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伯温带人挖开诸葛亮墓穴,看到油灯下的一句话后,吓得匆忙逃离
迪丽瓦拉
2025-08-04 03:02:52
0

明朝初期,刘伯温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比诸葛亮强,带人前去盗其坟墓,但是当他进入墓穴后,却被一盏油灯吓得匆忙跑出了墓穴。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诸葛亮的一生可谓是忠心耿耿,在他死前就一直辅佐着刘禅,此后更是留下了神秘的绳断便葬的遗言,其墓穴的位置也自此变成一个谜团。而元末明初的刘伯温也因为聪明绝顶,料事如神,下山后帮朱元璋覆灭元朝,平定天下,被誉为明朝开国功臣。因此他也总认为自己智谋天下第一,对诸葛亮并不服气。尽管当时诸葛亮已经死了1000多年,但刘伯翁还是想和诸葛亮比一比,于是他便突发奇想要去找诸葛亮的墓,并盗取它。甚至还当众扬言道,如果诸葛亮没有准确预言自己的到来,那么他就不如自己,如果诸葛亮说准了,那他就跪地磕上千个响头。

很快,刘伯温就带着军队来到了定军山,在一阵焚香祭拜之后,果断命令士兵开始行动。一开始,很多士兵在鬼神思想的作祟下不敢下手,刘伯温见状便答应会给他们一笔不菲的费用。见钱眼开的士兵们一听这话,纷纷开始卖力的朝下挖,很快便挖通了诸葛亮的墓室。为了确保墓室里没有毒气机关,刘伯温先放着几只鸽子进去,在看到没有任何危险之后,这才带兵进入墓室。在走过冗长的地道之后,刘伯温等人终于到了一处殿堂,只见上面刻着璀璨的北斗七星,脚下踏着九曲黄河,墓室中间则有一盏长明灯摇曳着光亮。看到眼前的一幕,所有人都惊呆了。而刘伯温在缓过神来之后,为了找到答案,赶忙上前去观察这盏油灯,但却万万没想到,这盏油灯的下面居然写着一行字,刘基、刘基、添油就走。

刘伯温看到这之后十分的惊讶,他万万没想到诸葛亮居然能算到如此的地步,真的连几千年之后发生的事情,居然都能够预测得到。于是他赶忙按照诸葛亮的指示,给灯添好了油,然后带领着众人离开了墓穴。回到家之后的刘伯温心里也久久不能平静,他的心里一直在思考,诸葛亮既然能够预料到自己会发掘到他的墓,那也一定会知道自己正在因为什么事情而苦恼,那么肯定会给自己暗示的。在经过很多天的苦思冥想之后,刘伯温终于想通了,原来诸葛亮在油灯下面留下的那句话,并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添油,而是在告诫自己远离朝堂。

于是刘伯温便听从了诸葛亮的指示,第二天就跟朱元璋请辞了。就在刘伯温辞官回向后不久,明朝就发生了诛杀大臣的事情,由此就可以看得出来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以及他的道术之高。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刘伯温看到那行字的时候,除了震惊之外,还是很恐慌的,他自诩能力强于诸葛亮,所做出的成绩也高于诸葛亮,因此才会处处和诸葛亮比较。而在朱元璋使用他的策略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军阀,自己得到一次又一次赞誉之后,其实早已打心眼里看不起诸葛亮了。一直认为诸葛亮不过是个被包装出来的人,而自己才是实打实有本事的人。

但却不曾想到,诸葛亮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算到他将会带队挖他的坟,而且竟然还不设机关阻挡,只留下这么一句话提醒刘伯温,自己是没有这个本事能算出千年以后的事情。况且要是知道有人会挖自己的坟,那肯定是会提前设下机关击杀这群盗墓者的。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刘伯温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和诸葛亮在智力、人品上的差距竟然这么大。于是在不久之后,他就再一次进入墓穴,并郑重地焚香祭拜之后,又令人仔细的修缮了墓穴,而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对诸葛亮感到尊敬。

