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若刘禅死战不降,蜀国将发生3种不可控制场面,姜维可能提前退休
迪丽瓦拉
2025-08-17 04:02:43
0

若刘禅死战不降,蜀国将发生3种不可控制场面,姜维可能提前退休!

公元263年,曹魏

大将军司马昭兵分三路讨伐蜀国,其中派遣

邓艾从狄道进攻姜维,诸葛绪从祁山进军,准备切断姜维退路,而钟会则率领大军进攻汉中。而蜀国当时一共就只有9万兵力,大将军姜维畏惧宦官黄皓迫害,因此在北伐失利之后便屯军于沓中。

然而作为诸葛亮唯一的军事接班人姜维在接到曹魏大举用兵之后便迅速上报刘禅,只不过当时刘禅却听信黄皓之言拒绝出兵防御,最终导致汉中被破,而姜维迅速组织兵力和廖化、张翼等将会兵于剑阁阻挡钟会大军继续进军。

然而在这个时候,邓艾却趁姜维被牵制期间,成功率领万余精兵偷渡阴平小郡,直插成都腹地,而刘禅在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刘禅迅速派遣诸葛瞻父子率领万余精兵前去拒敌邓艾,然而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之子,但是他的实战经验基本为零,因此诸葛瞻父子很快便被邓艾打败。

随后,邓艾得以进入成都,而刘禅便在这个时候召开大会,到底如何面对当前的形势。当时

?

谯周站出来建议投降曹魏,然而北地王刘谌却誓死反对,要求和曹军一决死战。然而刘禅最终却决定向邓艾投降,而蜀汉也在此时宣告结束。

那么,刘禅作为刘备亲自选择的接班人,为何在成都尚未攻破之时主动选择投降呢?难道刘禅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其实则不然,刘禅之所以投降邓艾其主要原因有3个,换句话来说,如果刘禅当时选择死战不降,整个蜀国很有可能会面临三种不可控制的场面。

刘禅死战不降到底会面临哪三种不可控制场面

第一个场面,姜维可能会提前退休,引起兵变。

在邓艾成功偷渡阴平之后,其实蜀国内部便出现各种矛盾,而早在此前蜀国掌门人刘禅便宠信宦官黄皓,而黄皓在蜀汉集团已经是权倾朝野,就连

卫将军诸葛瞻,大将军姜维也都忌惮黄皓,也正是因为害怕兵权被黄皓所夺,姜维这才在沓中屯田。

那么如果刘禅当时没有选择投降而是死战和成都共存亡,那么姜维的处境其实非常危险,作为大将军,姜维当时手中的兵力也不过5万左右,然而这5万兵力要面对数倍曹魏兵马。

而姜维呢?明知成都危急,他是不可能不管不问的。

然而当时姜维要全力对付钟会无法及时回援成都,那么姜维就这样算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姜维在得知成都被围之后,第一时间会分兵救援,但是极有可能会被钟会发现。

那么姜维会怎么做呢?极大可能会制造矛盾,或者是稳住钟会,让钟会显露野心。如此一来便可以借钟会之手陷害邓艾,而钟会也会向司马昭传递书信,声称邓艾有不臣之心,不听军令私自出军妄想占据成都自立为王。

且不说这招灵不灵,但是肯定会让邓艾和钟会二人暂时停下侵占蜀地的行为。然而司马昭可不是一个好糊弄的上司,他肯定会亲自率领精锐之师前来查看情况,如此一来钟会和邓艾二人均有可能狗急跳墙。

对于钟会来说,姜维肯定也是必须要除,毕竟钟会当时手中的兵力可是数倍于蜀,而邓艾呢?同样钟会也会将他除掉,倘若如此,邓艾兵马,钟会兵马,姜维兵马,甚至是诸葛绪所统领的兵马都有可能相互厮杀。

而最终很大可能是钟会取胜,而邓艾、姜维二人,包括诸葛绪也很大可能会被钟会除掉。而此前姜维所部,很有可能会被团灭,毕竟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战败被杀就是时间问题。

而刘禅呢?如果坚持死守成都,最终很大可能会被钟会攻杀,只不过历史上不会骂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第二个场面,孙吴大军很有可能攻打蜀国,趁机瓜分蜀地。

在史料

《襄阳记》中记载:孙休怒,复遣陆抗等帅众三万人增宪之围。被攻凡六月日而救援不到,城中疾病大半。

看看这就是在蜀国灭亡之时,孙休的做法,孙刘本是联盟之友,然而为了瓜分地盘,孙休丝毫没有客气。而是率先派遣战将陆抗等人围攻蜀国的

永安,只不过当时蜀国战将罗宪誓死保城,最终成功抵挡孙吴攻占永安的打算。

由此来看,如果当时成都被邓艾进逼,而姜维又和钟会等人对峙,试问孙吴会放过如此良机?答案是否定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孙吴会出动大量兵马意图夺取蜀国,当然在名义上可以找个理由,声称是支援蜀国,但实际上却是瓜分蜀地。只不过如果孙吴如此做法,很有可能被钟会和邓艾包括司马昭联合进攻。

