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沈万三最后为何一败涂地?并非朱元璋仇富,马皇后说出了真实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8-05 19:33:16
0

沈万三最后为何一败涂地?并非朱元璋仇富,马皇后说出了真实原因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富翁,从先秦时的子贡、陶朱公,至魏晋时的石崇,一直到明朝的沈万三,清朝的胡雪岩,富可敌国者很多,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要算是明朝的沈万三了。他那大起大落、富有戏剧性的一生,至今仍让人感慨不已。

沈万三的家世,可知的有其父沈祐,沈祐生有四子,沈万三排名第三。沈万三的长兄不见于史籍,二兄名沈真一,居于嘉定安定(今安亭),四弟沈贵,人称沈万四,居于白蚬江北的黄墩。三人均生财有道,富甲一方。沈万三有妻妾十三人,分别居住于各地。子女见于记载的有沈茂、沈旺二子;女儿应有三,姓名不详;女婿分别为余十舍、顾学文、宋通。沈家与昆山大族顾氏、吴江大族莫氏、葛氏累代联姻,关系密切。后来,朱元璋将沈万三打成蓝党,沈家子孙大都流放、充军,这些苏州地区的豪门大姓也相继株连。自此,苏州一带豪族几乎被朱元璋打击殆尽。

沈万三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他富可敌国,关于他为何会从一个农家子弟变成身家亿万的商人,一直是最令人好奇的事情,故而关于他的致富经历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关于他的发迹,说法很多,最常听说的便是“聚宝盆”的故事。据说他家有一个奇妙的“聚宝盆”,能呼金唤银,因而家中金银堆积如山。后来明太祖朱元璋派人将他的聚宝盆抢夺过来,打碎了埋在金陵门,金陵门因之俗称聚宝门。但因为记载的缺乏,此间奥妙始终是一个谜,然而民间早就对其中原因作了种种猜想,数百年间流传下了许多民间传说。

这些传说,有些想象离奇,内容荒诞;有些记载于实不符,漏洞较多;但是刨去那一层想象附会的外衣,其中一些蛛丝马迹也给对沈万三的巨额财富来源感兴趣的后人一些启示。

抛开上述传说不谈,在孔迩所著的《云蕉馆纪谈》中有条记载倒是很合理地给出了解释。其中记沈万三“曾为海贾,遍走徽、池、宁、太、常、镇豪富间,辗转贸易,致金数百万,因以显富”。总体而言,他头脑灵活,善于经营,从“躬稼起家”继而“好广辟田宅,富累金玉”,积累了大量资金。在此基础上,他利用白蚬江(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入浏河的便利,把江浙一带的丝绸、陶瓷、粮食和手工业品等运往海外,开始了在当时还为多数时人所不敢为的“竞以求富为务”的对外贸易活动,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

但财富亦会惹祸。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和他相约对半同筑南京城。结果,沈万三的那一半还先三日完工。对此,《云蕉馆纪谈》一书有明确记载:“我太祖既克金陵,欲为建都立地,广其外城,时兵火凋残之际,府库匮乏,难以成事。万三恃其富,欲与太祖对半而筑,同时兴工,先完三日。”可见其财力之雄厚。见过有现今中国第一大城门之谓的南京中华门——当时的南城门,和中华门到水西门的城墙(沈万三助建)的人,都会感叹其工程的浩大,单论耗资就不是私人财力所能承担得了的。沈万三出此巨资,再加上三年漫长的操劳督建,想来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

然而,财富成就了他,最终也毁了他。

明史记载,沈万三修筑了金陵城之后,又请求出资犒赏军队,明太祖勃然大怒,骂道:“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在朱元璋看来,这是沈万三故意在他面前炫耀财富,恼羞成怒之下要杀他的头,马皇后劝谏说:“妾闻只能按法律诛杀犯法的人,而不是诛杀不祥的人。一个平民富可敌国,这个平民顶多算不祥。不祥之民,老天就会给他降灾,陛下何必杀他呢!”明太祖听从了马皇后的劝谏,于是沈万三得免死罪,被谪发至云南。

沈万三为何没事找事?难道真的像是明太祖朱元璋所理解的是“恃富”?实际上恐非如此。据吴晗先生研究指出,沈万三此举并不是“恃富”,而实属无奈之举。当时筑城由工部、应天府和沈万三三方分段包干,砖石等建材由一百多州县供应,并由中军都督府督造。每段工程都有期限,误期要追究责任。三方中就数沈万三这头难办,因为缺乏权威,遇上坏天气和艰难地段,就容易延误。虽有都督府派来的军士们监工,但他招呼不动,要是发“辛苦费”吧,皇帝对捞外快的要活活剥皮,谁敢收受?在这种两难情况下,沈万三才提出“犒军”请求,目的很明确,是为争取发奖金合法化。

