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备托孤之时为何不把兵权留给诸葛亮,而是交给李严?
迪丽瓦拉
2025-08-03 15:32:32
0

刘备是个有情有义的人,他一生为了复兴汉室,不惜与曹操、孙权等诸侯争斗,最终建立了蜀汉王朝。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传奇,但他的死却是悲剧。

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于东吴陆逊,伤心过度,病倒在永安。在他临终前,他做了一个让后人费解的决定:他把兵权交给了李严,而不是他最信任的谋士诸葛亮。

李严是谁?他又有什么本事,能让刘备如此看重呢?李严原本是刘璋的部下,后来投降了刘备。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才能,曾经平定过多次叛乱,修筑过沿江大道,制定过蜀科。他也是刘备临终前的托孤大臣之一,与诸葛亮并列。

但是,李严和诸葛亮相比,无论是资历、威望还是能力都要逊色许多。而且,李严为人孤傲刚愎,与诸葛亮不合,甚至曾经多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和计划。最后,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李严因为粮草问题被诸葛亮弹劾免职,从此销声匿迹。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把兵权交给这样一个人呢?难道他不信任诸葛亮吗?难道他不怕李严谋反吗?难道他不担心李严和诸葛亮争权吗?其实,刘备做这个决定,并不是出于对诸葛亮的不信任,也不是出于对李严的信任,而是出于对蜀汉局势的考虑。

我们要知道,当时的蜀汉已经疲弱不堪,外有强敌曹魏和东吴虎视眈眈,内有本地贵族豪绅和东州集团(以法正、李严、孟达、吴懿等人为代表)的矛盾纷争。刘备作为一个外来统治者,根基不牢,人心不稳。如果他把所有的权力都交给诸葛亮一个人,恐怕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和反抗。

所以,他必须分散一部分权力,让其他人也有参与感和归属感。而李严作为东州集团的领袖之一,又有军事才能和政治威望,就成了刘备的选择。

刘备之所以把兵权交给李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为了拉拢东州集团的人心,安抚本地贵族豪绅,统一战线。

刘备入蜀后,以刘备为核心的荆州集团取代了以刘璋为首的东州集团。东州集团和本地贵族豪绅一直不对付,但是刘璋靠着法正、李严等人维持着统治。刘备作为第三方进入益州,致使刘璋的东州集团出现分化,有的人服他,有的人不服他,而李严、法正等人是前者。刘备夺取西川后还听取法正建议娶了吴懿的妹妹,这是为了拉拢东州集团的人心,以稳住自己在这里的脚跟。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外来统治者,人家本地的贵族豪绅本来就对刘璋虎视眈眈,刘备取代刘璋根基不牢,人家肯定也有想法,要不然为何还会有人频频造反呢?所以遏制这些人就得靠常年和他们打交道的东洲集团,事实也证明刘备是对的,李严的确阻止了多个反叛势力。

二是为了防止诸葛亮太过专权,取刘禅而代之,故意分散一部分权力,让诸葛亮知道自己有所防备。

诸葛亮虽然是刘备最信任的谋士,但也是一个野心不小的人。他曾经说过:“

吾观天下之势,唯有此处可成大业。

”他也曾经说过:“

吾若得志于此,则可图中原

。”他对复兴汉室有着强烈的信念和抱负,但也可能会对刘禅这样一个无能的皇帝不满和厌恶。如果诸葛亮掌握了全部的权力,恐怕会有篡位之心。所以刘备必须给诸葛亮一个警告,让他知道自己还有其他的臣子可以依靠,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三是为了解决内患,让李严镇守后方,而诸葛亮主持北伐。

刘备死后,蜀汉面临着曹魏和东吴的双重压力。曹魏拥有中原之地,兵强马壮,经济富庶;东吴占据江南之地,水陆并进,民生安定。而蜀汉只有四川一隅,地广人稀,资源匮乏。如果不主动出击,只能被动挨打。

所以诸葛亮提出了北伐的战略,希望能够攻占中原,实现汉室复兴。但是北伐需要大量的粮草和兵力,如果后方不稳定,就会影响前方作战。所以刘备需要一个能够镇守后方,保证粮草供应,平定叛乱的人。而李严正是这样一个人。

