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岁月太阳正中时刻,师长孙立人在望远镜中看到日军排着队进饭堂,举枪朝天空发出三颗信号弹,命令部队快攻。刹那间,一发发炮弹击中敌人饭堂。
1943年10月底,孙立人率新三十八师、廖耀湘率新二十二师开进缅甸雷多、胡康河谷、南阳河等地,准备进行大反攻。
10月24日,孙立人、廖耀湘从唐卡家出发,29日攻克了新背洋,歼灭日军一个小队;30日攻克临干,歼灭日军一个中队;11月4日攻克胡康河谷以北的重镇于邦。接着,血战七天七夜,攻克了宁边,日军大队长田中胜、中队长原良和吉五先后被击毙。
日军负责防守缅北的第十八师团师团长田中新一到前线察看地形,部署抵抗。日军三人一组,在大树上搭成吊铺,将机枪安置在吊铺上,连士兵们烧饭睡觉都可在吊铺上。新三十八师前锋闯入了敌阵,遭到了埋伏在吊铺上的敌人的立体化攻击,伤亡很大。
孙立人赶到前线,远望观察森林,想出了一个侦察日军火力的计划。
傍晚,孙立人令士兵们隐蔽着,举着穿着军装的草人缓缓移动。突然,从树顶上冒出一窜窜火舌。孙立人立刻明白了日军的秘密,他命令迫击炮向树林开炮。顿时,树林燃烧了起来,鬼子纷纷从吊铺上掉下来。孙立人命令官兵朝鬼子射击,枪法好的士兵一枪一个,孙立人将这一战术起名为“打人鸟”。
一连打了半个月,日军的三道防御工事全部被摧毁。1944年2月1日,日军第十八师团溃退至孟缓,重新部署防御。史迪威来到前线,和孙立人、廖耀湘研究攻克孟缓的方案。史迪威脸上露出笑容说:“你们这段时间干得不错,边打仗边修路,打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很成功啊!到目前为此,还有100多公里就可修到利多了。”利多是这条路的终点,所以,到了利多,修路任务就基本上完成了。
孙立人说:“我们面前的敌人是日军第十八师团,他们被我们消耗了一半兵力,据说饭田最近调来了两个联队的兵力增援他们呢。”
史迪威指着地图说:“我想来个迂回穿插,具体方案是由孙师长率部挺进孟缓敌后,深入敌后90公里,攻克瓦鲁班,截断敌退路;然后由廖师长率部向孟缓发起正面进攻。这样,敌人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只得放弃孟缓。你们看怎么样?”
孙立人说了声“OK”,廖耀湘也点头同意。
3月1日,孙立人按照计划,率部向瓦鲁班挺进,3月4日攻克了瓦鲁班。占领孟缓后,史迪威的下一个目标是夺取杰布坚山区。
3月19日,攻击令下达后,孙立人命令所部三一三团迂回10公里,又渡过了南高江。次日早晨,天麻麻亮,他们便向班拉发起突然袭击。
敌人还在梦乡,万万没有想到中国部队会杀到身边,鬼子猝不及防,许多人被打死在床上,或者被打死在床边,侥幸逃出营房的,也被埋伏在路边的中国部队歼灭了。
3月29日,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在班拉胜利会师。日军在这次战斗中,有800名官兵丧生,中美部队以极小的伤亡获得了胜利。
4月24日上午,天空突然像被戳破了一个大窟窿,大雨“哗哗哗”地下个不停,孙立人率部队部队冒雨出发,连续行军四天,进至色当。
色当是日军的重要辎重、粮草仓库,整个缅北的日军吃住行全靠这里供应。
孙立人先派出侦察兵前往侦察,暗探乘着夜幕,捉来了“舌头”,从中了解到守卫色当的是日军第十二辎重联队、野战重炮第二十一大队和守仓库的监护兵两个中队,总兵力约1500人。这支部队的主要任务是看仓库以及向各个师团运送军需物资,平时素少训练,没参加过什么战斗,久而久之,官兵们的头脑中产生了麻痹思想。这些部队吃饭时,从不携带武器在身边。
孙立人决定利用敌人开饭时袭击敌人。5月26日上午,新三十八师的先遣队悄悄地潜伏在敌人的仓库外的铁丝网前,用剪刀剪断了一层层设防的铁丝网,静等敌人的开饭号。
孙立人作风极为精细严格,生性要强,在战斗打响前,他再三叮嘱部队,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从下令冲击到接近敌人必须在五分钟内完成,力争将敌人统统打死在饭堂内,不给敌人回宿舍取枪的时间。而且,他还提出三十八师要比二十二师先冲进敌人的饭堂。
太阳正中时刻,孙立人从望远镜里看着敌人排着队进饭堂时,举枪朝天空发出三颗信号弹,命令部队发起攻击。刹那间,一发发炮弹击中敌人的饭堂,大火熊熊燃烧起来,新三十八师和新二十二师官兵如脱弦之箭,越过铁丝网,冲进了敌人饭堂,对着敌人猛烈地扫射,日军950人被击毙。
此战后,孙立人提任新一军军长。前后所部共击毙日军3万3千余,是抗战中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将领。1990年11月19日,抗战名将孙立人于台湾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