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发现韩信不死,汉朝将被匈奴所灭,56岁刘邦上马再战八年平天下
迪丽瓦拉
2025-08-17 00:04:29
0

【本文由吕小汪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

大家好,我是吕小汪,本篇文章约6800字,阅读需耗时9分钟左右。

刘邦48岁起家,七年平天下,尔后,大削诸侯,政治,权谋,军事手段齐上,不亚于重开一场统一战争

用了八年,才削平汉初三名将,铲除异姓王

白马会盟,宣誓天下“非刘姓为王者,天下共击之”

至此63岁的刘邦才真正的平定天下!

晚年的刘邦大杀功臣,血腥的屠刀,时刻挥舞不停

已经年近半百的他,一生百战,不是在出征,就是在出征的路上

曾让后世许多人所讳病,在楚汉战争中豁达大度,重视兄弟情的刘邦,在登上王位之后,似乎便腐朽了?

有人不理解,为什么刘邦一定要铲除他们?留着他们打匈奴,或者开拓四方,不好吗?

其实在

汉初的时代,刘邦名义上是天下之主,实际和战国的局面差不多,天下大部分都在异姓诸侯王手里,

刘邦要想坐稳天下,就必须要清除异己。

皇帝?周天子罢了!

在那个秩序未建的时代,因为秦朝的过早灭亡,大一统的成就毁于一旦,并没有太过于深入人心!

中原这片土地上还没有切身体会过大一统的优越之处,却已经饱受了“秦暴政之苦”!

所以,汉初的功臣,不管是项羽阵营还是汉初的名将,都做着裂土封王的梦想!恢复春秋战国之旧制!

公元前200年,刘邦登基后第二年,北上大战冒顿!

这一场大战对刘邦冲击是很大的,汉初天子拉车的马都找不到四匹同色的时代,匈奴却有整整40万骑兵!

白登山下匈奴将刘邦围困了七天七夜,几乎绝死于此地!

匈奴那松散的部落联盟,却在冒顿这个草原苍狼的凝聚下,比同时期的汉朝更像一个统一的国家!

以中原天子之尊,他在匈奴面前却没有任何的优势

汉初三大名将,除了韩信事前曾请战匈奴!

英布,彭越皆已经听调不听宣,忙着治理自己的国家,只守着自己的地盘,目光短浅,甚至嗑着瓜子坐看刘邦出糗!

这些诸侯,占据了大汉一半以上的疆土,却各自都在观战!甚至还有人因为自己的利益勾结匈奴,公然对抗朝廷!

除非匈奴之祸祸害到他们头上,否则别指望他们尽全力!

初生的大汉王朝简直像一盘散沙!

刘邦那一刻,恍然意识到,体制不改,汉朝必亡于匈奴!

所以刘邦要重开第二场统一战争!

这一次要削平的是人心!要使得人心向汉!

而且必须要尽快!

因为刘邦老了,刘邦48多岁才起家,打下天下已经56了!

而汉初三杰都还是壮年,尤其韩信才35,已经是天下第一名将,让他再活30年,谁能驾驭的了他?

刘邦本人当然是不怕他们的,韩信是吕后杀的,不是他动的手,但他默许了!

不削平诸侯,汉朝可能比秦寿命还短!

马超的老祖宗伏波将军马援曾经评价说

高祖无所顾忌

他从来不怕什么韩信,项羽,哪怕被打的逃跑或者求饶,但是内心深处始终没有真正怕过

为了天下,他什么都可以舍弃

自己的脸面可以不要!

老爹可以不要!

儿子可以不要!

女人也可以不要!

地盘没了再抢!

钱没了再挣!

只要有兄弟追随,他就有自信再卷土重来!

刘邦的心胸与魅力,其实是超越李世民的

他只是输在年龄与时代的局限上!

李世民看似强在六边形战士,统武智政魅,前三维稳压刘邦一筹!

但对于一个君主来说,最重要的恰恰是下两维,这两项关键数据他都输给了刘邦!

