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消灭元朝后,朱元璋是如何处理十万蒙古女人的?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迪丽瓦拉
2025-08-04 10:03:47
0

战争是社会形态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存在方式,而且是一种很动态的存在方式。哲学里都说运动是绝对的,那么我们以同样的道理去想象,就可以发现,战争的发生其实也是绝对的。战争不一定是热兵器的对抗,冷战也同样是战争,静默无声的对峙也同样是战争。战争的发生最直接受到影响的,一定是交战双方。最后的结果有胜利的一方,也就有失败的一方。

朱元璋与元朝的最后一战,就是一场历史影响很广的战争。在这场战争当中,朱元璋所代表的起义军是胜利的一方,而元朝人最后也就是苟延残喘,必败无疑。直接交战的一定是男人,但是元朝的女人也势必会受到战争的影响。消灭元朝之后,京都有10万蒙古女人,落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当下如何处理这10万蒙古女人,成了朱元璋要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大臣之间众说纷纭,纷纷提出对他们的处置方法。不过最后,朱元璋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办法。你知道朱元璋最后是怎么处理这些蒙古女人的吗?

朱元璋这个人的人生经历就是一场传奇,他在最贫穷的家庭当中出生,经历过最痛苦的生活抉择,父母兄长相继离世,当乞丐,当和尚,尝遍人间冷暖。他的心中却有着大志气,他想要改变这种人人受苦的社会局面。

所以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并且如鱼得水,找到了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在起义军当中,朱元璋从默默无闻到战功赫赫,着实也证明了他这个人的才能。谁也没有想到,当初这个不受人待见的穷小子,最后竟然能成为起义军的首领。

而朱元璋的起义路线,是从南向北的。他先是在元朝统治力量相对薄弱的南方站稳了脚跟,然后一步一步扩充自己的势力范围,不停招兵买马,笼络人才,等积聚了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后,朱元璋便开始北伐,开始了他的统一大业。

北伐战争的过程相对是比较顺利的,这是因为目前的元朝已经不堪一击。如果是放在忽必烈那个时期的元朝,可能朱元璋还没打过去,就已经被消灭了。但是现在的元朝不可同日而喻,老百姓人心向背,统治者昏庸无能,社会矛盾一触即发。朱元璋的到来,恰好就成为了那个导火索。

此时的朱元璋和他带领的队伍,正是群情激荡的时候。而元朝军队面对这样一支队伍,是压根儿就没有胜算的。所以最后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历史也向我们证明了,朱元璋就是大明天子的不二人选。

而当他扫平了京都的敌人之后,他就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问题。京都这里有10万蒙古女人,她们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是她们的身上又确确实实留着蒙古人的血。该怎么处理这10万蒙古女人,成了令朱元璋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

当朱元璋头疼的时候,他手下的那些兄弟们也提出了不同的处理意见。有的人对元朝人恨之入骨,所以自然也就迁怒到了蒙古女人的头上,要求把他们全部都杀掉,以绝后患。有人却觉得不应该太过决绝,这些没有直接参与政治和战争的人,没必要赶尽杀绝。总而言之,当时众说纷纭,朱元璋也不知道应该听谁的。

不过到最后,朱元璋还是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最终决定,给这10万蒙古女人两条路选择。她们可以选择回到蒙古族的部落,朱元璋不会对他们追究任何的政治惩罚。她们也可以选择留在京都,但前提是她们必须要与汉人结婚,而且必须放弃蒙古人的一切生活习俗。

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女人如果想留在她们待惯了的京都,从此以后就必须要改名换姓,把自己的蒙古名字改成汉人的名字。而且她们也不能再说蒙古话,写蒙古字,必须要从头开始学习汉人的文化,与汉人的生活习惯彻底融入在一起。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做法真是绝妙。一心想要离开的人,他肯定是留不住的,贸然杀戮,肯定会在统治不稳定的情况下引起巨大的民族矛盾,还不如就这么把人放走。而那些想要留下来的人,就必须要接受文化上潜移默化的汉化。文化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到了最后,这些选择留下来的蒙古女人,往往会从思想上发生根本的改变。

