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鲁国为何始终不能强盛
迪丽瓦拉
2025-08-03 16:32:14
0

#历史开讲#

山东简称鲁,山东人对鲁情有独钟。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周公是周武王最亲密的弟弟,而且功勋卓著,他的封地,肯定是个好地方。鲁国长期作为华夏文化的中心,是儒学文化发源地,各方面条件都很优越。

然而,自周公建国以来,历时近千年时间,经历了三十四代君主,却始终没有强盛过。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鲁国一直默默无闻,经常挨打受气,而且早早被灭掉。对此,笔者作为山东人,感到既遗憾又疑惑。读了《史记》以后,笔者认为,鲁国不能强盛,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不一定对,敬请读者指教。

首先,鲁国的治国理念因循守旧。《史记》记载,周武王灭商建周以后,封周公于曲阜,但不让他去封地,而是留在朝廷辅佐武王,后来又辅佐周成王。周公就让儿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并治理鲁地。

伯禽到了鲁国,三年以后,才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周公问道:“为何如此迟晚?”伯禽回答:“变其风俗,改其礼仪,要等三年以后,才能看到效果。”伯禽所说的变风俗、改礼仪,就是按照周朝的礼仪,去改变当地的民俗。

而同时受封的齐国,却与之相反,尽量简化礼仪,一切按当地风俗去做。所以,姜尚只过了五个月,就向周公汇报了施政情况。姜尚听说鲁国搞的这一套,叹息说:“为政不简约易行,人民就不会亲近;政令平易近民,人民必然归服。鲁国这样做,其后代将要成为齐国之臣了。”姜尚就是姜太公,他确实有远见。

长期以来,鲁国以周室正宗诸侯国自诩,奉行以周礼治国。而周礼,礼仪繁缛,等级森严,过于保守,泯灭个性。所以,鲁国死抱着陈旧观念不放,不能与时俱进,从未搞过革新变法,社会发展缺乏活力。这应该是鲁国不能强盛的根本原因。

第二,鲁国重礼乐而轻武备。有一次,吴国的季礼访问鲁国。他早就听说,鲁国的音乐水平很高,请求欣赏一下。鲁国的乐工,为他演唱了周朝的音乐,还演唱了各诸侯国的音乐,内容丰富,美妙动人,如同一场大型音乐会。

《史记》用了很长的篇幅,记载了这次音乐会的盛况。季礼听得如痴如醉,感叹地说:“五音和谐,八音协调,节拍尺寸整齐,旋律遵循法度,这是音乐的最高境界了。”鲁公听客人夸奖,也洋洋得意。可是,《史记》中却没有任何关于鲁国训练军队、加强武备的记载。

鲁国军队的战斗力很差,打的胜仗屈指可数,多数时候都是打败仗。鲁国倒也安分,很少主动出击,更不对外扩张。试想,在那个战乱动荡的年代,重视礼乐而不修武备,鲁国怎么可能强盛呢?

第三,鲁国缺少明君贤臣。鲁国重视礼仪、创建儒学,俨然是“礼仪之邦”。可是,出的明君却不多,更没有雄心勃勃的君主,而昏君倒是不少。伯禽的第三代,就出现了弟弟杀死哥哥、夺去君位的事情,以后兄弟相残,屡见不鲜。

在礼仪道德方面,也很糟糕。鲁桓公的夫人与齐襄公通奸,造成鲁桓公被杀。鲁桓公儿子鲁庄公的夫人,又与小叔子庆父私通,造成了“庆父之乱”。鲁惠公见儿媳妇漂亮,就占为己有。这样的事情,在其他诸侯国也发生过,但出现在重礼仪的鲁国,就有点讽刺意味了。司马迁在《鲁周公世家》中说:“我听说,孔子曾经说过:‘鲁国的道德,真是衰微至极了。’他们虽然一直遵循礼仪揖让之节,但实际行事,又多么与此违背啊!”

没有明君,自然就不会有贤臣。大军事家吴起,最早是在鲁国服务,曾经率领鲁军,打败了强大的齐国。但是,大臣们诋毁他,鲁公猜忌他。吴起打了胜仗,不仅不赏赐,反而把他赶走了。鲁国没有明君和人才,是不能强盛的关键因素。

第四,鲁国长期由大臣专权。鲁国最有权势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号称“三桓”。起初,他们是鲁庄公的三个兄弟,后来各自发展成了大家族势力,掌控了鲁国大权,并分别统领鲁国三军。“三桓”家族控制鲁国长达一百多年,历经四代君主。有的君主,也想削弱“三桓”势力,但不是被杀死,就是被赶走。“三桓”之间,也相互争斗,鲁国政局长期处于不团结、不稳定状态。

晋国等其他诸侯国,也有大臣专权。他们虽有内讧,但在对外上是一致的,因为只有对外扩张,他们才能从中得到好处。而鲁国,内耗严重,对外又不行,只会搞“窝里斗”,怎么可能强盛呢?

