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假如霍去病参加高考,应该也会是个文科学霸吧
迪丽瓦拉
2025-08-06 07:32:57
0

霍去病作为嫖姚校尉,第一次上战场,并一战封侯的时候,只有18岁,正是现代高考生的年龄。

不过,霍去病显然不可能穿越到现代进行高考。他所受的教育,也和今天的学生完全不一样。

因此,本文仅仅通过历史的记载和推断,来猜测一下,他有可能具有哪些科目的天赋和素养。

仅供娱乐,让我们一起来开一开脑洞。

01、语文

汉朝的识字率并不高,打仗的大老粗们,更是很多都不识字。

不过,霍去病不一样。他2岁的时候,姨母卫子夫就怀上了汉武帝的第一个孩子,从此盛宠十余年,后来更是被封为皇后,带飞整个家族。

他虽然得不到生父的承认,可是他的继父陈掌,却是陈平的后人,是典型的贵族家庭。以汉朝开放的风气,加上卫家的外戚身份,陈掌这样一个贵族子弟,不太可能苛待继子。

因此,霍去病是作为一个贵族子弟长大的。他显然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就算再学渣,基本的礼乐诗书,都是学过的。

不过,霍去病看起来, 并不是学渣。他的人生短暂,在历史上记载的篇幅不大,却留下了一篇上书原文:

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陛下过听,使臣去病待罪行间。宜专边塞之思虑,暴骸中野无以报……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唯陛下幸察。臣去病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这封上书被褚少孙补录在了《史记》的三王世家里,引发了群臣的议论。

我们可以看到,这篇上书非常规范,是汉朝标准上书格式。篇幅不长,却把诉求说得非常清楚:请求汉武帝把3个皇子分封为诸侯王。

这要是放在今天,写一篇标准的800字高分作文,是不成问题的。

此外,在《古今乐录》中,还收录了一首《琴歌》,相传是霍去病写的: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无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

这首琴歌文辞流畅,立意极高,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素养并不差。

不过,这究竟是霍去病本人写的,还是后人假托霍去病之名,在史学家尚有争论。

但是,即便是后人假托霍去病写的这首琴歌,也足以证明,他在时人的心目中,并不是什么只会打仗、文学素养一塌糊涂的大老粗,要不然,为什么要借他的名呢?

因此,结合他的出身,以及留下的一些文字记载,我们可以推断:霍去病必然不是什么能够留下经典之作的大家,但是贵族子弟最基本的文学素养还是有的。

他考语文,不一定能考出接近满分的超好成绩,但是考个优良到优秀的分数,应该问题不大。

02、数学

史学家一般认为,在霍去病生活的年代,虽然大名鼎鼎的《九章算术》还没有正式写出来,但是这本书是几代数学家劳动的成果,是集大成之作。在汉武帝时期,数学就已经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汉武帝的托孤大臣之一桑弘羊,就是因为数学好,而得以入朝为官,并青云直上。

而对于霍去病这样的贵族子弟而言,“数”是必修课君子六艺之一,正常情况下,他应该是接受过数学方面的基础教育的。

对于古代的军事将领而言,数学也是一项必备技能。

他们需要了解自己军队兵器的参数,从而确定对阵的距离;他们需要计算距离和行军速度、行军所需时间,从而制定战术;他们需要学会统计军功,从而明确赏罚。

作为一军主帅,不需要掌握多么高深的数学知识,但是基本的算法和应用,是必须要非常精通的。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以霍去病的贵族子弟的出身和一军主帅的身份,他就算不是数学学霸,数学水平也不会太差。若要考试,至少也是个及格的水平。

03、外语

霍去病当然不会学英语。对于他而言,最重要的外语,应该就是匈奴语。根据史记的记载,匈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却有自己的语言。

那么,霍去病的匈奴语水平怎么样呢?

对此,历史上没有直接的记载。但是我们在史记与汉书里可以看到,霍去病的麾下,有很多匈奴人,光是因军功封侯的匈奴降将,就有4人之多,跟随他最久的赵破奴也是在匈奴长大的汉人。

在河西之战里,霍去病接受了汉朝历史上第一次匈奴大规模投降。

漠北之战,史书更是记载他“躬将所获荤粥之士”,意思是,麾下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匈奴人。

与这么多匈奴人进行沟通交流,包括与麾下的高级将领的战术讨论,如果全靠翻译,毫无疑问效率会低得多,而且很难做到这么大规模地任用匈奴人,这么流畅地受降。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霍去病的匈奴语应当是相当好的,足以和匈奴人顺畅交流。