当然,如果孙吴倾国出兵,钟会邓艾等人肯定无法抵挡,最终孙吴很有可能夺取蜀国江山,就犹如当年刘备倾国之兵攻打孙吴是一样的道理。

第三个场面,蜀国内部会严重失衡,很有可能起内讧

众所周知,蜀汉集团分为多个派系,包括荆州派系、东州派系、益州本土派系,以及地方豪强等势力。那么如果,刘禅死战不降,他们内部肯定会率先出乱子。

三国演义之中描写:

后主惊惶无措。忽哨马报到,说魏兵将近城下。多官议曰:“兵微将寡,难以迎敌;不如早弃成都,奔南中七郡。其地险峻,可以自守,就借蛮兵,再来克复未迟。”

可以看看,大难来头各自飞,当时不少官员均是第一时间想到跑路,甚至不惜让刘禅投奔南王孟获,以求保住自己性命。

邈曰:“天子听信黄皓,溺于酒色,吾料祸不远矣。魏兵若到,降之为上,何必虑哉?”

看看这就是当时刘禅面临的真实境况,在川中无事之时,几乎所有的大臣都不提宦官黄皓的事情,然而当邓艾兵临城下之际,却有不少官员指出刘禅的不是。

从蜀国官员的表述来看,显然当时蜀国其实已经是起了内讧,绝大多数人选择自保,在诸葛瞻战败之后,成都根本没有可以抵挡邓艾的战将,因此在综合考虑之后刘禅最终选择投降邓艾。

而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刘禅想要等到姜维回师救援根本来不及。而当时川中无优秀战将,一来无法匹敌邓艾,二来也大多都对蜀国失去信心,根本无心再战。

如若不然当时北地王刘谌誓死要求死战到底刘禅不可能不放在心上,而是坐观刘谌自尽,这能说明什么问题?很简单,刘禅已经看透了局势,如果死战,恐怕会引起集团内部矛盾,甚至引起内讧,最终很有可能众人将刘禅生擒,就犹如当年的吕布一样。

而刘禅投降邓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这是让邓艾走上了断头路,而他本人虽然投降曹魏,但是也保住了刘备一脉的后嗣。同时也避免了成都成千上万的百姓免遭生灵涂炭之苦,总之来看,刘禅投降邓艾其实是正确的,对于此,各位看官朋友如何看待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引言 1940年,陈嘉庚带着南洋华侨慰劳考察团回国,向奋战在前线的将士们慰劳。受到毛主席邀请,来到延...
原创 他... 年少时一战成名,获得贺老总赏识,抗战期间,屡获殊荣,抗美援朝时,是王牌军长,却在1955年授衔却只授...
原创 蒋... 前言 1941年9月的一天,风清气爽,毛主席乘车来到了大边沟青年食堂。主席一下车,当地的一些群众就蜂...
原创 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在南方八省15块游击区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和游击...
原创 斯...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斯拉夫民族以其独特的联盟模式,构建了多个重要的国家实体,如苏联、南斯拉夫以及捷克...
原创 诸... 诸葛亮之所以被后世尊为是智圣,不仅是因为他有智慧,而关键是其品格高尚,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形...
原创 朱... “夏原吉爱我。” 这是被记载在《明史》中的一句话,是永乐大帝朱棣在病重之时对身边人说的一句话。 过了...
原创 张...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 在四川彭州,几百年来一直流传着这句口诀,据说...
原创 窦... 隋末农民起义,势力较大的有4支,分别是河南瓦岗军、河北窦建德、江淮杜伏威、荆汉萧铣。河北窦建德所部起...
原创 周...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 常言道人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足之本,它对一个人的工作事业和生活都起着...
班墨是善城滕州最高的精神地标 鲁网12月20日讯近日,巍峨的龙泉塔下,2024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与中华文明墨子鲁班学术研讨会在滕州市...
这本三晋历史“线装书”又有新“... 山西太原的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纪念西周武王之子叔虞而建的祠堂。其肇始于西周、孕育于北朝、发展于隋...
原创 明...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了,冬至的到来意味着天气真正进入寒...
原创 七... 1945年春,抗日战争进入尾声,日军已经在战场上呈现溃败局面,抗战即将胜利。在此前提下,我党七大于1...
原创 三... 要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对其中某个角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者是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或者是乱世枭雄的曹...
原创 赵... 这次三国战争故事可以在《三国演义》第95集中看到,在箕谷道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是赵云、邓芝、郭淮、...
原创 1... 这是一张非常珍贵的照片。照片中是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岳父杜聿明、岳母曹清秀三人合影。 左边拿香...
原创 日... 从清政府甲午战争的失败开始,日本帝国侵略我国的野心日益膨胀。为了打击日本的嚣张气焰,1937年抗日战...
原创 张... 1955年首次授衔仪式上,有一千多名将帅被授予了军衔,他们都曾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立下汗马功劳,将自己...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枭雄曹操手下大将是最多的,他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他手大概有上千大将,除去他本家的曹氏和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