所以,李世民最大的资本其实是类光武!

李世民的豁达,正是来自于他的这份自信——“自己年轻”,28岁而为天子!

如果两个人是同样的年纪对决,我觉得他可能并非刘邦的对手!

唐初的强盛远过于汉,不是两个人的差距,而是时代的差距!

以汉初的环境,三大名将,韩信,英布,彭越并没有机会到达他们的巅峰时期,便遗憾退场!

于是战绩上,显得与唐初三大战神李靖,李绩,苏定方皆有不小的差距,但他们随便一个都活到七八十!

而彭越去世之时39岁,英布42岁,韩信才年仅35岁!

他们太年轻了,甚至还没有达到一生的巅峰状态,在经过秦末汉初战火的洗礼之后

却已经个个骁勇善战,站在了同时代的顶峰!封王一方!

当然,这也是刘邦不能容他们的原因!

彭越,韩信,英布他们的志向都只是封王而已!

三年扫群雄,四年平项羽的刘邦,天下共主地位不是他们可以动摇的

而刘邦依然不能容忍,因为这会将汉一统的成果尽数葬送!

他活着的时候可以镇压群雄,等他一死,就不知天下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那汉朝的一统又还有什么意义呢?岂不沦为了周天子一般的角色!

于是晚年的刘邦致力于削平诸侯,重启了一场统一战争!

韩信,英布,彭越这些致力于封王的人物,皆站在了刘邦的对立面!

矛盾几乎无法调和,在那个时代,这个问题是无解的!

如果刘邦没有削平诸侯,汉朝的下场可能会极为凄惨

在后来的时代面对大一统形式的匈奴,大概率会提前迎来五胡乱华的悲惨结局!文明化为泡沫!

时至今日,因为匈奴早已成了汉朝武功册上的一员!

时隔两千年,游牧民族早已被机枪大炮变幻为载歌载舞的民族,今天生在太平盛世的我们,对于游牧的威胁早已无感!

但在那个原初的时代,四大文明古国,被游牧民族灭亡其二;

另一个灭亡古埃及的罗马人,被游牧民族打到男性公民战死六成,军队已经不够用了,帝国处于崩溃的边缘!

而此时的中国,面对的却可能是同时代游牧民族当中最强的一个———大一统形态的匈奴!

他的手下败将大月氏征服了印度,被汉朝打残的余部西逃,依然能祸害西方!打的西方人口呼上帝之鞭!

冒顿所统率的巅峰期匈奴,控弦之士四十万,比过了一千多年以后的成吉思汗初次统一草原之时的蒙古汗国,

(不管是从人口还是军队数量比较)

都还要强大的多!

而匈奴相比于蒙古的落后也只是时代生产力的差距,不是本身的落后!

继文景之治的基础,汉武帝打到十室九空,才勉强打赢匈奴,你可以想象如果彼时的中原还是诸侯并立的格局!

在汉初这一群猛人去世以后,谁能保证就一定会有卫霍站出来,还能在内部不定的情况下,驱逐匈奴?

最大的可能便是被游牧所征服!

那中国的现在只会是翻版的印度!哪里还会有汉人之说?

印度的一统其实比秦还要来的早一些,阿育王统治的孔雀王朝在西方赫赫有名!

但是比起秦始皇,他的大一统只是存在于形式方面!

既没有车同轨,书同文,也没有同民族,同语言,甚至孔雀王朝的统治者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出身的雅利安人!

彼时的印度,至少存在着上百个民族!各制一方,与汉初各地百姓自称七国之人,而不称汉,何其相似!

于是,随着孔雀王朝的解体,四分五裂的印度很快就被新的外来民族所征服!

就连孔雀王朝的这段史料都被遗忘,一直到近代,才被西方殖民者,通过周边各国的记载,尤其是结合中国的史书,还原出孔雀王朝的历史

无数的时代已经证明,只有大一统可以对抗大一统!

当然,彼时的刘邦可能没有那么崇高的理想,不会想到那么多,他只是为了自身王朝的延续!