那么,他去参加外语考试,自然能拿到高分了。

04、文综:政治、历史、地理

霍去病在18岁上战场之前,就是汉武帝的侍中了。而汉朝的侍中,“出入禁中、顾问应对,位次常侍”,是皇帝的近臣,还会参与朝政大事的讨论。

更别提,他一战封侯之后,更是扶摇直上,短短4年就成为了大司马骠骑将军。

若说这样的履历,考政治考不了高分,汉朝人恐怕不会同意的。

至于历史方面,一个能和皇帝讨论朝政大事、能做一军统帅的年轻人,对历史也少不了基本的了解。毕竟,“以史为鉴”也是很重要的。

地理就更不用说了。霍去病被一些人调侃为“人行GPS”,无论行军打仗的距离有多远,路况有多复杂,甚至横跨沙漠,都绝不迷路。

而且在打仗过程中,将领是需要了解并利用地形地质、地理环境来设计战术、指挥作战的。

若说霍去病地理不好,他的对手们绝对要抗议。

所以,霍去病无论是去考文综,还是像一些地方一样选择单独一科来考,恐怕都是冲着满分去的吧。

05、理综:物理、化学、生物

以汉朝的科技水平,要考物理、化学、生物这几门学科,恐怕有点为难冠军侯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汉朝没有科技水平而言。事实上,汉朝的科技水平,在世界同期来说,应该是出于先进水平的。

而且,在汉朝人的日常生活中,也会看到很多科技上的应用。

比如说,音律的发展和乐器的制作,就和物理学有关;炼丹涉及到化学方面的知识;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也设计到生物学,而且研究表明,汉朝人对动植物的形态机构、生理功能等,都有了比较准确的认知。

但是这些离霍去病的生活,似乎有点远。

根据《琴歌》的记载来看,霍去病有可能有擅长的乐器,但他不需要亲自制作乐器;就算他跟着汉武帝凑修仙的热闹,也轮不到他去炼丹;动植物的养殖,更是和他这个贵族子弟没啥关系了。

所以,霍去病要考这些理科的科目,恐怕是比较困难的。不过他也许能够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短期突击一番也说不定呢。

06、写在最后

这么一番推测下来,我觉得,霍去病放现在,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应该都是极好的,算是一个文科学霸。

数学不算特别好,但少说也能考个及格。而且,文科的数学,不算难。

物理、化学、生物,恐怕就比较困难,要被归类到学渣一类了。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偏科很严重啊。还好高考是分文理科的,冠军侯考文科,那可就不用愁了。

不过,古代比较出名的历史人物,除了一些科学家或数学家之外,应该都是非常偏科的吧,大多数都是文科的学霸,理科的学渣。

那么,你觉得古代的名人里,有哪些有可能是文理科全能的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雍... 刘邦不杀雍齿,张良不是说很清楚了吗? 刘邦称帝后,经常看到功臣们三三五五坐在沙土上商量什么事,刘邦就...
首次向公众开放,明十三陵永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明十三陵,是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所在地。日前,明十三陵永陵、思陵首次开放公众预约参...
原创 有... 元朝是少民入主中原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方式较为简单粗暴,而蒙古人为了笼络汉人上层集团,就给与地方军阀...
原创 司... 司马昭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懿的次子,自司马懿与其兄司马师逝世之后,司马昭便接替父兄,执掌曹魏大权。...
原创 8... 89年金日成访华,问洪学智:你怎么现在还是上将?没有进步呀? 历史的洪流中,总有一些人物如星辰般闪耀...
原创 沈... 导读 揭露了李公朴和闻一多在国共内战时期的英雄故事,以及国民党内部权力斗争的黑暗面。其中,霍揆彰的...
原创 “... “无废德败行”这句话,出自《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蜀汉后主刘禅性格和行为的描述。 这句话的意思是刘禅在道...
国网朝阳供电公司:使命担当,为... 近年来,“到中国北方,寻找中华民族更老的老家,追寻红山文化足迹,探源中华文明……”等呼声在学界日益响...
中华民国三年伍圆 在探讨中华民国三年《苏维埃版袁大头》的铸造背景及其历史收藏价值时,我们不得不回溯至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原创 鏖...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 地方党组织故意谎报军情,屡让红5军损兵折将,彭德怀心疼不已 》一文到“覃仕勇说史...
原创 扶... 扶苏是秦朝建立者秦始皇的长子,在宗法继承制度下。扶苏是秦始皇无可争议的继承人,也是秦始皇属意的继承人...
原创 敌... 敌将:我有五千人马,你们呢?小兵:不过百人!敌将:我投降行吗 说道大唐盛世,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国家安...
原创 5... 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突发内战,这本来是朝鲜半岛自己的事情,但美国却以帮助南朝鲜李承晚为借口...
原创 张... 中国近代史中,东北王张作霖是非常传奇的存在,虽是一介马匪出身,他却凭借努力成为北洋政府的末代元首。 ...
原创 1... 前言: 1960年7月,苏联突然召回所有在华工作的专家,中苏关系也急转直下。 这时候,主席突然让周总...
原创 3... 在1986年的某个深夜,粟裕与寻淮洲之间的对话给我们揭示了一个关于权力、责任与沟通的深刻故事。这段历...
原创 袁... 在大清王朝迎来自己最后的夕照光景那天,年仅6岁的宣统皇帝溥仪懵懂地坐在龙椅上。 皇太后隆裕端坐在溥仪...
原创 袁... 袁世凯,中国近代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因其行径被指责为背叛国家的大汉奸,一直饱受非议。他曾窃取了辛亥革...
原创 西... 西周金文释读:“周公方鼎”铭文名称:周公方鼎,又名文王鼎,旧名鲁公鼎。时代:西周初年。出土:据(宋)...
原创 4... 47年毛主席外出,偷偷对汪东兴说想吃羊杂碎,县委得知:吃不得 1947年10月,战火纷飞的陕北,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