第五,周边强国限制了鲁国发展。鲁国北边是齐国,南边是楚国,西边是魏国,都比鲁国强大,而且都不希望看到鲁国强盛,一有借口,他们就讨伐鲁国,不断削弱鲁国实力。鲁国处于强敌包围之中,是很难发展的。

公元前496年,孔子代理国相职务,只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很有成效。商贩不敢漫天要价,掉在路上的东西没人捡走,各地来的客人得到很好的照顾,办事情也不用向官员送礼了。齐国听到这个消息,害怕起来,唯恐孔子长期执政,鲁国就会强盛,那对齐国是大大的不利。

于是,齐国精心挑选了八十个美女,个个能歌善舞,还选了一百二十匹好马,一起送给鲁国。鲁国国君高兴坏了,一连三天不问政事,只顾享乐。孔子听说以后,叹息道:“接近那些女人,足可以让人事败身亡。”孔子一气之下,辞掉官职,拂袖而去,带领一帮弟子,周游列国去了。

公元前249年,鲁国被楚国灭掉了。鲁国虽然长期没有强盛,更没有称霸,但却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特别是诞生了圣人孔子,创建和发展了儒学文化,这对于中华文明是一个重大贡献,足能令人称道。作为齐鲁儿女,也可以有一点自豪的本钱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官...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
原创 不... 战争难抉择,命运多舛 1、为国抗战,奔赴前线 廖耀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
原创 “...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 在香港电影中,往往不能缺少一个元素和一位人物,那就是...
科教向“新” 区域提“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宋时期,一场地震导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外平原凹陷。斗转星移,凹陷处形成了风...
原创 一... 二战中,有许多神奇的国家,比如意大利,作为轴心国之一,本应该有着强劲的战斗力,结果却成了软脚虾,不仅...
原创 五... 五胡乱华时期的军事制度变革:重点探讨五胡乱华时期中国军队由地方势力提供的兵马转向由中央政府组织的军队...
原创 都... 对于公主的身份,大部分的女性都是很羡慕的,毕竟什么都不用做,便可以享受荣华富贵。可是当公主,你也要选...
原创 湖... 古墓破土,墓葬成群,究竟何时所留?青铜礼器,车马葬坑,主人究竟是谁?战乱年代,弹丸小国,为何能独善其...
原创 让... 对于故宫而言,大部分脑海当中浮现的都是辉煌的建筑,然而对于溥仪而言故宫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那水井!...
原创 战... 说辽东,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明末著名的关宁铁骑,三眼火铳和彪悍的辽东勇士们。 至古以来中原文明在面对北...
原创 为...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他将军师刘伯温封为了伯爵,但仅过了一年,59岁的刘伯温就被下令回家养老,...
原创 享... 【历史】从世界历史发展来看,战争那是最具破坏力的,而且很多文明就直接毁灭在战争手中,因为战争,很多地...
原创 汉...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两个朝代迄今为止读起来让人还是很自豪的,一个是曾经的大汉朝,那个时候的汉朝可以说声...
原创 美... 回顾历史,美西方曾多次煽动或卷入“颜色革命”。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到2...
原创 此... 众所周知民国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亦是文坛巨匠、文豪涌出之年。那时候很多大作家、诗人等等如雷贯耳...
原创 美...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西方从新航路开辟开始,就垄断世界霸权,超级大国不断产生,尤其是不到200年就...
原创 武... 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都是日本战国时代有能力争霸天下的大名,很多人可惜两人在川中岛空耗,以至于差点耗尽彼...
原创 奋...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出生于广东省番禺县一个富裕...
原创 品... 品三国:诸葛亮选刘备,就是因为这4点才跟着他打拼天下的! 文|夜阑听卧风 品读三国,寻找历史真相,且...
原创 辽... 大家都知道在辽沈战役爆发之后,东北国民党军队面临着锦州被包围,与关内的陆上联系将被切断的不利局面。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