后半生扫荡诸侯,在后人眼中,乃是一场不义之战

让刘邦英雄的形象大打折扣,变成了一个流氓混混,杀戮功臣的恶劣君主!

刘邦其实从来都没有变过!他一直都是为了天下!

当年,项梁起兵,韩信饥困,于是投奔项梁,没想到不被重用,于是又投奔刘邦。

只是,韩信仍然没有被刘邦重用,更悲催的是,韩信因军法连坐要被处死,临死前韩信说了一句:

“汉王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就这一句“天下”,触动了刘邦,让韩信活了下来!

许多事后诸葛亮总是认为韩信死于低情商,这是完全不正确的观念!

一个智商高的人是不可能情商低的吓人的!

除非以他的智商能判定,对方只是个不重要的人物(如让他承受胯下之辱的屠夫),或者那个大人物,他不在乎!(如刘邦与萧何)

而刘邦的性格,他就是不在乎的!

他知错能改,知道自己是个大老粗,明白自己什么行什么不行,所以才会求贤若渴!

只要你有能力,哪怕你就是曾经当面骂他个狗血淋头,他也一样敢用你!刘邦只看重能力

所以韩信敢大大咧咧的,在刘邦准备出征匈奴的关键节点,跟刘邦喝酒吹嘘,说他只能统十万人,自己多多益善!

韩信的目的是想要请战匈奴!

刘邦翻了个白眼,踹了他一脚,说那为什么我是你老板?

他马上嬉皮笑脸的又说刘邦是善长用将!自己只擅长用兵,所以还是大王你厉害!

你看,从头到尾他都没有过任何害怕或者谨慎的意思,他说的也全都是事实!

韩信只误判了一件事,天子之心不可以常人揣度,他熟悉的刘邦那是汉王刘邦,不是大汉天子刘邦!

天子的威严是不可触犯的

这不能怪他,就算他再聪明也没办法,

人类无法想象自己没有见识过的东西!

秦始皇在那个时代被斥为暴君,时代还太过原始!

汉初的这一群开国功臣们,除了张良等极少数人,多数都是泥腿子出身

见句实话,哪怕是萧何,萧大人都难免有些见识短浅

此前,没有人见识过皇权的不可触犯!

没有人真正见识过天子的威严

只有出身贵族,真正见识过祖龙之威的张良是清醒的,所以选择了功成身退!

而剩下的这帮泥腿子,八年前,他们还在村口玩泥巴,喝酒,唱歌,喝醉了就勾肩搭背,兴致起来就对着别人家墙呲尿,聊哪家的寡妇比较漂亮?

谁能想到八年后各自封王封侯,已经统治了一个帝国,名列史册?

大汉就是个草台班子,他们眼中的刘季永远都是那个仗义的好大哥,无赖泼皮却又有英雄气概!

刘邦却已经下定决心,打响了他一个人的战争!

除了天下,他什么都不在乎,这一次连兄弟也不要了!

刘邦先诛杀了试图谋反的燕王臧荼,然后,尔后,拿下赵国,把自己的女婿赵王张敖降为侯。

公元前196年,刘邦逼反在匈奴与大汉之间首尾鼠端,反复横跳的韩王信,韩王信被诛杀。

这时,“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大惊不已。

但韩信并没有反意,刘邦以“有人告你谋反”为由的荒诞借口,就轻松的把毫无反抗之意的韩信绑到洛阳,随后,骂了他一顿,无缘无故的就贬韩信为淮阴侯。

可见,一开始的刘邦,也想过用更温和的方法去解决韩信的问题!

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这是典型的帝王打压手段!

到这里,其实刘邦已经想过,放他一马了!

面对北方越来越膨胀的匈奴(此时的冒顿也在进行征服战争,再次征战大月氏,并拿下西域)

他必然也想过把韩信留给后世,在他死后,作为汉朝的一张底牌,应对匈奴的威胁

关键时候,可以重新赋予韩信兵权,以示新帝对于臣子的恩遇!

