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将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强国击败之后,帖木儿仿佛已经达到了征服的巅峰,不过他对当下的成绩并不满足,因为他重新建立“成吉思汗帝国”的伟大理想尚未完成。为了完成这个目标,他就必须征服当时的明朝。当时,帖木儿已经70岁左右,但是毅然率领大军开启了进攻大明的征程。当时,大明在位的帝王是朱棣,他的皇位尚未坐热乎就要迎接一个强大的异族挑战者。也许是上天保佑明朝,帖木儿在东征的征程中去世了,朱棣白担心了一场。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帖木儿东征的这一段历史,如果帖木儿没有在半路上去世,或许朱棣根本就抵挡不住他的攻击。原因很现实,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朱棣将明军中能够征战的武将杀了不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摧毁了明军的战斗力。而且一部分逃过一劫的优秀将领又死在了“靖康之乱”中。那些没有死于内战的将领是建文帝的,朱棣刚刚建立大权,自然是不信任他们的。而且这些将领对朱棣也是充满疑虑,让这些人对战帖木儿,结果想想就知道了,势必会军心不稳定,从而失败。
有些人可能会问,朱棣不是有自己的人,为什么不用呢,他不是还有北方燕军嫡系部队吗?事实上,这些人实力并不怎样,主力部队还是建文帝的军队,国家面临危难,这些将领必须得启用。
再者,如果明朝将主力部队调往西部,集中精力去对付帖木儿的东征大军,北方的蒙古人就会趁着这个机会和帖木儿的军队配合起来,出铁骑的话,大明长城防线岌岌可危,南下中原的话,大明就完了。就算明军实力很强,朱棣很会带兵打仗,但是面对这两支骑兵部队的联合夹击,明朝肯定抵挡不住这样的攻势。
尽管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早就被明朝给灭了,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回到了草原的蒙古人从此以后就不堪一击了。
从1370年到1396年,这段时间内,针对元朝的残余势力,朱元璋进行了八次北征。尽管蒙古被分裂为好几块,但是他们依旧无是无可都在威胁着中原地区,这就成了明成祖的一块心病。为了解决这一块心病,明成祖也多次组织进行北伐,而且征战规模相当大,可见蒙古的实力有多强了。
我们想一下,如果帖木儿未死在路上,而是和蒙古人结成联盟,一块对付大明,明朝有几成胜算呢?通过以上几点分析,小编觉得,如果突厥人和蒙古人一块作战,明成祖很有可能不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