当然,以上的一切也只是民间传说,至于诸葛亮的墓究竟在何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因为早在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的时候,他就为自己设置了很多衣冠墓,目的就是为了以假乱真,迷惑那些想要去偷盗的人。但是让人疑惑的是,直到现在,诸葛亮的坟墓仍没有人去光顾,难道真的其中的机关将这些人吓跑了吗?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要知道诸葛亮的一生十分清贫,即使是身为一国军师,但他却仍是两袖清风,从来没想过要留什么财产。

加之诸葛亮是在战乱中死去,又被吩咐要简单办理自己的身后事,自然也就不会有什么贵重的陪葬品,因此那些盗墓贼就不会选择浪费时间去偷到一个什么都没有的陵墓。不得不说诸葛亮还是很有先见之明的,正是因为他懂得把控人心,这才给自己后世留下了清净。纵观整件事的发展,虽然刘伯温的这个故事漏洞百出,而有可能只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传闻,但是这也足以证明诸葛亮在人们心中的确是一个极具聪明才智之人。

而诸葛亮直到去世时都是十分的小心谨慎,这也就使得人们十分的崇拜他,甚至还有人自发的前去为其守墓,这也就导致诸葛亮的坟墓一直没人敢去偷,而刘伯温寻诸葛墓的这个传奇故事,更是为诸葛亮和他的墓地增加了神秘色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水... 一、扈三娘在新婚之日,是否想起过林冲? 梁山上,扈三娘沉默地听从着宋江的安排,毕竟在梁山这等虎狼窝中...
原创 魏...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四十一...
原创 朱... 一个出生贫苦的孩子,他的一生经历了苦难和挣扎,但他并没有被逆境击倒。相反,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逐渐...
原创 他...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一百六...
原创 号... 千古一帝的憋屈人生,死的不明不白,皇位旁落。 1. 他被称为千古一帝,却死的不明不白,皇位落入他人之...
原创 鲁... 说起民国时期的名人,鲁迅一定是大家最能够提起的一个。他弃医从文,拿起笔杆子救国的爱国事迹,直到今天,...
原创 不... 秦朝末年,名不聊生。自陈胜吴广之后各地纷纷云集响应。项羽也是其中之一。在储蓄起义力量时,项羽偶然的认...
原创 此... 三国时期名将无数,很多人武艺出众,深受人们喜爱。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许多名将都有着不俗的表现,特...
原创 权... “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我们历史上熟知的典故,在那个皇权摇摆的时代,新的势力总是会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日...
原创 福... 我总是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孙悟空)不是国货,乃是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
原创 清... 在《走向共和》中,袁世凯曾和蔡元培等人讨论去南京赴任事宜,其中就提到,他非常想去南京担任总统,甚至他...
原创 这... 刘备是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男主,也是一个以仁厚、诚信闻名天下的君子。但是仔细看看原著,结果发现与...
原创 这... 这位皇帝看似贪图享乐,被世人误解为蠢材,实际上谋略远超诸葛亮 文/以史论今 说起经典的作品,最好的莫...
原创 这... 三国鼎立,但是有一点叫人奇怪的是:明明是三分天下,为什么只有蜀汉一直坚定的抗魏。而吴国在赤壁之战,大...
原创 清... 导读:清朝时期,对统辖一省或者数省经济、行政、军事的最高长官称“总督”,也就是影视剧中我们常能够听到...
原创 强... 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裘甫在浙东地区烧起了持续二十五年的唐末农民起义之火。唐宣宗是唐朝不可多...
原创 孙... 《曹冲称象》是一个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大部分人都曾在小学课本上认识了曹冲这个小天才,甚至在很多人的眼...
原创 宋... 抗美援朝时,战友们感觉王扶之生还的希望不大了,遂准备撤离,这时,宋汝洲看见两只苍蝇从山洞缝隙里飞出,...
原创 溥... 清朝末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十分屈辱的历史时期,当时中国被西方列强瓜分了土地,还赔偿了人家很多钱,这些东...
原创 如... 前言:在大明276年的历史中,唯有太宗朱棣永乐朝之时,出现了激烈的夺嫡之争。围绕着皇太子之位,朱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