他在蜀汉的军事和政治方面都有一定的经验和威望,他也是东州集团的领袖,可以安抚本地的贵族豪绅。所以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让他留在永安,作为诸葛亮的后盾。

四是为了利用李严的军事才能,配合诸葛亮的北伐。

李严虽然为人孤傲刚愎,但也是一个有能力的将领。他曾经平定过多次叛乱,击败过高定、马秦等人。他也曾经参与过刘备攻打刘璋、曹操、孙权的战争,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

如果李严能够听从诸葛亮的指挥,配合他的战略部署,那么蜀汉的军事实力就会大大增强。所以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让他作为诸葛亮的助手。

总之,刘备把兵权交给李严,而不是诸葛亮,是出于对蜀汉局势的全面考虑,既要拉拢东州集团,安抚本地贵族豪绅,统一战线;又要防止诸葛亮太过专权,取刘禅而代之,故意分散一部分权力;又要解决内患,让李严镇守后方,保证粮草供应,平定叛乱;又要利用李严的军事才能,配合诸葛亮的北伐。

这是刘备的高明之处,也是他的无奈之举。可惜的是,李严并没有理解刘备的良苦用心,反而与诸葛亮发生了多次冲突和矛盾,最终导致了自己废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华简与《古文尚书》真伪:清华... 孔传《古文尚书》较《今文尚书》增益二十五篇的真伪,堪称中国学术史上最具争议性的问题。学界依靠传统方法...
原创 如...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他早年间雄才大略,13岁即位,22岁亲政,以令人钦佩的果决除掉了嫪...
原创 我... 文|老达子 本文共3628字,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前言 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在五千年...
原创 历...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 正如唐太宗...
原创 一...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正是阴雨霏霏的时节。 北魏皇帝(孝文帝)拓跋宏率马扬鞭走在队伍前列,...
原创 如... 如果当年亚历山大没有走错路,而是直接进入了华夏境内,那么大秦帝国能否扛住马其顿方阵的冲击? 作为欧洲...
原创 古... 文丨异文录 编辑丨异文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
原创 太... 太平公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镇国公主,也是武则天的小女儿。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她忠于爱情...
原创 苏... 二战爆发后,德国率先对西欧国家发动了进攻,没有多久,西欧的各个国家就臣服德国的闪电战下,整个西欧基本...
原创 卓... 冯太后是北魏时期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她原名冯跋,出生于北燕皇土的卑贱家庭,因其父亲被杀,而被迫作为...
原创 吕... 吕布作为三国时期无可争议的战力第一,关于他的故事和传说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讨论,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要属...
原创 女... 引言 网上出现了一种说法:女真人之所以能打败辽宋,是因为他们从西亚引进了先进的军工设备,以及营造铁浮...
原创 初... 初唐故事: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契苾何力真心归唐 诺曷钵正自唐归国,闻吐蕃大举来侵,自知力不能支,竟遁...
原创 孙... 前言:“打仗你不如我,宫斗我不如你。”这大概就是对于孙策和孙权兄弟俩的客观评价。 自魏国太和元年(公...
原创 4... 导语:在封建制度下,受到了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使得女性的发展受到了限制,女性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受到了桎...
原创 是... 今天,大鹏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山东安丘峡山水库四周出现大量蝗虫,水库周围的庄稼已经被蝗虫啃光。 当然...
原创 1... 前言 1955年,党中央为了表彰那些革命战争年代有功的同志,决定对这些革命英雄授衔。这次授衔是对革命...
原创 海... 一幅1890年前后的彩色雕版画《艾弗里追赶莫卧儿宝船》插图:PETERNEWARKHISTORICA...
原创 唐... 唐高宗李治死后,武则天为何立即从长安迁都到洛阳呢。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才智过人,有...
三国乱世里,他被称江东小霸王,... 孙策在三国中,后世的人对他的评价,常常认为没有得到官职是他行军的动机。袁术不给他官,曹操给,帮曹操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