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韩国派间谍“郑国”,帮秦修水利的名义“疲秦”,目的达到了吗?
迪丽瓦拉
2025-08-03 17:33:49
0

题记

明明是秦国修的水利工程,为什么叫“郑国渠”?原来,主持此项工程的叫“郑国”,他本是韩国水利专家,被韩王派去,以帮助秦国兴修水利的名义“疲秦”。那么,秦国为何要修郑国渠?郑国是怎样说服秦王修水渠的?韩国的目的最终达到了吗?你别急,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韩王害怕秦国东进,想方设法“疲秦”

战国后期,随着山东六国多次合纵攻秦的破产,它们再也没有力量单独抗秦了。这时候,嬴政把注意力集中在对外扩张上,图谋吞并六国,完成统一大业。秦王嬴政接受李斯“

先从最弱小的韩国开刀

,然后扫除两翼,最后灭齐”的顺序,统一全国。

然而,秦国的基地位于关中,为达到一统全国的目的,需增强自己的经济力量,因此

发展关中农田水利以达到粮食增产是当务之急

。秦王想效仿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变水患为水利,成就第二个天府之国。

这时候,一个叫“郑国”的韩国人求见。

郑国说,他是受韩王委派,帮助秦国兴修水利的。郑国建议,在泾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河支流)间,可穿凿一条人工渠。

秦王嬴政心想,正瞌睡有人送来了枕头,不错!这不就解决了通过农田灌溉增加秦国粮食产量,进而支持统一战争的难题了吗。

于是,秦王就任命郑国全权负责修渠。

“疲秦”败露后,秦王不但没杀郑国,工程继续

原来,韩国作为秦国东边的邻国,是七国中实力最弱的,韩王非常害怕被秦国灭掉,睡不着觉。韩王组织大臣开会寻找良策。

韩非子提出,韩国要想缩短与秦国的差距、实现富国强兵,只有变法!其他的都是死路一条!

韩非子

增强自己

的方法论韩王并不买账,韩王更认为

削弱敌人

更为实惠,于是心生一计:

原来,韩王想以帮助秦国修渠的名义来消耗秦国的实力。韩王认为,当秦国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渠,一定就没有太多的精力东出,那样,韩国不就安全了。

于是,才有了郑国自荐帮助秦国发展水利的一幕。

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韩国“疲秦”的阴谋败露,秦王震怒,要杀郑国。

郑国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间谍身份,他坦诚地告诉秦王:“我当初是间谍,这样做无非对韩国来说延迟几年寿命;但是

渠凿成后,对秦国却建立了万世之功

!”

“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为韩延数岁之命,而为秦建万世之功。”——《史记》

秦王政听了郑国的话后,觉得这个买卖不亏呀!加之秦国当时缺少水利技术人才,所以继续对郑国加以重用。

郑国果然没有辜负秦王的重托,在没有丝毫现代工程机械的前提下,硬是靠“人工”修成了长达300余里灌溉渠。

如此庞大水利工程全线竣工,被秦王嬴政点赞,命名为“郑国渠”,以表彰郑国和团队10不懈的努力!

结语

先说郑国,郑国作为韩国公民,临危受命,以一己之力,为韩国多苟延残喘几年做着努力;同时,郑国作为水利专家,职业素养更加重要!修建的郑国渠,不仅仅在于它发挥灌溉效益的100余年,还在于首开了引泾灌溉之先河,对后世引泾灌溉有着深远的影响。郑国渠完工后,灌溉农田400多亩,亩产量大大提高,使秦国关中的盐碱地变良田,再也不惧怕旱灾,为秦国的统一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障。

再说韩王,面对秦国东进的趋势,不想着如何快速增强韩国的实力,给韩国“做加法”;而是弃用韩非的革新思维,想着“疲秦”,给对手秦国“做减法”,来减少与强秦的差距使自己苟延残喘几年。结果,事与愿违,公元前230年,秦王嬴政派军进攻韩国,韩国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就被秦国攻下新郑,韩王安被俘,韩国灭亡,成了秦国的颖川郡。

韩王的“疲秦”工程被郑国搞成“富秦”工程,也和韩王开了个大大的“国际”玩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三国演义》“七分实三分虚”,在历史大势上还是尊重事实,但对于具体的细节,也做出了很多艺术加工。其中...
原创 英... 我国古代历史上,评价高的皇帝基本也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除此之外,让人想到的厉害皇帝就不多了。这...
原创 郭... #头条创作挑战赛# ? 郭嘉,字奉孝,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和政治家,生于东汉末年,是曹操麾下的一位军...
原创 到... 【历史】从二战历史来看,德国再次崛起后,在欧洲攻城略地,短短几年内,灭掉十几个国家,占领广阔的领土,...
原创 差... 北宋靖康之耻成为南宋抹不去的伤痛,也是后世很多人对北宋最无奈的叹息。 然而,早在宋真宗年间,宋朝就曾...
原创 长... 首先要说一下,单就长坂坡的形势来说,关羽或者张飞要杀出去并不难 曹军当时在战场上有数十万之多,赵云又...
原创 如... 如果没有韩信,刘邦照样能够击败项羽,有1个人可助他攻略齐国!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讨论一下这个话题。 如...
原创 作... #历史开讲# 明太祖洪武五年的时候,朱元璋竟然下命将孟子逐出孔庙,并且说“有谏者以不敬论,且命金吾射...
原创 演... 在《三国演义》里,公孙瓒虽然也是一方诸侯,每次遇到敌将却都是第一个首先出马,这主要是因为他手下的武将...
原创 李... 11月24日,一场备受瞩目的活动吸引了众多眼球,而其中最耀眼的当属知名文化传播者李子柒的古装亮相。 ...
原创 明... 我记得有一天我和我的室友在寝室,讨论明朝灭亡的原因,我的室友发表了一个观点,就是明朝的覆灭和官吏腐败...
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百家争鸣与... 一、百家争鸣: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 百家争鸣被众多学者称为学术自由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
原创 安... 中国古代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流传下来了不少的文物,有不少的盗墓贼,就专门盯着这些大型的古墓,从里面盗取...
原创 他...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三国应此而立,有人因此流芳百世,一代枭雄千古传唱,也有人因此遗臭万年,在历史这道...
原创 德... 1941年6月22日,德国出动550万大军大举进攻苏联,德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莫斯科郊外。德军和苏军...
原创 官...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三...
原创 不... 战争难抉择,命运多舛 1、为国抗战,奔赴前线 廖耀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出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
原创 “...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 在香港电影中,往往不能缺少一个元素和一位人物,那就是...
科教向“新” 区域提“质” 来源:中国教育报 北宋时期,一场地震导致平江(今江苏省苏州市)城外平原凹陷。斗转星移,凹陷处形成了风...
原创 一... 二战中,有许多神奇的国家,比如意大利,作为轴心国之一,本应该有着强劲的战斗力,结果却成了软脚虾,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