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怪不得司马懿要撤兵,城楼上有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的疑点所在
迪丽瓦拉
2025-08-16 18:33:27
0

在古代战场上,我国有好多次都是人少的一方赢了人多的一方,或者是看起来弱的一方赢了强的一方。这些胜利啊,都是因为指挥者做出了超牛的决策。

有些主将特能打,比如赵云,七进七出,那叫一个勇猛;许褚呢,直接脱甲对敌,也不含糊;黄盖就更别提了,总是身先士卒。还有些主将呢,主要靠智慧打仗,像诸葛亮,卧龙一样聪明;司马懿,冢虎般狡猾。他们各有各的招儿,但都厉害得很!

骁勇的将军靠个人实力定胜负,几招几式间就能分出高下。而有智慧的将军则更擅长心理战,只要洞悉对方心思,就能稳赢不败。相反,如果没能掌控对方心理,就会像山崩一样迅速溃败。

说到心理战术的经典案例,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空城计”可是赫赫有名。

想当年,司马懿带着十五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冲向西城,结果一看,四个城门全开着,诸葛亮就坐在楼上弹琴,这场景太离奇了。最后呢,司马懿琢磨了半天,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就带着大军灰溜溜地撤退了。

在这场较量里,诸葛亮能想到的招儿,司马懿应该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但他漏掉了一个大坑,就是诸葛亮身边那两个小书童。说实话,这俩小家伙才是空城计里最让人捉摸不透的地方。

【街亭失守】

其实啊,空城计这事儿,说白了就是诸葛亮没办法了才想出来的,这办法也是他自己琢磨出来的。

自从刘备接手益州后,诸葛亮就看中了年轻有为的马谡,并且提拔他成为重要的谋士。后来,诸葛亮甚至任命马谡为参军,充分展现了他对这个年轻才子的信任和重用。

马谡这个人啊,特别擅长纸上谈兵,诸葛亮就很喜欢他。但刘备觉得,这种光说不练的空想家不靠谱。所以刘备生前一直劝诸葛亮,别让马谡担重任。可惜诸葛亮没听进去,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选中了马谡去把守特别重要的街亭。街亭可是个关键地方,得好好守住才行。

马谡这人啊,就是不听劝。明明大家都说该在靠山近水的地方扎营,他偏偏不,非得跑到山顶上去。结果呢,魏军一来就把他们的水源给切断了,蜀军大败,街亭就这么丢了。哎,真是让人无语啊!

街亭被敌人占了,司马懿带着15万大军直奔诸葛亮的西城。可这时候,西城里的猛将一个也没有,只剩下一帮文官和两千多老弱病残的士兵。

一听说司马懿的大军就要来了,大家都陷入了绝望。这局势就像个死胡同,无论是打还是逃,结局都是死路一条。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诸葛亮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冒险的主意。

诸葛亮下令收起城里的所有旌旗,让士兵们留在原地,别乱跑也别喧哗。接着,他让四个城门都敞开,每个门都安排20个年轻士兵装作老百姓洒水扫地。而他呢,就带着两个书童到望敌楼上弹琴去了。

【两个书童】

当司马懿的大军终于赶到的时候,他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诸葛亮坐在城墙上,优雅地弹奏着琴,一个书童在旁边悠闲地摇着扇子,另一个则虔诚地焚香。而一群身材高大、体格健壮的老百姓正在街上认真地清扫。这简直像是一幅魔幻的画卷,让人难以置信。

司马懿这人吧,本来就是个多心眼的,现在看到这个情况就更纠结了。他得做个决定,但眼前有两个选择,让他心里没底。

一个选择就是带着大军冲进城去,抓住诸葛亮。不过啊,西城可不小,得有50平方公里呢。司马懿虽然有15万大军,但都得从城门进。要是硬攻,说不定会遇到啥意外情况。再瞅瞅诸葛亮,他看起来挺淡定,肯定留了啥后手。

第二条路是撤退,两边都没啥损失,但这样搞不好就被诸葛亮算计了。你想啊,要是城里真没啥埋伏,那诸葛亮可就轻松赢了,魏国也错过了打进蜀地的好机会。

司马懿这时候心里挺矛盾的,不知道是该继续进攻还是撤退。他越急就越想找出对方的破绽,结果一瞅到城上两个书童,他就立马改变主意,带着兵撤了。

诸葛亮坐在城楼上,一脸轻松自在,他究竟是心里有数还是装模作样,其实都合情合理。但奇怪的是,他旁边的两个小书童,面对强敌也能做到面无表情,这就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这两个小书童还只是稚气未脱的孩子,他们的心情都写在脸上,喜怒哀乐一目了然。要是城里没什么防备,他们早就吓得六神无主了。可是呢,这两个小家伙心思全在手上的活儿上,对司马懿那十五万大军就像没看见一样,真是让人佩服他们的镇定。

现在是离开的最佳时机,如果不把握,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别再犹豫了,行动起来吧!

