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鬼谷子算出韩信会自折寿命40年,韩信斥其胡说八道,后果真应验
迪丽瓦拉
2025-08-06 06:03:01
0

前言

韩信在历史上绝对是一位传奇人物后世都为他高超的指挥能力所折服,同时让人感慨的还有他悲剧的一生。

自古以来对于韩信之死都是议论纷纷,当年鬼谷子就曾经给韩信算过一卦,

鬼谷子算出韩信会折寿四十年,当时韩信还不相信,最终事实证明鬼谷子果真是算无遗漏。

一、咎由自取

根据当年鬼谷子的话,

韩信本是有七十三年阳寿的,

当然韩信也是这样认为的,在他年少的时候就曾经有道士给他算过,

但他做错了几件事让他折寿四十年。

看看韩信做得这些事,也能够明白他最后落得那样一个下场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的,对于韩信缺乏政治头脑这件事向来是毋庸置疑的。

接下来就看看韩信在跟随刘邦后做出的几件没有政治头脑的事情,也正是这些事情让他为刘邦所不容。

第一件事就是他越级请封赵王,

那是在公元前204年,韩信和张耳奉命去攻打赵国,当时韩信手中只有三千人左右,赵王则是叫嚣着有二十万精兵。

可以说敌众我寡,要是真的在正面战场上遇到,韩信根本就没有抵挡的能力。不过韩信丝毫不慌,运筹帷幄将赵王耍得团团转,

不仅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并且还俘虏了赵王。

可以说是取得了巨大的胜利。

显然韩信自己也是这样想的,所以他在给刘邦去信的时候还加了一个小条件,

在信中韩信请求刘邦能够封自己的好兄弟张耳为赵王。

此时刘邦在那里呢,他正在荥阳和项羽对峙呢,众所周知刘邦在和项羽的对峙中很少能占优势的,

他都被打的找不到北了,再看到韩信的信可以想象他内心的感受。

这封王是一件多大的事情,退一万步说,就算是刘邦准备封张耳为王,那你韩信也不应该过问,因为你只不过是一个臣子,

从这件事就能够看出来韩信始终都认不清自己的地位,

刘邦当然是同意了韩信的请求。

怎么说之后也是需要韩信的要是韩信忽然撂杆不干了,刘邦根本就不是项羽的对手,封张耳为赵王的消息很快就递给了韩信,但此时刘邦对韩信也开始有其他想法了。

在接连灭了赵国和魏国后,韩信奉命继续东进,势如破竹将燕国灭了,韩信的对手就剩下齐国了。

可以说按照当前韩信的趋势,齐国根本就不是对手,

是以刘邦就派人去和齐国协商,刘邦为了彰显自己的重视所派遣的还是自己的亲信郦食其,

齐国也没有别的选择就同意了。但此时韩信麾下的蒯通却和韩信分析了一番。

若是韩信不出兵的话,灭齐这件事和韩信就没有任何的关系了。

韩信一听也对,立刻就撕毁了两国的盟约,齐国怒不可遏将怒火都撒在了郦食其的身上,将他残忍杀害。

可能有人会说蒯通为什么要让韩信做出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蒯通当然是有自己想法的,

在此事后他本以为韩信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自立,

但没有想到韩信天真到愚蠢丝毫没有觉得在郦食其死后他和刘邦之间会有间隙。

他竟然还在攻下齐国后,请刘邦将他封为

“假齐王”

