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民国军座、团座真的烂大街?别被电视骗了,国军称呼长官只有两种
迪丽瓦拉
2025-08-05 18:04:18
0

不知从何时开始,当初红遍一时的民国题材电视剧逐渐减少了出现的几率。归根究底,还是因为当初大火之际,许多影视公司纷纷想着分一杯羹,出品了许多质量无法保障的作品,导致观众失望至极。

就拿剧中最常见的称呼来说,这些影视剧出品方就显得极其不专业。比如在很多电视剧中,军座和团座这样的称呼可谓是贯穿电视剧的始终,一度让观众以为军座和团座烂大街了!

实际上,大家不要被电视骗了。民国时候的军座与团座并不常见,国军称呼长官只有两种而已。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待人待物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中国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推行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更加注重礼仪的重要性。

凭借着严肃的规章制度与礼仪规范,我国得到了外邦政权的尊重。尤其是在称呼方面的礼仪,更是融入到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哪怕是在连年战争的民国时期,这种礼仪制度仍旧没有被停止,反而还更加重视起来。

在一些民国的电视剧中,经常会提到两个尊称,那便是军座或者团座。座,顾名思义,便是座位。要知道在那时,一般能够有资格坐下的都是拥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因此光是从这个座字就能够看出当时礼仪的重点了。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座这个称呼开始被运用到了军队中,很多下级士官在面对上司的时候就会使用这个通俗易懂的称呼。

或许是电视剧制作方在进行剧本编写的时候忽视了客观历史,导致他们犯了一个大错,那便是广泛的使用“军座”、“师座”这一类的称呼。实际上,这样的称呼在民国时期是基本上没有的。

例如在一些谍战剧中,会将军统特工局的顶头老大戴笠尊称为局座。事实上,军统内部的人更多将其称呼为戴老板,根本就不会有前者这样的称呼。

而普通士兵在上级面前往往只是职称他们的职位而已。当然,也有用座情况的出现,那便是“委座”以及“均座”。

委座实际上就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的自称。那是在1932年,国民党的四届二中全会上大会通过选举,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理所当然的,其中委员长一职由蒋介石担任。

或许是为了更加凸显自己身份的与众不同,蒋介石便开始自称为委座。当然,他也是想要用这种方法来展现自己的文学素养。

毕竟蒋介石年轻的时候可没有接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甚至在权势到手之后还染上了许多坏习惯。为了能够匹配得上自己如今的身份地位,蒋介石也开始重视起来了文化,转而进行儒家思想的研究。

在种种因素的加持下,蒋介石这才使用了委座作为自己的自称,再次向大家强调他的身份。这只是相对而言,其实蒋介石自己更喜欢的称呼其实是校长,因为他的仕途生涯是在成为黄埔军校的校长之后才有所转变的。

在担任黄埔军校校长期间,蒋介石利用职位的便利为自己拉拢了太多的助力。以至于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之后,他就通过早先积累的人脉一步步奠定了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崇高地位,最后将国民党握在自己的手中。

因此在蒋介石看来,黄埔军校是自己前半生最重要的成就之一。而在之后他任用贤才的时候,也更多的看重大家的出身。为了能够与拉拢大家之间的关系,蒋介石更喜欢这些人用校长来称呼他。

除了委座以外,均座也是对高层领导的一种尊称。均座这个词确实源于民国时期并且被广泛流传,不仅仅是在军队中使用,就连民间那些普通百姓称呼军队中的长官时,同样也是用的这个称呼。

总的说来,均座就是一种对上级的尊称,并不是哪个人的专属。

这更加让人感到好奇,既然委座与均座都是当时早已出现的通称,那为什么在影视剧中反而会大量出现“军座”、“团座”这样并不存在的称呼呢?