其实,诸葛亮早就料到这两个书童会表现得这么淡定,这也是他计划里挺重要的一环,关乎整个计策能不能成功。

诸葛亮心里清楚,司马懿狡猾得很,肯定会观察那两个孩子的表情。只要他们露出一点紧张,魏军就可能立刻发动攻击。因此,在演这场空城计时,诸葛亮先给书童打了预防针,确保他们不会露出破绽。这样,整个计划才能顺利进行。

【两大谋士的心理博弈】

这空城计吧,说实话,确实挺聪明的,但仔细一想,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你说整个过程怎么就这么顺利呢?司马懿退兵也退得太快了,感觉有点假。

司马懿手握十五万大军,这实力可不是盖的。就算诸葛亮再聪明,城里藏了再多兵,魏军打赢的机会还是很大的。但你猜怎么着?司马懿最后竟然选择了撤退,真是让人意想不到啊!

有些人觉得,司马懿其实心里明白,西城里并没有多少兵力。他选择撤军,其实是为了稳固自己在魏国的地位。毕竟,如果诸葛亮死了,那他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所以,他决定放过诸葛亮一马。

诸葛亮可能早就料到司马懿不敢攻进来,所以他才故意摆了个空城计的阵仗,给司马懿找了个撤兵的借口。这样,司马懿就能体面地撤退,双方都不至于撕破脸。

就是说啊,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俩人心里都明镜似的,知道对方在想啥。于是呢,诸葛亮就演了一出戏,司马懿就在旁边看戏。

#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学... 相信很多人了解司马懿,都是通过《三国演义》小说或影视剧。 但因为三国作者罗贯中明显偏向蜀汉一方的描写...
原创 忽... 忽必烈贵为一代天骄,横扫世界,为何夺位战争却如此惨烈? 公元一二五九年七月,蒙哥汗于钓鱼岛城下去世。...
原创 日... 前言 相信很多看过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的朋友对日本的一种军帽并不陌生,这种军帽两侧有几片垂布,看上去一...
原创 赵... 公元968年二月,大宋都城虽被寒意笼罩,但到处张灯结彩,42岁的赵匡胤即将大婚,新娘是刚满17岁的宋...
原创 陈... 提起淞沪会战,我们总能想到1937年8月爆发的那场惨烈战斗。 日本从海上登陆,打了国军一个措手不及,...
原创 朝...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被迫签订屈辱的《马关条约》,向曾经的小弟屈服。 甲午...
长白山天池为什么分给朝鲜一大半...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历史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请知悉。】 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和接壤的国家...
原创 放... 李文彪,1952年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知家庭,父母均是高学历,并且从事教育工作。受他父母的影响,李文彪从...
原创 抗... 一、历史风云起,将军初登场 (一)传奇人生铸就辉煌 许世友,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将领。他8岁入嵩山少林...
原创 抗... 得知自己仅被授衔少将,李云龙、丁伟和孔捷个个满腹牢骚。 李云龙正在赶写论文时,丁伟跑来和他发牢骚,问...
原创 隋... ——感谢您的阅读,请您点击关注—— 隋文帝杨坚与独孤伽罗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一直被世人视为一段佳话。...
原创 志... 1950年4月10日,苏朝领导人举行会谈中,金日成得到了斯大林的支持,他摩拳擦掌,准备在一个月的时间...
原创 韩...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 可以说如果没有萧何,韩信就不会成为一代大将,没有萧何,...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 中华民国孙小头《壹圆》开国纪念币,作为民国初期的重要货币之一,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背景,还蕴含着丰富...
古代读书人23种称谓 自古以来,读书人都是一个备受瞩目的群体,读书人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
原创 方...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英雄的后代,是否也如其父一般为国奉献?1935年,方志敏英勇就义,年仅36岁。他...
原创 朝... 引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向法西斯日本广岛投放了人类第一颗实战用原子弹。仅两天后,苏联就对日宣战...
原创 老... 文丨卿心君悦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谜团——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之时,老十三胤祥莫名其妙地...
一百年·一座桥·五代人 “这座桥不仅连接了两岸,也连接了过去与未来,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我们家五代人共同的记忆和骄傲。”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