,上文也说了刘邦派遣去齐国的是自己的亲信,正是因为韩信的抗命才将郦食其害死的,韩信竟然还要自己封他为齐王。

刘邦怒不可遏,要不是有张良在一旁劝说,或许两人此时就撕破脸了。

为了大局,为了荥阳刘邦只能咬牙封韩信为王,但这王封得刘邦是心不甘情不愿。

对刘邦来说自己身陷囹圄,但韩信却在此时提出要求就是威胁自己,是以刘邦已经存下了除去韩信的心。

之后的一件事更加坚定了刘邦的想法,那是在前202年,刘邦和韩信等人约定好一起围攻项羽,但众人都到了后韩信却没有到。

刘邦也来了脾气难道没有韩信,自己就打不赢项羽了吗,答案就是不能刘邦又败了。

在张良的建议之下,

刘邦给了韩信和彭越两人封地,得到封地后两人当即就行动了。

从这也能够看出韩信根本就没有一个身为臣子的自觉性,刘邦容不下他也是很好理解的。

二、民间传说

根据民间传说在韩信的身上还有事情让他折寿,

首先要说的就是问路斩樵。

当年韩信在项羽那里不受重用,于是在杀了几人后前往汉营投靠。

在路上韩信遇到了一个分岔路口,他不知道应该走那一条,就在此时来了位樵夫,

他为韩信指了路,

就在韩信谢过樵夫准备离开的时候他忽然想到,

若是楚军来了后,樵夫一定会泄露自己的踪迹,转身就将樵夫给杀了,就地掩埋,

樵夫对他有恩,但他却恩将仇报,这件事也让韩信折寿。

常言道恩将仇报非君子,这件事也能够看出韩信的性格特点,但他应该干脆的时候不干脆,应该思考思考的时候却又不思考。

杀樵夫这件事他是很干脆的,要是当年他在跟随刘邦的时候也能够如此的干脆,他也不会落得那个下场。

三、性格特点

蒯通多次劝说韩信自立,

他一直拒绝但是他在帮助刘邦的时候也不是尽心尽力的,

一直在不断地问刘邦索要。

他收留了往日的好友钟离眜,但在面对刘邦怀疑的时候他却毫不犹豫地将钟离眜杀害,将他的人头献给刘邦。

早期天下大乱的时候他不反,等到刘邦统一了天下后他又想反了,

就这样在陈县去找他的时候他依旧在反和不反之间纠结,他优柔寡断的性格也是他悲剧人生的一个导火索,

当然在韩信身上还能看到其他的性格特点,他的性格非但不能让他步步高升,还让他被杀。

韩信也是一个很固执的人,在这一路上有无数人和他分析局势,劝说他自立,但无论是敌人还是朋友乃至军师他一个都没有相信的。

纵观韩信的一生也能够看出他一直都有一个执念,那就是自立为王的执念,他所想的就是成为一方诸侯,遗憾的是刘邦却是一个

“家天下”

的执行者。

其次就是他太看重刘邦对他的恩情,因为这一份恩情他不愿意背叛刘邦,

但看看他做得这些事情也不像是能够对恩人提出的。

但在面对刘邦夺去他兵权时他却觉得理所当然,对刘邦的处置虽说有不满,但依旧接受。

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愚忠”让他错过了一次次机会,

甚至后世很多人说,

若是韩信听从项羽的建议,三分天下最终坐上皇位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结语

韩信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事家,在他的身上没有丝毫政治头脑,但无论是打仗还是为官政治都是最重要的,是以他注定不可能善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2014年4月1日,刚过完99岁生日,步入百岁行列的开国少将颜文斌,在辽宁大连安详地走了。 从戎一生...
原创 苏... 苏拉与凯撒都是罗马共和国末期十分著名的军事寡头,虽然年龄相差很大,但两人之间仍然存在联系。只是这个联...
楚汉相争,一段精彩壮阔的历史,... 《西汉演义》是明代甄伟所著,主要讲述的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项羽、刘邦反秦暴政及灭秦后楚汉相争的故事,...
原创 多... 满清历史中,多尔衮差一点就能掌握大权成为皇帝,但皇太极的出现却阻止了这一切。为什么这样说呢?满清政权...
清朝末年四大奇案之一:杨乃武和...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王... 王安石 ,这位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改革家。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和欧阳修、苏轼并驾齐驱。但是...
原创 出... 每个时代都会有杰出的人才,为了保家卫国不顾自己的安危。日军侵略我国时,杨靖宇将军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
原创 1... 各位朋友大家好呀,欢迎来到小新的历史频道,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品历史人生,如果你们也喜欢,希望可以动...
原创 “... 前言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它们或发生在大山深处,或发生在辽阔的草原上,无论在哪里,...
原创 第... 世人皆知三国时期群雄并起,英雄辈出。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蜀汉五虎将之首的关羽,他的威名可谓是如雷贯...
原创 整... 整个三国中,关羽真正害怕的大将有6人,4人打不过,2人不敢惹! 提到武圣关羽,便让人联想的是他狂傲...
原创 建... 爱新觉罗·载涛(1887年6月23日-1970年9月2日),字叔源,号野云(一说夜云),满洲正黄旗人...
原创 5... 5岁男孩自称前世记忆,参与老山战役,社会热议轮回与记忆 前言 近日,一则关于一名年仅5岁的男孩王鹏凯...
原创 {... 郑洞国的蜕变之路:从国民党骁将到新中国栋梁 提及辽沈战役中的长春围困,那段历史依旧震撼人心。在那场硝...
原创 司... 司马伦是司马懿诸子中的老幺,在父兄耀眼的光环下,其早年的存在感颇低,堪称小透明。然而,一系列阴差阳错...
原创 清... 说起清朝,心情真是复杂。 一方面,得感谢它打下了现在中国的大半江山,促进了各个民族的团结。 另一方面...
原创 谁... 网上有种说法流传甚广,大意是宋朝以前中原王朝能吊打周边胡族,靠的就是强大的骑兵; 而宋朝以后中原王朝...
原创 “... 前言 司马懿,权倾朝野的曹魏权臣,司马家族最终篡夺曹魏江山。他曾在洛水发誓,永不负曹魏。 然而,誓言...
原创 萧... 萧何是西汉第一相,开国功德榜第一人,他将丞相做到了极致,赢得了千古美誉。周恩来盛赞他:“刘邦百战百败...
原创 吴... 吴国是三国时代中,魏蜀吴三国之中的一国。在强大的北魏与弱小的蜀汉之间,吴国算是个第二。这个第二在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