮子一对,由于这是帝王才能享有的东西,曹却私藏不报,再加之以上种种原因最终导致曹被革职、抄家。但雍正皇帝将曹本人交与怡亲王允祥“照看”,保留部分房子和若干人口。自此,曹家在江南将近六十年的生活宣告结束。
曹氏一族在康熙朝有着极大的权力与威望,作为皇帝身边的重要臣子,曹氏有着无与伦比的地位,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传统注定了曹氏不能长久繁荣,因此在康熙去世之后,曹氏的地位也就没有了依靠的势力,在乾隆朝时期,曹氏家族势力逐渐衰落,最终消然于历史。就是所谓的曹雪芹家族的历史,衰落的曹氏逐渐越来越没落。庞大一时的家族最终只能成为历史中的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