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 姜燕)12月16日,壳丘头遗址博物馆在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平原镇上攀村正式开馆。作为壳丘头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博物馆以其38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向公众展示了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独特文化。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通过文物、文字说明、人工讲解、多媒体影像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南岛语族的历史与文化。博物馆共分为三个展厅,分别是“向海而生——平潭史前文化”、“风好扬帆——南岛语族航海术与文化”以及“南岛艺韵——宝尔博物馆珍藏”。
第一展厅“向海而生——平潭史前文化”以贝壳与泥土元素装饰,营造出古朴的氛围,带领观众穿越千年,感受先民们的生活。文物的展陈与展板的介绍为现代观众提供了与千年前的文明“对话”的机会,而先进的展览技术则为观众带来了史前生活场景的沉浸式体验。
第二展厅“风好扬帆——南岛语族航海术与文化”则聚焦于南岛语族与海洋的共生关系,展现了他们从海中汲取生活所需和文化灵感的历史。该展厅将带领观众揭开这段古老航海史的神秘面纱,感受南岛语族先人征服和探索大海的成就。
第三展厅“南岛艺韵——宝尔博物馆珍藏”展出了来自宝尔博物馆的艺术品,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南岛语族先民的文化特征,还反映了整个太平洋地区原住民丰富的艺术成就。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的开放,将进一步促进平潭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发展,将南岛语族历史与文化的故事带向更广阔的世界。博物馆不仅是展示壳丘头遗址群和平潭史前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一个集考古、科研、研学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地标,为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重要的文化支持。
壳丘头遗址博物馆的开幕,标志着平潭在文化交流、考古研究、旅游发展等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博物馆诚邀广大观众亲临现场,体验古老航海史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感受南岛语族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