但吕雉思虑过后,还是认为自己的傻儿子跟自己这孤儿寡母可能没有驾驭韩信的本事

哪怕相比于英布与彭越,这个时候的韩信一兵一卒也没有了!依然让她忌惮

早前的韩信,穷的要饭,是因为他完全没名气

但是现在的韩信已经是战必胜,攻必取的大将军了,光这个名头就有无数人愿意跟他

楚汉战争中,刘邦就曾数次夺韩信的兵权,而韩信却能重新把一群新招募的农民变成军队,不仅人数越打越多,而且韩信还能把这群乌合之众驾驭的如臂使指,才有了“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传说!

以韩信的能力,与战争中攒下来的威望,刘邦一死就没人能压住他,他随便招一群追随者都可以立国了!

没办法的,只要韩信但凡有异心,汉朝必将分裂!

对韩信有大恩的是刘邦,她却不敢赌韩信到底忠的是刘邦,还是忠的大汉?

吕雉决定派萧何把韩信召到长安。萧何虽然欣赏韩信,但毕竟还是站在大汉一方,于是,萧何亲自到韩信府上,以好友的身份邀请韩信入宫,

韩信当然知道这一去的风险有多大,但面对当年月下追韩信,一手把韩信送上大将军之位的引荐贵人,萧大人的面子,他能不给嘛!

诸将易得耳。至如韩信者,国士无双!”

当所有人都瞧不起他的时候,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只有萧何这样评价他,韩信沉默了许久,也推脱不开,只得入宫。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当他踏入宫门后,埋伏在幕后的一群宫女,一拥而上,斩首了这个汉帝国的第一任大将军

韩信身首异处,一代“兵仙”,屈辱的死在了一群女人的手中,陨落长乐殿。

听闻韩信死后,刘邦只是一声叹息,却依然在继续着这场战争

仅仅一个多月,梁王彭越被擒,并且被刘邦剁成了肉泥。

刘邦把彭越的肉泥分给了淮南王英布,英布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选择造反,随后被杀。

公元前196年,刘邦的儿时玩伴、铁哥们!

那个年轻时因为烂赌,靠着一句“大哥救我,我大哥是刘邦”才没被别人打成残废的燕王卢绾看到刘邦近乎疯狂地屠杀异姓王。

他自觉时日无多,竟然被吓到王位都不要了,逃亡匈奴!

气的刘邦大骂“这个混蛋,命都是自己救的,自己会杀他!”

虽然刘邦可能根本就没想过杀他,但最终人逃国灭,此生流亡异域,和被刘邦杀掉也无区别。(作者吕小汪)

在屠戮完异姓王之后,刘邦在白马之盟中说道: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等到刘邦晚年扫荡群雄,最后一次回到故乡

熟悉的场景已经不再,兄弟们聚在一起勾肩搭背,开怀大笑,那一幕再也不会有了,此景只待追回忆!

别说勾肩搭背,甚至再没有人敢在他面前,跟他大声说话!

连那个动辄就骂他“混账小子”的“混帐爹”也不敢了!

走到哪里都跪倒一片

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志向,走到了路的尽头

成了孤家寡人了,

不管是兄弟,爱人还是子女,没有人会再理解他!

大丈夫当如是也!

可回首相望,能吹牛扯皮,肆无忌惮,炫耀自己此时这个天子有多威风的故人却再也找不出来了!

能理解他的,只有那走过同样道路,已飞升天上的秦皇!

而自己随后便要去见他了!(

作者吕小汪

他击筑而歌,一生的感慨只化为了流传千古的三句话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将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韩信之死为后人敲响了警钟!

自此以后,所有人都知道皇帝的威严不可触犯,

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是再所难免的事情!

但从整个时代的大致发展来推理

没有韩信之死,汉朝很有可能急速灭亡,四分五裂的中国被游牧所征服,或提前迎来五胡乱华的悲惨乱世!

