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红军改编八路军时为什么蒋介石只给了三个师编制?
迪丽瓦拉
2025-08-05 23:03:03
0

1937年9月,陕西三原县9000名身着崭新军装的红军战士整齐列队,红军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这个改编过程却并非一帆风顺。国共双方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中共方面做出重大让步,才最终达成共识。为什么在红军改编时,蒋介石只给了三个师的编制?

一、抗日共识达成

1936年12月,西安城内风雨欲来。张学良府前,群情激愤的学生高呼口号,要求东北军抗日。为平息事态,张学良出面做出"有所为"的承诺。

三日后,蒋介石飞抵西安,督促东北军围剿红军。谁料张学良与杨虎城竟然扣押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消息传回南京,政府要员分成主战和主和两派,争执不下。

中共从中调解,周恩来亲赴西安游说。在多方努力下,双方确立六项原则:停战撤兵、改组政府、释放政治犯、停止剿共联合抗日、召开救国会议、与友邦合作。12月26日,张学良护送获释的蒋介石返回南京。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国共合作埋下伏笔。

此前,毛泽东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重申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共应合作、但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会后,他与朱德等红军将领通电蒋介石,表示"愿在蒋委员长率领下,抗击日军"。为推动抗日统一战线,周恩来还奉派前往庐山,与蒋介石探讨红军改编事宜。

一番接触后,周恩来察觉蒋介石对日军仍抱幻想,妄图通过和谈局部解决问题。直到七七事变全面爆发,蒋才幡然醒悟,接受现实。

8月,中共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发出抗战警讯。蒋介石也发表著名的"地无分南北"庐山讲话,呼吁全民皆有抗战之责。

中共代表叶剑英随后启程前往南京,与蒋介石共商国共合作及红军改编细节。8月22日,国共双方发表合作宣言,随后蒋也公开表态支持。至此,国共两党基本冰释前嫌,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中共在此期间向国民党展示诚意。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述抗战将是一场长期斗争的观点,在国民党内部引发轰动。国民党将领李宗仁、冯玉祥等争相传阅,下令全军学习。毛泽东还与朱德联名上书,再次重申红军改编、接受改编的意愿。

就在国共携手抗日的氛围中,红军改编国民革命军序列的谈判全面展开。起初,中共提出组建四个军十二个师、共12万人的庞大编制,由001、贺龙等红军将领担任军长,保持独立性。

国民党本着牵制中共的考虑,对改编规模和指挥体制百般刁难。由此,双方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

二、谈判反复进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中日全面战争的序幕。次日,中共中央即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向全国发出警讯,呼吁各界团结一致、共御外侮。

蒋介石仍心存侥幸,一面派人与日军接触、寻求和平解决,一面调兵遣将、装出积极抗日的样子。直到"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兵锋直指南京,蒋才彻底放弃幻想,于8月14日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正式对日宣战。

全民族抗战的全面爆发,国共双方就红军改编问题再次坐到谈判桌前。中共代表叶剑英专程南下,与蒋介石会谈改编细节。

双方商定于8月22日共同发表国共合作宣言,24日,蒋对宣言公开表态支持。然而,红军究竟该编为多大规模、由谁指挥等问题,却始终难以达成一致。

中共此前提出红军改编为四个军、编制12万人的方案。每个军下辖三个师,分别由朱德、彭德怀、001、贺龙担任军长,建立相对独立的领导指挥体系。而蒋介石出于掣肘中共、防止其坐大的考虑,对这一方案百般刁难。

他一方面声称敌情紧急、兵源紧张,无法满足中共的编制要求;另一方面又提出红军必须全面接受国民党的领导,取消独立建制,并派遣自己的亲信担任八路军高层。

面对蒋介石的百般刁难,中共代表据理力争,讲明红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体制特点,不能简单改变;同时指出红军在陕甘宁边区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若按国民党的编制要求大量裁员,必然造成人心涣散、战斗力下降。

但蒋介石态度强硬,只愿给红军三个师的编制,且坚持任命自己的心腹担任师长。就这样,双方在南京反复斡旋,为红军编制问题僵持不下。中共代表团一行只好返回延安,向中央和毛泽东汇报谈判情况。

毛泽东得知谈判受阻,心情极为沉重。他与中央同志反复分析利弊,一致认为抗战形势紧迫,红军改编刻不容缓。尽管国民党的条件苛刻,但为了民族大义,也只得忍辱负重、勉强接受。

于是,中共决定作出重大让步,同意按国民党的三个师、4.5万人的规模改编红军,并将其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由朱德、彭德怀分别出任正副总指挥,但保留原有番号和部分红军将领。

在中共的一再退让下,红军改编八路军的问题终于尘埃落定。9月改编大会在延安召开,正式宣布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三个师的番号和师长人选也最终敲定:115师由001担任师长,120师由贺龙担任师长,129师由刘伯承担任师长。随后,八路军奉命挺进山西,开赴抗日前线。中国人民又一支抗日力量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改编大会结束后,八路军即刻启程奔赴前线。9月22日,先遣部队抵达山西省会太原,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不久,主力部队也陆续到达,在太原武训场举行阅兵仪式。

十里长街、万人空巷,百姓争相目睹抗日英雄的风采。朱德检阅部队时目光坚毅,高呼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官兵们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发誓要为国为民奋勇杀敌。

随后,八路军分兵多路,向敌后挺进。115师主力在001率领下挺进太行山区,任务是配合阎锡山部队牵制日军;120师在贺龙指挥下开赴晋东南,阻击日军南犯;129师则在刘伯承、小平同志率领下深入敌后,在晋察冀一带开辟根据地。

