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历史的遗憾:《天工开物》的失落与日本的疯狂成功
迪丽瓦拉
2025-08-06 07:33:19
0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提起日本,我们总能想起他在近代史时期疯狂的殖民与扩张是源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而明治维新的成功是基于中国的一本书,这本书曾经被我们狠狠地忽略了。

细读清朝历史不难发现,曾经的清朝统治者以及官僚体系有许多次实现改革,紧追世界步伐,实现科技强国的途径,但是他们都被盲目自大蒙蔽了双眼,错误的高估了自己的地位,最终落得了一个家国沦丧,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条约的悲惨下场。

万历15年,江西人宋应星出生了。他出生在一个尴尬的年份,这个时候无论是国家还是他的小家庭都处于衰落阶段,他的家族最高光的时刻是三代都被封为了尚书,但是仅仅过了三四十年家族就变成了一个很普通的家庭。

据说,宋应星是个少年天才,过目不忘,但是如此强大的本领对于他世界逆天改命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他的一生中最大的光荣应该是和哥哥在江西乡试中双双考中举人。

为了实现读书改变命运,他五次进京考进士,但每一次都沦为了炮灰,他心中纵有凌云壮志,但是也不得不向悲惨的现状低头。为了实现心中抱负,他开始写书,大概在50岁的时候,这本书终于完成了,他写完这本书之后说过这样一段话:“我没有钱购买参考资料,也没有条件邀请与我志同道合的人集思广益,这本书我只能写成这个样子了。我实在是有些伤心”。

好朋友听说他的书杀青了,并主动掏钱帮助他把这本书出版,这一年正好是1637年,这本书是一本影响了人类历史的书,它就是《天工开物》。

大概在300年之后,地质学家丁文江是这样评价宋应星的:其活力之伟,结构之大,观察之富,有明一代,一人而已。

《天工开物》这本书总结了大量的农业、工业所需要的培育和生产知识,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科普体系,这本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西方人将这本书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当这本书出版的时候,大明王朝刚好亡了。清朝有一个福建的书商发现了这本书,将这本书包装成为畅销书,因此很多人读到了《天工开物》。宋应星写《天工开物》的本质目的是希望通过实践科学达到富国强民的目的,在他的骨子里,还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所学为这个国家做一点贡献的。

这本书也让我们看到了晚明时期人们思想的发展以及朝代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势头,实际上这个时期我们的科技发展势头完全不落后于西欧。当时资本主义思想刚刚在江南萌生,有一些思想家开始呼吁人性的解放。

但是随着清军入主中原以及康乾时期他们实行了一些封闭的政策,导致了中国并没有如西欧走上一条近代化的道路。

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在清朝初期火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完全销声匿迹了,到了乾隆年间,朝廷以修《四库全书》的名义对全国的图书进行了大规模的审核,但是这本书也没有被收录其中,因为《四库全书》收录的都是一些传统的尊重经典的书籍,《天工开物》属于一本科技书籍,并不符合收录的标准。

在中国《天工开物》销声匿迹了将近300多年,但非常诡异的是这本书竟然在欧洲以及多个国家十分畅销,它甚至被翻译成12国语言,欧洲学者更是称之为这是一本直接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的书籍。在日本《天工开物》刚刚传入之后就火得一塌糊涂,它被不断的印刷重印。日本人将这本书奉为植产兴业的指南。

道光23年,鸦片战争之后大清王朝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虽然被英国暴揍了一顿,又是赔钱,又是割地的,一时之间失了尊严,但是他们始终认为老子还是老子,同一时期,湖南人魏源的《海国图志》在扬州印刷。

这本书是在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时候,给中国人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门,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了这本书也可以让我们很好的了解外在的发展形势。