当然,也存在着另一种可能

如果刘邦再年轻个二十岁,不,或许十岁就够了!

他便能以一种更温和的方式削平汉初的功臣名将!

能让他们在与对外族的征战上大放异彩,只在他一代就解决匈奴之祸!

这个刘邦的遗憾,在后世曾由李世民所完成!

在他的时代,几乎驾驭了所有的“猛士”,携隋末之精英,横推四方之敌!

唐初三大战神,唯一一场三位一体的漠北之战,到底有多惊艳?

由李世民负责后勤与战略布局,杜如晦房玄龄为其出谋划策。

而前线主帅李靖负责最终决策,副帅徐世绩提供天马行空的战略方针,最后,由苏定方为先锋所执行!

一战破突厥,威震天下惊!李世民自此获得天可汗的殊荣!

那副姿态大概就是刘邦所期待的样子吧

时代与自身年龄限制了刘邦

如果他能有李世民的条件,也就用不着亲自上阵对决匈奴!

只要在后方运筹帷幄,以张良,萧何统筹四方

以韩信为主帅,彭越为副帅,英布为先锋,这般豪华的阵容,或许用不到卫霍出场,冒顿的匈奴帝国就将被扼杀于萌芽之中!

可惜,张良离开了,萧何倒向了吕后,大汉三大名将被自己杀了个精光!

汉初只剩一片萧索与荒凉!

刘邦能信任的人,居然只剩下当初最不靠谱的陈平等寥寥数人了

听闻韩信死后,刘邦也叹息过,但却并没有太多的悔意

在临死之前,必须要把他们一起带下地府,才能捍卫这个脆弱的新生王朝

天不假年,再英明的雄主大帝,也将化为黄土一捧

死亡,是众生回避不了的命运,死亡面前,众生百态,谁会不怕呢?刘邦会不怕!他怕的要死,可他更清楚!

当年的秦皇都没有这个机会,我刘季又何德何能?

所以,相比于秦始皇空耗国力求长生不老药,为后世皇帝开了一个不好的头,他在削平了诸侯之后,却选择了从容赴死!

英雄随着年龄的增长,是否也会成为恶龙?

生命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之期的日渐降临,走上腐朽,将是一种必然,还是一种偶然?

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许多哲学家,思想家

其实,在历史长河中早已经有了答案

刘邦回答

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刘邦依然是那个刘邦,从来没有什么腐朽,只是成长罢了!

以至于众生已经不再理解他,甚至厌恶他,他却从未回避过自己的责任

他的责任从始至终都是天下,为了那条路尽头的光景,他舍弃了所有的一切

自踏上争夺天下的这条路而起,所作所为,不为善恶,无分正义,皆为天下!

他是大汉的第一位帝王,秦皇之后的第二位英雄天子!

是啊,这天子的衣冠的确是比他想象的还要威风!

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守护这个天下,也是他对于天下苍生的责任!

那个名头大到吓人的祖皇帝,身躯虽已化为黄土,誓要守护天下的精神气魄,却依然感染了后世众生!

包括他与项羽!

而他刘季,则将为后世汉人的精神世界中注入一丝英雄气概!

乾隆晚年,已知晓世界巨变,却已经没有勇气再去改变,因为彼时他已经是十全武功的明君了,这种动摇国本的事情,稍有不慎,便有可能亡国的命运,他不敢去赌,将之留给了下一代,结果留到光绪,已经悔之晚也!

而晚年的刘邦,他本也已经一统天下,可以安度晚年,后世扬名,却顶着雪鬓霜鬟,不顾一切,毅然决然要再开一场大一统的战争!因为他不解决,大汉可能都没有下一代了

秦塑风骨汉塑魂!

他隔空致敬了秦皇,让大一统的成果,得以保存!

大丈夫将如是也!

他证明了,汉祖的英雄气概亦不输于秦皇!

历史将记住这一刻!

