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民国时期的名人,鲁迅一定是大家最能够提起的一个。他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救国的爱国事迹,直到今天,也让人津津乐道,而鲁迅先生的经典语录,到现在也能得到很多人认可。鲁迅生活的民国时期,给文人的待遇也是相当丰厚的,而鲁迅先生每个月300左右大洋的工资,也让今天的人津津乐道。
在民国时期,文人的工资待遇都有着比较高的标准,除了鲁迅之外,还有像蔡元培,郭沫若等名人,在当时拥有着一笔让普通人羡慕不已的收入。鲁迅曾经还因为稿费与人争执,有一次因为别人不把文稿中的标点符号将其算入字数,就少给了稿费,鲁迅下次就直接不点标点符号。
不过民国时期,鲁迅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还是来自于正经工作,当时鲁迅是在教育部工作,在开始的时候就是每个月200—300的工资,后来担任北京大学讲师和写稿赚钱。如此下来,就不能单算鲁迅的每个月工资了,一年下来,鲁迅的收入保守估计不会低于5000大洋。
5000大洋是一个什么概念呢?在民国时期,一个普通家庭的只需要大概240大洋就足够家里几口人一年的开销,鲁迅先生此时的收入是普通家庭的20倍甚至更高。那么,换算成今天的钱大概是多少呢?
如果进行粗略的换算,那么可能会和一些当时比较流通的物品进行比较,比如大米和面粉,也有的人会用房价进行比较。鲁迅曾经花费3500大洋在北京买了一套四合院,还是一个三进四处的大院子,近450平方米,让兄弟和其家人一起居住。要是简单粗暴进行房价计算,这个结果会相当夸张。
现在若是在北京一套四合院,这样的面积,那个价格可能会超过3500万,也就是一块大洋等于一万元,这个是不合理的。而若是和工资,民国每年的物价进行比较,可能会更加合理。
民国初年的普通工人工资大概是2块大洋,算是最低标准,按照现在来看,也就是2000到3000元左右的收入,再看当时的物价,米可以用一块大洋买一担,重量大约100斤,并且当时米和面粉等物价普遍很高,但是工资很低,所以这样算下来,大概会有一个比较大的跨度,粗略估算为现在的1000元左右。
如此一来,鲁迅每年的收入大概是500万,并且这个值是估算的极低值,实际上鲁迅的收入可能会更高,那么,一代文豪的鲁迅,在民国时期可以用工资在北京买房,在今天同样可以做到,只是可能买不到在民国时期地段那么好的房子。而鲁迅之所以当时还要借钱买房子,其实是因为工资也经常遭到拖欠。
(如果您觉得笔者的文章写得还行的话,就请为笔者的文章点个赞吧,您的举手之劳,对笔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