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教授: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中国青年眼中根本没有韩国
迪丽瓦拉
2025-08-03 14:32:36
0

在当今地球村时代,各国相互往来密切,文化交流无处不在。

然而,世界上总有一些国家和民族,自己妄自尊大,视他国文明为无物,而韩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中国青年眼中根本没有韩国。”这是一位韩国教授在接受采访时的原话。

这句话颇有些自嘲的味道,但也道出了一个让人深思的事实——在当今世界,韩国对华存在着一种不可理喻的偏见和轻视态度,这与其他国家对中国的态度形成了鲜明对比。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怪异的现象?为何韩国会对中华文明抱有如此不屑一顾的态度?

韩国人对自身地位的扭曲认知

长期以来,韩国人对于自身在世界上的地位有着一种奇特而扭曲的认知,将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成就都归于自己的民族。

比如,他们声称孔子是韩国人,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是从韩国传过去的,就连世界四大发明也都出自韩国先民之手。

这种将世界文明一切功劳都据为己有的做法,使得韩国在国际上被戏称为"偷国"。

有些韩国人将自己比作"三明治国家",认为韩国就像是一个三明治,被夹在中国和日本这两个"面包"之间,处于被压迫、被吞并的危险境地。

这种扭曲的认知源自一种无谓的地缘危机感,也反映出一些韩国人内心深处对自身地位的不自信和自卑。

2015年,韩国社会学教授金道南在一档电视节目上直言不讳地指出:"全世界只有朝鲜看不起美国,全世界只有韩国看不起中国。"

这番言论引发了韩国民众的不满和嘲笑,他们认为金教授是在危言耸听。

但从结果来看,金教授揭示的恰恰是事实真相:当时的韩国民众普遍对现代中国的发展状况实力没有清醒认识,思维依旧停留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误解与偏见造就怪圈

韩国人之所以会如此瞧不起中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一些历史原因带来的误解和偏见。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在现代化进程中,韩国的确比中国走在了前面,先享有了一些发展的先发优势。

20世纪70年代,当中国还在阴霾中苦苦挣扎时,韩国已经乘着"汉江奇迹"的东风,开启了现代化进程。

一些重化工业在当时的韩国得到迅猛发展,使得韩国的经济总量一度超过中国。

作为发展的后来者,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跟上当年的韩国。

这种发展先行者的优越感,加上全盛时期一些亚洲国家对韩国发展模式的追捧,让不少韩国人对于自身民族地位产生了扭曲认识,开始看不起中国。

他们认为,作为现代化的先驱者和引领者,自己理应位居亚洲之巅,中国等后发国家就应该仰望自己学习。

其次,韩国人对于中国社会一些小众文化现象的存在有着严重的误读,助长了他们对中国文明的不屑和偏见。

比如,韩国娱乐文化在中国盛行一时,一些无知者或投机分子开始盲目模仿甚至山寨韩国明星,将其吸粉营销。

但一些韩国人把这种山寨行为误读为对韩崇拜,进而产生了对中国文明的不屑之情。

再者,作为发展后来者,中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难免还存在一些陋习和不文明的方面,比如一些地方的卫生习惯、素质教育等。

这些在大多数地方都是局部的、个案的现象,但一些韩国人却往往会对此夸大其词,甚至自我放大为中国文明的普遍特征,从而加深了对中国文明的偏见和不屑。

基于这些误解和偏见,韩国在自身文化发展道路上便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怪圈。

一方面,韩国有意仿效中国等汉文化圈国家,企图打造出一种独属于韩国、能够风靡世界的新型文化形态。

但另一方面,他们选择的却是与现代文明发展潮流背道而驰的"男团女团"娱乐文化作为主打。

从"时代宠儿"到"时代笑柄"

"男团女团"文化,无疑离现代文明的发展大潮相去甚远。

然而,一些韩国人对于这种低级庸俗的娱乐文化,却抱有无限的臆想和自我美化。

他们认为,这种"韩流"文化产业会像当年的"汉江奇迹"一样,让韩国重新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成为"时代宠儿"。

可实际情况却是,这种文化形态在国际上颇受一片嘲笑。

比如在2017年韩国积极申办2030年世博会的过程中,与其他国家展示先进科技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

