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汉末三国历史,赵云无疑是三国之中最受欢迎的武将之一,然而在正史之中,却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得到“重用”,或位高权重,相对而言,到死都没有进入核心的高阶武将级别。而赵云跟随刘备将近30多年,为什么就没有得到“重用”呢?
公元200年,赵云投奔刘备,之后跟随刘备将近有30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还独自带兵指挥过汗水之战、箕谷之战、入川之战,都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战果。最主要一战是在当阳长坂坡之战,为救刘备儿子差点连性命都丢了,自此之后刘备更加的信任他了。
赵云身上有很多优点,文武兼备、有德操。危难不改志节,做起事来讲究公平,讲究正义。那么为什么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重用”呢?原因主要体现在这两件事上!!
Top1:刘备平定益州
当时平定益州后,底下人在大堂上都等着封赏呢?然而赵云却说了这么一句话:“益州人民,屡遭兵火,田宅皆空:今当归还百姓,今安居夏业,民心方定,不宜夺之为私赏也。”
赵云此言一出,不但把满朝文武都给得罪了,而且还让刘备很没面子,又不好当众反驳他。这样会伤感情,只好顺着他的意思说下去,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又咽了回去。
Top2:反对刘备伐吴
赵云向来做事都是直言不讳,人们所说的“忠肝义胆”在他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关羽、张飞两兄弟都是因为荆州丢的性命,刘备此时正气愤不已,正打算寻东吴报仇雪恨,这时他亲爹来估计都劝不住。
但赵云竟然还去劝说刘备,刘备大怒,但没有降罪于他,毕竟赵云立了那么多功劳。但大军去伐吴的时候,刘备并没有让他参战,或许是这个缘故吧!
赵云于建兴七年寿终正寝。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