但是清朝的顽固派对这本书是喊打喊杀,他们的超强自尊心绝不允许别的国家超过清朝,在他们心里,虽然鸦片战争输了,但是天朝上国仍旧是天朝,世界并不会因为一场战争而改。

日本人得到《海国图志》之后是非常兴奋的,1851年一艘商船驶入长崎港,日本在查找违禁书籍的时候找到了《海国图志》,从此之后日本对这本书便上了瘾。当时日本的命运和中国是高度相似的,列强向日本伸出了侵略之手,日本也急于找到途径改变自己,《海国图志》的出现恰好是最好的契机,日本人通过这本书实现了睁眼看世界。

日本维新派将《海国图志》作为必读书籍,梁启超曾经这样说过,日本的明治维新就是在《海国图志》的影响下间接促成的。与之同时,兵部左侍郎向皇帝推荐《海国图志》的时候,清朝的皇帝却毫不感冒。

中日甲午海战爆发,中国被日本碾压,思想上的认知差距彻底变成了两国实力的差距。当伊藤博文高调访华的时候,面对日本的崛起,中国向他求取经验,伊藤博文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也许你们应该好好读一读《海国图志》”。

写在最后: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人口几乎占了人类1/3的大帝国安于现状,将所有的人隔绝于世,并且竭力地粉饰天朝上国的假象,这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

从《天工开物》到《海国图志》,大清帝国不是没有富强的机会,只是他们的官僚主义思想让他们亲手扔掉了太多的宝贝,而这些宝贝间接的促成了西欧以及日本的崛起,最终都成为了打穿中国人身体的武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刘邦不杀雍齿,张良不是说很清楚了吗? 刘邦称帝后,经常看到功臣们三三五五坐在沙土上商量什么事,刘邦就...
首次向公众开放,明十三陵永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有... 元朝是少民入主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方式较为简单粗暴,而蒙古人为了笼络汉人上层集团,就给与地方军阀...
原创 司...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的次子,自司马懿与其兄司马师逝世之后,司马昭便接替父兄,执掌曹魏大权。...
原创 8... 89年金日成访华,问洪学智:你怎么现在还是上将?没有进步呀? 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物如星辰般闪耀...
原创 沈... 导读 揭露了李公朴和闻一多在国共内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以及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黑暗面。其中,霍揆彰的...
原创 “... “无废德败行”这句话,出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蜀汉后主刘禅性格和行为的描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禅在道...
国网朝阳供电公司:使命担当,为... 近年来,“到中国北方,寻找中华民族更老的老家,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源中华文明……”等呼声在学界日益响...
中华民国三年伍圆 在探讨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版袁大头》的铸造背景及其历史收藏价值时,我们不得不回溯至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原创 鏖...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 地方党组织故意谎报军情,屡让红5军损兵折将,彭德怀心疼不已 》一文到“覃仕勇说史...
原创 扶... 扶苏是秦朝建立者秦始皇的长子,在宗法继承制度下。扶苏是秦始皇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也是秦始皇属意的继承人...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
原创 5...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突发内战,这本来是朝鲜半岛自己的事情,但美国却以帮助南朝鲜李承晚为借口...
原创 张... 中国近代史中,东北王张作霖是非常传奇的存在,虽是一介马匪出身,他却凭借努力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 ...
原创 1... 前言: 1960年7月,苏联突然召回所有在华工作的专家,中苏关系也急转直下。 这时候,主席突然让周总...
原创 3... 在1986年的某个深夜,粟裕与寻淮洲之间的对话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权力、责任与沟通的深刻故事。这段历...
原创 袁... 在大清王朝迎来自己最后的夕照光景那天,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懵懂地坐在龙椅上。 皇太后隆裕端坐在溥仪...
原创 袁...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因其行径被指责为背叛国家的大汉奸,一直饱受非议。他曾窃取了辛亥革...
原创 西... 西周金文释读:“周公方鼎”铭文名称:周公方鼎,又名文王鼎,旧名鲁公鼎。时代:西周初年。出土:据(宋)...
原创 4... 47年毛主席外出,偷偷对汪东兴说想吃羊杂碎,县委得知:吃不得 1947年10月,战火纷飞的陕北,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