另外还有检校们三天两头来寻是非。检校是皇家特务,与其被他们打小报告,不如主动出钱买太平。不料惹恼了多疑的皇帝,最终招致祸端。 其实,犒赏军队惹怒朱元璋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真正导致其悲剧下场的,还是他那富可敌国的财富,令统治者眼红。

据孔迩《云蕉馆纪谈》记载:“山既富,衣服器具,拟于王者。……以貂鼠为褥、蜀锦为衾,毳绡为帐,用极一时之奢侈。”郎瑛《七修类稿》也记载:“国初,南都沈万三秀者甚富,今会同馆是其故宅,后湖中地是其花园。”沈万三将玄武湖中几个岛屿作为自家的花园,简直是不亚于蓬莱景象了,仅这寥寥数语,便将其富贵后的僭越、奢侈揭示得一览无遗。

而这恰恰犯了大忌,在中国封建时代,等级制思想根深蒂固,怎么能够允许他这样僭越无度呢? 被发配到云南边陲没多久,这位习惯杏花烟雨春风杨柳的江南人,就愁困交加、愤懑抑郁地做了异乡鬼。虽然是心犹不甘,但他还是悲哀无奈地闭上了自己的眼睛。死之前,他做了个惊世骇俗的决定,决定把自己葬在周庄东面银子浜的水下。在冰冷的水底建死后的阴宅,是中国历代传统中的大忌,可他却毅然决然地做出了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选择。

沈万三的悲剧是耐人寻味的。在中国封建社会,在没有正常商业环境的情况下,惨淡经营的商人们总想与官场建立某种亲善关系,以期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但有一点沈万三不懂,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钱,又不能全靠钱,事情远比他的商人头脑想象的更复杂更险恶。故而他在江南小镇如鱼得水,而在都城南京却栽了大跟头。

说到底,他那精明的思维能力毕竟只归属于经济人格,而难以与封建官场的种种规则相适应,一种对中国来说实在有点超前的商业心态在当时是难于见容于朝野两端的。连力保他性命的马皇后也认为,“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最后,沈万三的结局也自然只能是头破血流,一败涂地了。

资料来源《大明贤后——马皇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公元626年,李世民弹劾李建成和李元吉,与李渊的两位后妃有染。不久,李元吉在玄武门之变中被射死,妻子...
原创 罕... 19世纪的清朝,到底是什么样子? 电影、纪录片,当时还没有发明,让我们无缘得见当时的情景。虽然也有大...
原创 湖... 大学辅导员的华丽转身:周志红的仕途轨迹 一个大学辅导员,居然能在短短二十年里,摇身一变成为手握大权...
原创 李... 李自成兵败的悲歌:刘宗敏的传奇故事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物和故事让人难以忘怀。今天,咱们就...
原创 朝... 朝鲜战争,那是一场在历史长河中掀起惊涛骇浪的冲突。战争之初,朝鲜人民军恰似一阵迅猛的风暴,以排山倒海...
原创 当... 1098年,78岁的宰相苏颂挑选了一位侍寝小丫鬟,谁曾想她竟然吓得尿了床。看着面前那摊污渍,苏颂并没...
原创 回... 01、前言 图 | 王近山中将 1978年5月的一天,正躺在病床上的刘伯承元帅,忽然听到王近山逝世...
原创 尴... (以下为个人观点,欢迎交流、点赞、吐槽,如果您觉得还有意思,请点击右上角"关注") 西晋王朝是一个...
原创 曹... 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以其非凡的军事才能、深邃的政治智慧及复杂的性格特征,成为了三国时期最为耀眼的星辰...
原创 沙... 17世纪中叶至17世纪后半叶,在遥远的东方,两个东北亚的陆上强权,正围绕着黑龙江流域肥沃的土地和丰饶...
原创 秦...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统一天下的君王,在他的铁腕统治下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帝国,但也因其暴政而备受...
原创 聊... 文|万里 编辑|看历史浮沉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以文人士大夫为创作主体的绘画,在中国...
原创 灭... 上一篇我们讲了灭吴的总设计师羊祜,今天就来讲讲灭吴的执行者、羊祜的继任者杜预。 跟贾充、裴秀等人一样...
原创 清... 1949年11月6日,北京,周总理宴请国民党的张治中、邵力子等人。 一位30岁左右的青年,在中南海下...
原创 搬...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搬离故宫...
原创 朝... 01 竣工于1405年的昌德宫,是保存至今的朝鲜时代古宫之一,坐落于景福宫东侧,和昌庆宫一起被称为“...
原创 河... 金碗传奇:一段跨越时空的故事 ,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超级有趣的话题:一个老农手里的金碗,竟然和末...
原创 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秦... 在公元前221年,随着秦朝的崛起,中国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封建王朝时代。这一...
原创 滇... 浅析一下,三国志11战国七雄剧本中,庄蹻的综合实力分析。 一.历史上的庄蹻 庄蹻是战国时期,楚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