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曾志给毛主席写信:我是最早的红军,现在却没有一套军装
迪丽瓦拉
2025-08-03 14:33:31
0

1968年国庆前后,陶铸时常感觉自己头晕眼花,想吐,几个月后,他的出现了胃部不适、全身酸胀的情况,医生给他开了一些治疗胃病的药和去疼片,但病情没有好转。又过了几个月,陶铸的眼睛和皮肤变黄,最后他被送进302医院,经过检查,医生判断他患上了癌。

陶铸的病情被上报给总理后,总理亲自批示,一定要积极治疗,还为陶铸指定了上海第一医院和北京301医院的两位主任医师为陶铸主刀,阜外医院的麻醉科主任负责麻醉,北京医院的一个主任也在医疗小组的。这已经是当时国内一流的医疗阵容了,体现了周总理对陶铸的关心和爱护。

为了让陶铸更好地治疗,他的夫人曾志和医生们都没有告诉他真实的病情,只是说他胆管堵塞了,需要做一个切除胆囊的手术。但陶铸一生什么情况没有见过,他早就猜到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情况了,有一次,陶铸被病魔折磨得痛苦不堪,期间他随口说了一句:想不到癌症这么痛!曾志这才知道陶铸已经猜到了,但两人都默契地避开了这个话题。

在一次大型切除手术之后,陶铸的胰腺被切掉了一部分,胃被切掉了2/3,胆囊和十二指肠都被切除。他整个人在术后变得非常消瘦,浑身都插满了管子,但在这种情况下,他还通过眼神和手势安慰曾志,让她放宽心。

手术之后4天,因为肠胀气,陶铸的伤口被撑开,医生每天都要从他的腹部吸出4000毫升腹液。接着,肺炎和肋膜炎这些并发症接踵而来,陶铸陷入持续高烧,意识模糊。

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陶铸奇迹般地回了过来,从医院搬回了家。但到了1969年9月下旬,陶铸腹痛复发,再去医院检查时,医生说癌细胞已经扩散,不可能治好了,只能用止痛药和麻醉药来缓解痛苦。

胰腺癌是最折磨人的疾病之一,每次发作的时候,陶铸都痛得东倒西歪,大汗淋漓,连吃饭和上厕所的力气都没有了。但在整个过程中,陶铸自始至终没有喊过一句疼,也没有哼过一句。

曾志知道这种病的痛苦,有一次他对陶铸说:“你忍不住就哼出来吧,会好受一些的。”陶铸却说:“你已经够苦了,听到我哼,会更难受。”夫妻二人在患难中相濡以沫,相互扶持,令人动容。

1969年10月中旬,中办通知在京老干部疏散的全国各地。陶铸得知消息后陷入沉思,随后他对曾志说道:“你千万不要陪我了,我活不了多久了,你去了也帮不上忙,何苦再牺牲一个你呢?你要争取和亮亮(二人的女儿陶斯亮)在一起,你们能在一起,我就放心了……”

分别的时候,曾志特地为陶铸炖了一碗鸡汤,当时陶铸的肠道已经梗阻,也完全没有胃口,但为了让曾志开心一些,他足足吃了一个小时。

吃完饭后,陶铸拄着拐杖,一步步走出家门。上车前,他笑着和曾志握了握手,相互道别。汽车开走后,两人还在互相挥手。他们都知道,这是两人的最后一次见面了。

曾志后来写到:“我知道陶铸将不久于人世,他将凄凉而孤独地走完这人生的最后一程。但他宁愿牺牲自己,来换得我一个自由。我们微笑着做了这一生一世的最后告别,彼此都没有流泪,因为泪水已经无法表达我们那种渗透骨髓的痛苦和依恋。”

43天后,即1969年11月30日,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合肥病逝。

回忆和陶铸共同生活的日子,曾志感慨无限。他们最初相知相识,是因为地下工作时期假扮夫妻,后来互生情愫,变成了真夫妻。由于当时两人一心忙于革命,结婚之初,也曾闹过很多不愉快。据曾志回忆,她37年在延安怀孕的时候,陶铸忙于工作,对她关心不多,甚至连她生产的时候大出血都只是来了一个小时就走了。后来,两人因此“打了一大架,两个人都打得鼻青脸肿,弄得左邻右舍都来劝解”。

两人都是事业狂人,在婚后很长时间里都没能好好照顾彼此。倒是1967年,陶铸从高位退下来后,两人相依为命在北京生活了三年多。在这段时间里,曾志补偿了自己过去因为工作繁忙,或者个性要强而被忽略了的妻子的义务,陶铸也弥补了自己长期以来对妻子的忽视,两人在困境中真正度过了一段难得的寻常夫妻的生活。这对二人来说,都是上天难得的恩赐。

陶铸同志离开北京后不久,曾志也离开了北京,她被安排到广州的一个农村插队,参加劳动。曾志是农家出身,来到农村后她并没有气馁,反而下决心从此就当个“名副其实的农民”,在远离城市的喧嚣之后,曾志说:农村劳动带给我的愉悦无法形容。

