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为啥要立“万俟卨故里”碑?专家的解释似是而非,让人哭笑不得
迪丽瓦拉
2025-08-03 17:04:18
0

今年年初,河南省原阳县文管所突如其来地在齐街镇麦寨村树碑设立了一块题为“万俟卨故里”的石碑。

石碑正面上书“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登录单位”,中间写有“万俟卨故里”字样,落款“原阳县文物管理所立”、“二○一八年一月二十六日”。

石碑的背面是题为“南宋宰相万俟卨简介”的一篇人物小传。

此碑一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议。

原因很简单,万俟卨是个睚眦必报、奸邪凶险的小人,他为了攀附秦桧、讨好赵构,充当了一条无耻的走狗、帮凶,残害了心系天下、志存收复的大英雄岳飞。这样的人,应该永远钉死在耻辱架上、遗臭万年。

可是,在他的“故里”,斗然间立起这样一块碑,给人的感觉,那是在为奸人招魂了。

当然,迫于各种各样的压力,原阳县文管所最终不得不把碑给砸了,并写了一封公开道歉信。

但我觉得,该信还是缺乏应有的诚意。

该信是这样写的:

万俟卨是我县历史上十四丞相之一,相传是齐街镇麦寨村人,南宋初期宰相,宋史有传。因参与审理岳飞案,名声欠佳。

2017年2月23日,新乡市(注:原阳县属河南新乡市,)文广局文物与考古研究所技术人员赴麦寨村,对据说是万俟旧居的高岗处进行了考古勘察,发现了大量宋金时期的瓷片。

对于这样一个历史人物,出生于麦寨村在高校从事历史研究工作的聂好春和麦寨村村民、村委会希望能和其他丞相一样,树立一个故里碑,写明简介,以便村民了解和向外人解答。因为长期以来,社会上都说其为奸臣,但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村民们都言语不详。2013年新乡日报记者赴村里采访,基本上没有人能解答有关问题。

县文物所了解到群众有立碑愿望这种情况后,比较慎重。文物所负责同志首先征询村民和村支书的意见,又征询了新乡文史界和原阳历史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大家认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臧否自有公论,即使一个名声欠佳的历史人物,也有他的教育警示意义。在充分调研的前提下,2018年1月26日在麦寨村立了故里碑,碑文简介由聂好春撰写,撰写内容根据《宋史》而来(简介附后),客观简要叙述了万俟卨的一生。

据了解,村民们对于一个近900年前的历史人物都能直面对待,他们敬仰岳飞的忠勇爱国精神,对岳飞不幸冤案表示十分的惋惜。了解了本村历史人物参与岳飞案不光彩的历史,也了解了之后和秦桧划清界限、被秦桧贬出京城十年、直到秦桧死后才被召回京的历史。历史人物的出生地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好还是坏,作为现代村民无法决定,但是通过立碑和简介,村民们受到了警示教育,表示一定要吸取历史教训,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一心向党,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看,为啥要立“万俟卨故里”碑?原阳县文管所专家的解释是“社会上都说其为奸臣,但是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历史人物,村民们都言语不详”、“教育警示”。

《宋史》卷四七四有《奸臣万俟卨传》,我觉得,齐街镇麦寨村里,只要有是非观、有正义感的村民,都会为村里在九百年前出了这样一个巨奸而引以为耻,面对社会上的谈论,“言语不详”是完全正常的表现——换我我也不愿意多说,毕竟是这样一个臭名昭著的民族败类、人渣,恨不得把他开除出村籍、县籍,甚至地球籍,说他干嘛?!