至此,八路军全面进入抗战状态。尽管面临兵力不足、武器装备落后的困境,八路军将士们依然斗志昂扬。大家纷纷表示,要发扬"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光荣传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为抗战胜利贡献应有的力量。

蒋介石和国民党并没有完全放下成见,他们对八路军的发展始终心存芥蒂,在军需供给等方面处处掣肘。每月5万元的经费杯水车薪,弹药、医药更是奇缺。但八路军将士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仍然坚持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作风。

他们利用敌后游击战的特点,步步为营、寸土必争,同日伪顽敌周旋。不到半年时间,八路军就冲破日军的重重封锁,开辟出一大片敌后根据地,撕开了华北战场的一道口子。一支不可忽视的抗日力量初露锋芒。

三、英勇杀敌抗战

1937年底,八路军主力集结完毕,在华北广大地区拉开了敌后游击战的序幕。他们采取分进合击、集中力量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屡屡在日军眼皮底下开展突袭,给其以迎头痛击。

1940年8月,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毙伤日军百余人,缴获大批物资,震惊中外。此战是八路军创建以来的首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坚定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随后,各路八路军将士乘胜追击,扩大战果。129师在晋察冀地区连续打了阳明堡、黄土岭等大仗,重创日伪军。总部机关则利用群众工作的便利,在农村广泛发动,组建敌后武装,削弱敌人的统治。

到1938年初,八路军已在河北、山西、绥远等地建立十几处抗日根据地,控制人口近千万,初步形成犄角之势,对日军构成严重威胁。

面对八路军的骚扰,日军恼羞成怒,多次调集重兵"扫荡"。然而,面对敌人的"清乡",八路军并不正面迎战,而是诱敌深入,伺机各个歼灭。

1940年8月,日军为压缩八路军的活动空间,调集5万余人在百团大战。八路军见状迅速反应,一面避其锋芒、化整为零,一面隐蔽待机、伺机反击。

20多天里,八路军出动105个团、20余万人,在晋察冀、晋冀鲁豫等地同时发起猛攻,毁日军工事据点近千处,毙伤日伪军2.5万余人,彻底打乱了日军的部署,八路军的士气大振。

到1945年抗战胜利,八路军已发展成为近百万人的強大武装,牵制了62%的日军,为中国抗战做出了卓著贡献。

八路军在艰苦卓绝的敌后环境中,始终秉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光荣传统。他们尊重民意、关心百姓疾苦,打土豪、除恶霸,深得民心。广大指战员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

在八路军的感召下,大批爱国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八路军的队伍不断壮大,战斗力显著提高。尽管条件恶劣、装备简陋,八路军仍然创造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辉煌战绩。他们威震敌胆、名扬海内,彻底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抗战的最后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明朝末期,各地农民起义蓬勃兴起,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要属李自成。他以推翻明朝统治而声名鹊起,被百姓尊称...
原创 秦... 列位看官,今天来说说秦国的那些丞相。 1.秦国能有后来的辉煌,可离不开这几位厉害的丞相。先说说百里奚...
原创 若... 关羽在麦城被围,最后没能逃出来,这可以说是蜀国由强变弱的转折点。 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要是关羽真的突...
改陈升级 在钱学森图书馆“预览... 图说:钱学森图书馆改陈升级 新民晚报记者 陶磊 摄(下同) 钱学森当年的护照、1955年9月7日陈叔...
原创 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朝代更迭如同潮起潮落,每个朝代都有其标志性的家族或民族统治。明朝是朱家的,清朝是满族...
原创 熟... 上网最烦的一件事就是很多人不知道在哪里看的边边角角的野史,跟你争辩的面红耳赤,都说读史使人明智,我建...
原创 秦... 秦始皇,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的生平事迹和死后留下的种种谜团,至今仍让后人津津乐道。他不仅统...
原创 考... 中国考古让西方很犯难!西方人说距今3600万年的高级灵长类icon原上猿icon是人类远祖,哪知道中...
原创 朱... 我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往往具有超凡的洞察力,尤其在朝代初期,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赢得民心与臣子的忠诚。其中,...
原创 甲... 世人皆知,甲骨文是商朝的"国宝",记载了商朝的历史和文化。可谁曾想到,这"国宝"中竟然没有一个"夏"...
原创 李... 李广:那个即使全军覆没也要拼到最后的硬汉,背后藏着怎样的阴影? 导语: 在历史的长河中,英雄辈出,但...
原创 独... 世人皆知独孤皇后善妒,却不知她的妒忌竟然还"推而广之"。这位与隋文帝杨坚共结连理的女子,不仅管住了自...
原创 第... 在十字军东征的漫长历史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第三次十字军东征,在这场东征中,以仁慈而闻名的萨拉丁,和大...
原创 兵... 观看古装剧时,我们常见到皇帝身边的官员,主要掌握兵权的通常有两位,一位是九门提督,另一位是兵部尚书。...
原创 嘉... 嘉靖一朝得以善终的首辅,张居正的偶像,如今却鲜有人知 大明嘉靖一朝,首辅如同流水一般换个不停,后世都...
原创 春... 春秋奇人:从掘墓鞭尸到盗墓贼鼻祖的传奇之路 导语 :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男人,他不仅敢于掘墓鞭尸,为...
原创 《... 《九重紫》庆王是原著里的辽王,野心勃勃,与男主宋墨的关系不一般,前世结局被杀。 《九重紫》庆王是原著...
原创 满... 从现在的国际形势上来讲,是我国通过谈判收复外西北丢失领土的大好时机。俄乌战争已经打了两年多,现在已经...
原创 来... 前言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讲讲邓小平同志和吴邦国同志之间的那些事儿。这两位都是对国家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原创 盘... 在历史的长河中,权力的诱惑如同磁石,吸引着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然而,在这波澜壮阔的画卷中,总有一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