就这样,曾志在广州农村一直生活到1972年。这年2月,曾志给周总理和邓颖超大姐写了一封信,说广东地方潮湿,妇女劳动强度大,她再卖力气也赶不上本地妇女。她已经年过60了,希望能调到北方工作,参加劳动、学习。

周总理很快批示同意,并安排广州军区为曾志办理了前往陕西临潼的手续。2年多的农村生活,让曾志对这里充满了感情,这里的村名也对曾志充满了感情,曾志离开的时候,全村的群众都依依不舍地送别了。曾志被大家的纯朴的情感感动得流泪,心里暗自发誓,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尽自己的能力,为老百姓谋福利,使他们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曾志来到西安后,本想着有周总理的指示,西安的同志会安排她的工作,但到了西安,曾志却发现完全没有人搭理她,她被冷落在宾馆里,不被邀请参加任何活动。作为一个老红军,老干部,曾志感觉自己受到了屈辱,她提笔给当时的陕西的省委书记李瑞山写了一封信,说明了自己的情况,说这里的人政治上对她不信任,充满歧视。

当时李瑞山的日子其实也很不好过,但还是安排人把曾志送到了临潼干休所。干休所的生活是相对方便不少的,但对曾志来说,安逸不是她的选择,她还是希望能参加工作,为党和人民做最后一些贡献。于是,在干休所住了近一年后,曾志就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信中曾志说:我是最早的红军战士,有红军就有我这个红军战士了。现在听说一些女同志回归军队,穿上军装了,我也请求转归军队,每年发一套军装。

信发出后不久,陕西省委书记李瑞山就把曾志叫到了西安,说毛主席看了她的信,指示如果曾志愿意留在西安,就在省委安排她的工作,如果不想留在西安,也可以调回北京。

毛主席的这个指示大大出乎了曾志的预料,她当即回答:“我愿意回北京工作。”就这样,在离开北京3年多之后,曾志重新回到了北京。

曾志恢复工作是在1977年,这年她被任命为中组部副部长,对组织平反冤假错案做了大量宝贵的工作,之后又担任中顾委委员。

1998年6月21日21时39分,曾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临终前她留下遗嘱,把自己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6万块钱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并把自己的骨灰撒在井冈山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历史开讲# ?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方便以后继续观看和讨论,感谢支持![比心] 杨...
原创 圆... 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中国历史上“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在多数中国人的记忆中,留下的只是一片残垣断壁和无...
原创 此... 曹操曾经在《短歌行》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通常酒是用来解忧之物,可...
原创 战...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女性的工作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家庭内部的家务劳动,还要承担国家责任,女...
原创 赵...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上一讲谈到,秦二世胡亥并没有任何政治抱...
原创 这...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主人公名叫徐文金,她是开国大将徐海东的大女儿,她的弟弟是原文化部副部长徐文伯。作为开...
原创 韩... 题记 明明是秦国修的水利工程,为什么叫“郑国渠”?原来,主持此项工程的叫“郑国”,他本是韩国水利专家...
原创 秦... 在秦始皇的统一战争中,打的最一波三折的应该属于灭楚之战。 始皇帝先派李信率20万大军,初期打的顺风顺...
原创 诸... 说到刘禅,大家可能想到的首先那句“扶不起的阿斗”。他的形象似乎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有人说他傻,葬送了...
原创 晚... 清朝是中国最后的封建王朝,大清从无到有,从昌盛到衰败完整体现了一个朝代的整个生长过程。末期的清朝,成...
原创 村... 翡翠西瓜是当时慈禧太后最喜欢的宝贝。这是用美国进口的一种玉经过好多年的打磨雕刻,出自于能工巧匠之手,...
原创 多... 一、奇人登场引瞩目 在那广东火车站呀,突然冒出个超级奇葩的人物!这位仁兄名叫爱新觉罗・州迪,那家伙...
原创 诸... 标题:诸葛亮死后姜维搞垮蜀国是玩无间道 在历史的长河中,蜀汉的兴衰犹如一场戏剧,而其中的关键人物姜...
原创 比... 【历史】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每个国家国土面积和人口,那是天壤之别,差异巨大。很多国家人口众多,如欧洲,...
原创 为... 今年年初,河南省原阳县文管所突如其来地在齐街镇麦寨村树碑设立了一块题为“万俟卨故里”的石碑。 石碑正...
原创 曾... 曾国藩在清朝的历史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社会动荡不已,慈禧太后把握朝政,她对于朝廷事务基本上...
原创 秦... 秦国发展到秦孝公时期,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危机重重。数年战争已经让秦国千疮百孔,民生凋敝,随时都有灭国...
原创 太... 一、太平天国风云起 今天咱来聊聊那段超级刺激的历史 —— 太平天国风云起!话说鸦片战争后呀,中国一...
原创 跟... 三国里面最为贤明的君主就是曹操,在曹魏集团的创业途中,曹操当好了一个伟大的创始人和领导者。 曹操的内...
原创 东... “招延俊秀,举贤任能”东吴孙权任贤使能,突出表现在他一生中四次任命都督上。 东吴有三十多贤良策士,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