而要说到“教育警示”,你还如不按照西湖岳庙跪在岳王爷前的万俟卨跪像再铸造一座,让它跪在村口,让来来往往的人吐上一口痰,这样,既可以让“无知”村民更深刻地了解万俟卨的罪恶,“教育警示”的目的也充分地达到了。

但文管所计不出此,而是要弄一块“万俟卨故里”碑——自古以来,立碑标识自己家乡为“谁谁谁故里”,都是家乡以这个谁谁谁为荣的惯常作法,文管所的作法,不言而喻。

尽管其自称,碑文里也不藏着、掖着,也写了“本村历史人物参与岳飞案不光彩的历史”。但,其具体怎么写呢?——秦桧“令万俟卨代治岳飞案”“次年,岳飞被皇帝‘赐死狱中’”,不但轻描淡写,还把罪责全推给了秦桧和赵构。即万俟卨只是受秦桧之命治理岳飞一案的,罪不在他;岳飞是被皇帝“赐死狱中”的,与万俟卨无关。

最让人反胃欲呕的,是洋洋自得的那一大段“之后和秦桧划清界限、被秦桧贬出京城十年、直到秦桧死后才被召回京的历史”,什么划清界限?!那是万俟卨杀岳飞后得赵构封赏,升任了参知政事(副相),尾巴翘起来了,敢于和秦桧争宠了,争赵构之宠,争金国人之宠,在绍兴十四年(1144)出使金国回来之后,趾高气扬,惹毛了秦桧,结果狗咬狗,被秦桧一脚踢出了朝廷,这种事,也值得沾沾自喜地拿出来说!

原阳县文物管理所李所长解释说,齐街镇麦寨村是一个偏僻落后的村庄,并不具备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条件,树立石碑绝不是为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发展旅游。树立“万俟卨故里”石碑的目的,就是介绍一下万俟卨的生平,让村民了解一下历史,毕竟,该村的确出过这样一位历史名人,而县里历史上曾出过其他宰相的村庄,也都树立了故里石碑嘛。

按照李所长的说法,县文管所树碑设立“万俟卨故里”的出发点还是很“单纯”的,只是我们大家想多了而已。

但是,真不敢想象,如果“万俟卨故里碑”没有及时砸掉,其他纪念万俟卨的妖蛾子还会不会逐次出笼,其他纪念万俟卨、秦桧、张俊、洪承畴、吴三桂、范文程等等巨奸败类的活动形式会不会跟风而起。

最后说一句,自古邪不胜正,公道自在人心。希望那些挑战公众认知底限的傻事、丑事,永远就不要再出现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在历史大势上还是尊重事实,但对于具体的细节,也做出了很多艺术加工。其中...
原创 英... 我国古代历史上,评价高的皇帝基本也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除此之外,让人想到的厉害皇帝就不多了。这...
原创 郭... #头条创作挑战赛# ? 郭嘉,字奉孝,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和政治家,生于东汉末年,是曹操麾下的一位军...
原创 到... 【历史】从二战历史来看,德国再次崛起后,在欧洲攻城略地,短短几年内,灭掉十几个国家,占领广阔的领土,...
原创 差...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 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
原创 长... 首先要说一下,单就长坂坡的形势来说,关羽或者张飞要杀出去并不难 曹军当时在战场上有数十万之多,赵云又...
原创 如...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照样能够击败项羽,有1个人可助他攻略齐国!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如...
原创 作... #历史开讲# 明太祖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竟然下命将孟子逐出孔庙,并且说“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
原创 演... 在《三国演义》里,公孙瓒虽然也是一方诸侯,每次遇到敌将却都是第一个首先出马,这主要是因为他手下的武将...
原创 李... 11月2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眼球,而其中最耀眼的当属知名文化传播者李子柒的古装亮相。 ...
原创 明... 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我的室友在寝室,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我的室友发表了一个观点,就是明朝的覆灭和官吏腐败...
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与... 一、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 百家争鸣被众多学者称为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原创 安... 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了不少的文物,有不少的盗墓贼,就专门盯着这些大型的古墓,从里面盗取...
原创 他...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国应此而立,有人因此流芳百世,一代枭雄千古传唱,也有人因此遗臭万年,在历史这道...
原创 德...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550万大军大举进攻苏联,德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莫斯科郊外。德军和苏军...
原创 官...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
原创 不... 战争难抉择,命运多舛 1、为国抗战,奔赴前线 廖耀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
原创 “...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 在香港电影中,往往不能缺少一个元素和一位人物,那就是...
科教向“新” 区域提“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宋时期,一场地震导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外平原凹陷。斗转星移,凹陷处形成了风...
原创 一... 二战中,有许多神奇的国家,比如意大利,作为轴心国之一,本应该有着强劲的战斗力,结果却成了软脚虾,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