其中一个原因便是因为座这个词广泛流传于国民党的军队中,一些电视出品方在进行拍摄的时候错误的以为只要是领导都可以用作来称呼,这便出现了许多“军座”、“团座”之类的称呼。

更重要的是,在意识到一个题材火了之后,就有许多人被其中的利益所吸引,接连出品了一些参差不齐的作品。他们只是想要赚钱,根本就没有想过作品的质量,也由此出现了这种本不该出现的问题。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便是编剧为了能够将人民军队与国民党的军队分开来,方便观众对电视剧的理解。这“军座”、“团座”一听就有种军阀统治的味道,与人民军队的班长、排长之类的有极大的差别,给人带来更直接的感官。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起来,这要求他们在追逐富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追求精神世界的满足。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优秀的作品。

奈何在发展的过程中,一些追求利益的人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市场,便调集资本投身于影视剧拍摄工作中。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缺乏对历史还原的追求,忽略了一些客观事实,从而出品的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作品。

总的说来,军座团座这种在电视剧中看起来烂大街的称呼,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而真正存在的称呼“委座”和“均座”,反而还没被电视剧拍摄出来。

因为在影视剧中出现了太多次的原因,这些错误的称呼逐渐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了大众眼中的真实历史。这也是让人颇为无奈啊!这些严重失实的作品,对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是导演编剧本人也没有想到的吧!

不管是什么题材的作品,想要获得成功,那必须扎根于实际,反映人民的真实诉求,这才是人民真正喜闻乐见的作品。而不是一昧的追求利益,忽略真实存在,如此才会落入深渊。

与此同时,这也要求观众要有独立的思维,学会判断电视剧所展现的情节,不能被电视剧带着走。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刘邦不杀雍齿,张良不是说很清楚了吗? 刘邦称帝后,经常看到功臣们三三五五坐在沙土上商量什么事,刘邦就...
首次向公众开放,明十三陵永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有... 元朝是少民入主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方式较为简单粗暴,而蒙古人为了笼络汉人上层集团,就给与地方军阀...
原创 司...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的次子,自司马懿与其兄司马师逝世之后,司马昭便接替父兄,执掌曹魏大权。...
原创 8... 89年金日成访华,问洪学智:你怎么现在还是上将?没有进步呀? 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物如星辰般闪耀...
原创 沈... 导读 揭露了李公朴和闻一多在国共内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以及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黑暗面。其中,霍揆彰的...
原创 “... “无废德败行”这句话,出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蜀汉后主刘禅性格和行为的描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禅在道...
国网朝阳供电公司:使命担当,为... 近年来,“到中国北方,寻找中华民族更老的老家,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源中华文明……”等呼声在学界日益响...
中华民国三年伍圆 在探讨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版袁大头》的铸造背景及其历史收藏价值时,我们不得不回溯至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原创 鏖...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 地方党组织故意谎报军情,屡让红5军损兵折将,彭德怀心疼不已 》一文到“覃仕勇说史...
原创 扶... 扶苏是秦朝建立者秦始皇的长子,在宗法继承制度下。扶苏是秦始皇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也是秦始皇属意的继承人...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
原创 5...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突发内战,这本来是朝鲜半岛自己的事情,但美国却以帮助南朝鲜李承晚为借口...
原创 张... 中国近代史中,东北王张作霖是非常传奇的存在,虽是一介马匪出身,他却凭借努力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 ...
原创 1... 前言: 1960年7月,苏联突然召回所有在华工作的专家,中苏关系也急转直下。 这时候,主席突然让周总...
原创 3... 在1986年的某个深夜,粟裕与寻淮洲之间的对话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权力、责任与沟通的深刻故事。这段历...
原创 袁... 在大清王朝迎来自己最后的夕照光景那天,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懵懂地坐在龙椅上。 皇太后隆裕端坐在溥仪...
原创 袁...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因其行径被指责为背叛国家的大汉奸,一直饱受非议。他曾窃取了辛亥革...
原创 西... 西周金文释读:“周公方鼎”铭文名称:周公方鼎,又名文王鼎,旧名鲁公鼎。时代:西周初年。出土:据(宋)...
原创 4... 47年毛主席外出,偷偷对汪东兴说想吃羊杂碎,县委得知:吃不得 1947年10月,战火纷飞的陕北,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