而韩国却执意依靠泡菜、男团女团等低级文化符号来做宣传,不免显得有些可笑。

最终,韩国在世博会申办中也以失利告终。

这再次印证了世界潮流的发展大势: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才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真正强盛的根本。

依赖于低级庸俗的文化出口,除了会招人耻笑,最终也难有出路。

在这个过程中,包括中国和美国在内的一些大国,都先后放弃了对韩国的支持。

例如中方曾经颁布过一度"限韩令",导致韩国的畸形文化产业在中国市场遭受重创;而美国也最终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韩国的经济扶持。

文化产业和经济实力的双重打击,使得韩国在国际上从"时代宠儿"降级为"时代笑柄"。这种尴尬的下场,也正是一些韩国人虚荣和自我中心思想的必然结果。

总的来说,自我放大和夸大其词,对他人怀有偏见和误解,进而陷入误区和怪圈,最终只能导致自身的覆灭。

结语

曾几何时,韩国凭借一些偶然的先发优势,还被一些人美化成"亚洲的奇迹"。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发展进程中日益膨胀的民族自尊心,让韩国人最终迷失在了自我中心的漩涡之中,成为了世人的笑柄。

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熊渴望尚蜜,猪则渴望污泥浴"。

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生活水准、增进人民福祉等实实在在的事业上,才能真正强盛起来;

反之,如果沉湎于虚幻的民族自尊和自我中心,必将遭人的耻笑和唾弃。

无论什么时候,理性都应当战胜虚荣,这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永恒规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比... 【历史】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每个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那是天壤之别,差异巨大。很多国家人口众多,如欧洲,...
原创 为... 今年年初,河南省原阳县文管所突如其来地在齐街镇麦寨村树碑设立了一块题为“万俟卨故里”的石碑。 石碑正...
原创 曾... 曾国藩在清朝的历史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已,慈禧太后把握朝政,她对于朝廷事务基本上...
原创 秦... 秦国发展到秦孝公时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数年战争已经让秦国千疮百孔,民生凋敝,随时都有灭国...
原创 太... 一、太平天国风云起 今天咱来聊聊那段超级刺激的历史 —— 太平天国风云起!话说鸦片战争后呀,中国一...
原创 跟... 三国里面最为贤明的君主就是曹操,在曹魏集团的创业途中,曹操当好了一个伟大的创始人和领导者。 曹操的内...
原创 东... “招延俊秀,举贤任能”东吴孙权任贤使能,突出表现在他一生中四次任命都督上。 东吴有三十多贤良策士,起...
原创 古... 大家好,今日我们将携手踏入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深巷,揭开一个你可能略有耳闻,却未曾料到如此曲折离奇的历...
原创 孙... 前言 陆逊,这个名字在三国史上可谓是如雷贯耳。但你可知道,这位有名大将,年轻时竟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
原创 【...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陈... 元末有三大农民起义领袖,第一个就是我们熟悉的出身贫寒的朱元璋;第二位是张士诚,当年与弟弟张士义、张士...
原创 康...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千古一帝”康熙帝病逝;康熙帝病逝时留下的遗诏中提到: “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
原创 商... 公元前343年,秦国,秦孝公嬴渠梁和大良造商鞅正在商量变法的事,有人突然冲进大殿:“好消息,魏军在马...
原创 太... 【前言】 1837年,陈玉成诞生在广西藤县的一户农家。幼时双亲离世,他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幸得祖父母...
原创 黑... 你知道吗,国父孙中山 并非大总统的第一候选人 ,而他最后为什么能力压众人成为中华民国大总统呢?背后竟...
原创 瘟... 胡适在《实验主义》中说:“实在是我们自己改造过的实在。这个实在里面含有无数人造的分子。实在是一个服从...
原创 吐... 文/寂寞的红酒 公元7世纪,世界上兴起了三大帝国,一个是大唐帝国,一个是阿拉伯帝国,还有一个就是吐蕃...
这一次,不得不去晋江了 一座闽南小城 因爱拼敢闯 砥砺奋进 写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辉煌历史 一种发展经验 因高瞻远瞩 传承创新...
原创 有...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历朝历代,只要边防有警,都是群情激昂。 但有些“热血”行动,却“热”得冒冷汗,比...
原创 从... 他早年从军,是红军长征的开路先锋,被聂荣臻元帅称为“红军过草地时的有功之臣”,他曾参与北平和平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