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是大争之世,在这特殊时期也涌现出众多能人志士,比如枭雄曹操、猛将吕布、忠义关羽等等,这些人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格非单一标签能够概括,比如吕布无疑是无双猛将,但也是一个两面三刀的人物,其“三姓家奴”的外号并未杜撰。
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并非一些扁平化的形象能够形容概括,要知道真实的人物不可能有纯粹的非黑即白。在东汉末年,就有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他虽然很卑鄙,专做恩将仇报之事,在后世却受到人们的香火供奉,这个人就是笮融。
笮融这个人比吕布还坏,他每次投靠一个人,最后都会对这个恩人下黑手,上演一出现实版的“农夫与蛇”,那么笮融这个卑劣之徒为何没有受到后人的唾骂,反而被供奉起来很呢?
过河拆桥的小人
吕布是有名的“父见愁”,丁原、董卓都倒在吕布这个义子手中,而笮融则有过之而不及,他最擅长的事情就是“以怨报德”。
笮融出生于丹阳一普通农户家庭,时值乱世,为了讨一口饭吃,他选择成为陶谦帐下的一名小卒。一开始笮融在陶谦手下干活兢兢业业,表现出一副干才的模样,而陶谦则成功被笮融迷惑,觉得这小子是个人才,于是便将笮融提拔为押粮官。
然而,在一次押运粮草的时候,笮融却以公谋私,并没有将粮草送到前线,而是将一同押送粮草的同僚杀害,自己将这批粮草扣了下来,笮融本性残暴不仁,当陶谦提拔他之后,其薄凉、贪婪本性就暴露了出来。
当曹操攻打陶谦的时候,身为陶谦手下的笮融不仅没有前往援助,反而带领着家眷和手下逃跑了,可怜陶谦阅人无数,这一回却没有看穿笮融的伪装。
笮融逃跑的地方是广陵,而接待他的则是广陵太守赵昱,赵昱和笮融早年便相识,看到落难的昔日好友,赵昱自然热心张罗着为笮融接风洗尘,可令赵昱没想到的是,他这是引狼入室:
广陵太守赵昱待以宾礼。融利广陵资货,遂乘酒酣杀昱,放兵大掠。
笮融看到广陵在赵昱的精心治理下物资充足、兵强民富后,对广陵起了觊觎之心,于是在一次酒宴中,笮融设计杀害了赵昱,成为了广陵的实际掌控者,不过笮融并没有准备好好经营广陵,反而在命令手下劫掠一番后,扬长而去。
笮融的结局
笮融这次投奔的对象则是曾经受到陶谦迫害的薛礼,而赵昱的遭遇则在薛礼身上得到完美再现。
薛礼曾经也在陶谦帐下效力,所以笮融与薛礼有同僚之谊,这次笮融带钱又带人来彭城投奔,薛礼自然举双手欢迎,于是也大摆宴席招待笮融。可能薛礼此时没有得知赵昱受害的消息,不然,薛礼不会如此礼待笮融。
而笮融在赵昱身上尝到甜头之后,深深喜爱上了这种快速发家的方式,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笮融决定在收留他的恩人薛礼身上再试验一次,于是薛礼同样惨遭笮融毒手,而得逞的笮融同样放弃了彭城,带领着人马前往扬州,准备投奔刘繇。
刘繇虽然听说过笮融犯下的种种恶行,但他还是收留了择笮融,但刘繇收留笮融也有着自己的打算,他准备利用笮融为他打下豫章郡这块地盘。于是刘繇将笮融派到自己任命的豫章郡长朱皓手下,协助他攻打刘表任命的豫章郡长诸葛玄。
可笮融老毛病又犯了,暗地里用计将朱皓给害了,自己当上了豫章郡长,刘繇知道真相后当即大怒,调兵遣将准备剿灭笮融。在刘繇的正规部队打击下,笮融手下的那群乌合之众很快溃散,笮融为了逃命则躲到了大山中。
刘繇对笮融这个让自己损兵折将的小人恨之入骨,即使笮融逃往深山仍旧没有放松对他的抓捕,为此刘繇甚至不惜发出巨额悬赏。
山中百姓看到悬赏之后纷纷开始寻找笮融,找到之后将其诛杀,拿着他的脑袋找到刘繇领赏去了。
笮融兴佛,被世人供奉
按理说,笮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行为应该受到世人的唾弃,可事实却是,有不少人为其披麻戴孝,甚至后世还有人供奉他的牌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笮融有个很奇特的爱好,他对佛法很感兴趣,他劫掠来的财富大多也都投入到修建佛寺、立佛像中了。
印度佛教在东汉时期就已经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我国,而最初的信奉者多为权贵,随着佛教的传播,才逐渐向民间渗透,而笮融就是佛教最早的信仰者之一。
在抢了陶谦的粮食之后,发财的笮融就开始大建寺院、塑造精美佛像以及佛塔,为了增加信徒,笮融还免除信佛者的徭役和赋税,这吸引了众多人前来观摩:
遂断三郡委输,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
笮融进行的大规模佛教活动对佛教的传播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是确定了佛塔的形式,二是我国最早记载的对佛像进行黄金塑身,三是免掉信佛者的徭役赋税。这些都被后世官方所采用,导致很多不事生产的惫懒之徒借出家为僧之名逃避徭役赋税,给统治者带来不少麻烦。
因笮融为佛教传播做出的巨大贡献,不少信佛者对其大加赞美和称赞,以至于掩盖了其人品的卑劣,所以笮融才会受到世人的供奉。
结语
一个恩将仇报,双手沾满鲜血的刽子手,却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不得不说这是多么的讽刺与可笑。不过,我们无法否认,人性都是复杂的,就笮融的人品来说,自然是毫无下限的差,接连伤害自己的恩人,非良善之人所为,但对佛教发展来说,笮融的确是举足轻重的大功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