而她们必须要嫁给汉族男人,这也就意味着朱元璋在积极推动民族融合。以家庭为单位来看,这些蒙古女人顾及自己的家庭,也绝对不会掀起什么大的风浪。所以不得不说,朱元璋的做法真是高明到了极点。

朱元璋的政令发下来之后,很大一部分蒙古女人都选择了留在京都,毕竟这里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都比蒙古部落那边要好上许多。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女人不适应汉人的生活方式,所以还是选择了回到蒙古。

不过她们回去之后,却总是大力宣传朱元璋的好,宣传明朝这个朝代的好。朱元璋对她们采取了宽容的政策,所以她们才能在王国的情况下还能回到家乡。对于以前的她们来说,这是根本不敢想的事情。而听到了这件事情的蒙古人,心中都对朱元璋充满了感激。

因此朱元璋的最终目的也达到了,他借着这些蒙古女人的口来宣传自己的怀柔政策,这样一来,民族之间激烈的矛盾就会得到大大的缓和。

有时候一个人适合做什么事情,真的是上天注定的。像是朱元璋,他可能天生就适合做一个帝王。在没有学过帝王之术的情况下,他能够想出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

而朱元璋的这些举措,也确实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新成立的大明王朝,也逃过了大动干戈的一次危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公元618年,腐朽的隋朝为唐所灭。唐朝统治中国近300年之久,其版图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黑龙江...
原创 回... 【前言】 “50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 这句话,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在亲眼目...
原创 蚩... 我们对于远古时期的印象是其乐融融的,人们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男耕女织,过着神仙般的日子。 但事实上...
原创 总... 每当战乱发生时,一个国家的其他士兵们都会做一件事那就是把本国的最高领导人保护起来,不让他受伤。毕竟领...
林东海:奔光明两岸一心,盼团圆...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献旗的林东海(右一) 受访者供图 ...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建立汉朝后,将六国分别分封给自己的子嗣和宗亲。刘肥被封为齐王,建立齐国,封地七十三...
原创 回... 1983年1月,湖北省政府发生巨大震荡,中国人民银行湖北分行行长关广富,被破格提拔为省委书记。 从一...
原创 老... 国家的建立历经了时光的蹉跎,在历史的长河中除了有一段段传奇的故事之外,留给后人的还有深远的文化底蕴。...
原创 为... 中国有两个非汉族统治的大一统王朝,其一是元朝,而另一个便是清朝。对于元朝的历史可能大多数人都不怎么了...
原创 原... 苏联1922年12月30日由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乌克兰苏维...
这位基督徒是元朝四个大汗的母亲... 殒命钓鱼城的大汗蒙哥,统治波斯,攻灭巴格达的伊尔汗旭烈兀,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以及与忽必烈争夺大汗之...
廉政播报第416期 | 清风朗... 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循吏李拔》记载的李拔,为官数十载,有顺境,也有逆境;有提任,也有贬黜。但他始终秉持...
原创 历... 很多人认为,贝加尔湖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清朝签订《尼布楚条约》,把贝加尔湖给了俄罗斯,是清朝最早的一...
原创 中... 上个世纪,凭借《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震惊世界的南美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还在学校上学时,有一次...
原创 杨... 宋朝的建立经历了大半个世纪的战乱,而古往今来征战沙场的将士总是去时多归时少,能够活着从战场上回到家乡...
原创 慕... 文/寂寞的红酒 《天龙八部》是金庸大师的一部经典小说作品。小说中武林高手如云,刚开场的时候,武功最高...
原创 赵... 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受命抵御北汉及契丹联军。旋即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并回京逼迫后周恭...
原创 上... 上将第一之争:杨得志凭啥反超不败上将韩先楚?他至死也没明说 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讨论武将的战力,自古...
原创 林... 林黛玉在死前说了6个字,“难倒”学者100年,至今都没有答案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给我们厚后代留...
原创 卫... 在二战结束以后,很多德军将领在回忆录中都提到没能在1941年攻占莫斯科,是德国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