………

………

笔者认为:处于时代中的历史人物,犯下一些错误,是很正常的

但现世总有一些阴谋论者,将好端端一段历史解构的乌烟瘴气,将汉朝的初代天子刘邦抨击为,流氓小人的形象

好像华夏五千载全是权谋,阴谋诡计,你算计来,我算计去的糟粕丑史,不管帝王将相全都没得感情!

笔者认为:这种看待历史的观念是不正确的,还是应该还历史与正文!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

先辈记录历史的初衷,是为了后人尽量不要走他们的弯路,华夏才能源远流长!

而不是反而去效仿他们犯过的错误!专门去学那些阴谋诡计的糟粕!

因为秦朝的过早灭亡,华夏群星闪耀之时,帝王将相回望古籍,敬礼先贤!欲寻强盛王朝开国帝王的典范

刘邦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本文作者吕小汪,一个中二少年,是如何看待我们那迷人的老祖宗,历史说书人,偏爱英雄的史诗,如果您喜欢作者的文章和风格,那给个赞或关注呗!会给予作者更多创作动力,图片与来源网络!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毛主席曾在他的作品《沁园春·雪》中写道:“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原创 李... 公元663年,新城公主生了重病,唐高宗李治知晓后,兴建建福寺为妹妹祈福,希望妹妹能够早日康复。 可惜...
原创 聊...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王朝,虽然隋朝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但它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却十分重要。 ...
原创 晚... 抗日战争初期,作为八路军总指挥的朱德,因其神秘的形象而备受关注。许多记者都想要一睹他的风采,其中国民...
原创 冀... 导语:影视剧中我们看到的特工都是无所不能,上天入地,是非常厉害的存在。但事实上,现实中的特工就是普通...
国内首次!天津考古重大发现! 专家考察考古发掘现场 2024年12月16~17日,由天津市文物局指导,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
原创 越... 01、 洪水将军,原名武元博,曾用名鸿秀、阮山、李英嗣,越南河内人;是“开国将帅”中唯一一位外籍将军...
原创 大... 一部《大秦赋》,说不尽的战国纷争之纵横捭阖,一部《大秦赋》,道不完的权贵博弈之帝王心术。秦国,原本积...
原创 他... 1948年2月,华东野战军独立师归建晋冀鲁豫军区,并以独立师为主,加上太行军区地方部队两个旅组建13...
原创 诸... 诸葛亮儿子,因说了6个字被孔明挥泪斩杀,刘禅直言:心疼丞相! 文|葩姐 相信大家对诸葛亮这个人都是非...
原创 赵... 历史上三国时期是著名的乱世,而我国素有时势造英雄的说法,因此在三国时期,也是名将辈出的时期,盘点三国...
原创 春... 众所周知,越王勾践在灭亡吴国后成为春秋最后一个诸侯霸主,《墨子》、《荀子》、《四子讲德论》等经典也因...
原创 九... “中共最神秘的军事领导人”,这是《西行漫记》中的描述;“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这是毛主席评价的话;...
原创 诸... 三国时期涌现了诸多杰出的人才。其中,诸葛亮、庞统、司马懿最为出众。诸葛亮受到刘备的重用。诸葛亮对刘备...
萧何计杀韩信,是萧何一生中的污... 恰恰相反,非但不是污点,反而是人生高光时刻。 一 按照《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萧何和吕后合谋计杀韩...
原创 周... 周恩来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始终为人民服务,把自己和人民放在一起的人,他生平最痛恨的就是搞...
原创 朱... 统治天下容易,但要平步青云却很难。一个人要从底层跃升至帝王之位,必须具备强大的意志力和行动力。而更难...
原创 唐... 古代有传说的四大美女,提起她们常令人联想到那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句话中的“羞花”,说的正是杨...
原创 诸... 诸葛亮和董允死后,最高兴的人是谁? 诸葛亮自从接受了刘备托孤后,一直兢兢业业地治理着蜀国。刘禅在他的...
原创 号... 1926年,广州国民政府组建了8个军进行北伐,这八个军算是国军的起家部队。在北伐的过程中尤以第四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