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懿最后两年,司马家族布局曹魏朝堂,称帝拼图还差最后一块
迪丽瓦拉
2025-08-17 07:05:11
0

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趁着曹爽与魏帝曹芳到高平陵谒陵时发动政变,控制京城,史称高平陵之变。此后,司马懿成功夺权,取代曹爽,成为曹魏唯一的辅政大臣。

朝中有不少老臣,他们支持司马懿扳倒曹爽,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同样支持司马家自己登基。

这两者之间性质完全不同。比如蒋济,就极力劝阻司马懿斩杀曹爽。

一方面,是他为司马懿做过担保,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代表了绝大多数老臣的政治立场,即让政权回到原有的格局,保留曹魏宗室对政权的影响力,而不是任由司马懿一人专权。

因此,对司马家来说,谋朝篡位之路任务依然艰巨,也注定了这项重任不可能在已经年过七旬的司马懿手上完成。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清除反对势力,拉拢世家大族,从而尽可能为子孙们铺路。

对于曹爽本人及其主要党羽,全部被处以族诛,但是对曹爽一党的非核心成员,则尽可能采取宽大处理,最坏的结局也不过是免官回家。

其中很多人后来又被重用,比如像颖川荀氏的荀彧。即便在曹爽被诛后,他带头为曹爽举丧,也并未妨碍他后来的升官发财。

不论是曹魏贵族还是世家子弟,只要认同并支持司马家的专权,仕途的大门永远对他们敞开。

司马懿专权后,我们来看看曹魏权利中心的变化,首先,台中三狗,何晏、邓飏、丁谧都随曹爽一同去了,跟曹爽一同被诛。大魏忠臣司马孚,这位尚书令终于可以挺起胸膛,当家做主了。

未来他还要出将入相,转任司空,拜为太傅,直到西晋建国,受封安平王。

在政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王观,重新回到尚书台,而过六旬的王基,也短暂地进入尚书台任职,但很快,后者就转任荆州刺史,成为司马家重要倚重的军事人才。

在平定淮南第二第三叛乱中,王基大放异彩,表现出色。若要排曹魏后期名将,笔者认为,王基可胜过王昶,与陈泰一争高下。

当然,邓艾的榜首地位,则无人能撼动。

负责审理曹爽一党案件的卢毓,也进入尚书台,任吏部尚书。

此外,尚书台中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李丰,之前,此人一直在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徘徊。

司马懿死后,李丰被司马师提拔为中书令,但他没有感恩之心,而是怂恿夏侯玄,企图再发动政变推翻司马师,最终被处以族诛。

可以这么说,除了李丰,尚书台的其他成员基本上都是司马家的忠实支持者。

中书省方面,已经退休的孙刘联盟之一的孙资,又被重新请回来出任中书令。司隶校尉跟河南尹,分别是何曾和傅嘏,这两位是新加入的支持者,尤其是傅嘏,他之前被爽重用过,但因与何晏不合被调离中枢,现在重新被司马懿启用。

傅嘏这个人,需要多聊两句,第一,此人的能力不可小觑,他是曹魏历史上政绩最好的河南尹,第二,在司马师去世的关键时刻,傅嘏还帮助司马昭,有惊无险的化解一场政治危机。

可惜,傅嘏命短,若活到西晋建立,他至少也是个三公。

眼下的三公还是曹爽执政末期的太尉蒋济、司徒高柔、司空王凌,司马懿是一个都没动。

因为三公职位象征荣耀,却无实权。不过即便想动,他也动不了。前两人是协助自己政变的老臣,司空王凌坐扬州主帅之位,司马懿这个时候拉拢还来不及,又怎么可能会动他?

蒋济被气死以后,司马懿立即提拔王凌为太尉,但王凌仍暗中谋立曹彪,筹划着推翻司马家的统治。空出来的司空,则是给了另一个铁杆拥护者孙礼。

我们再来看军队系统,禁军的指挥权,当然是全部交给刚刚升任卫将军的司马师。

京豫战区和扬州战区没有太大的变化,老大仍然是王昶和王凌,后来王凌被夷灭三族,诸葛诞接替了他的位置。

而变动最大的应该是雍凉战区主帅夏侯玄,被一纸诏书就召回朝廷,担任了九卿的闲职。

征蜀护军夏侯霸则是去了蜀汉,一把年纪的郭淮也终于是熬出了头,坐上了西部战区的头把交椅,司马懿自家的大侄子陈泰,被派过去当了二把手雍州刺史。

军权大一点的,还有安东将军司马昭,镇南将军母丘俭,以及扬州刺史文钦。

司马昭的位置很关键,他负责镇守许昌,为家族的统治增加一道保险。

另外经过了大规模的洗牌,看似司马家基本算是控制住了局势,但随着司马懿的驾鹤西去,以及吴蜀所给的外部压力,司马家的统治仍然是危机四伏。

而且,我们看到,母丘俭、文钦、诸葛诞这三位未来搅动东南局势的时代弄潮儿都已经相继上线。

未来,司马家族面对的是称帝拼图上的最后的一块。

今天就聊这么多,喜欢就一键三连。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2...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全线占领东三省,东北地区正式沦陷。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此时的...
原创 西... 你能想象吗?在1949年的西南解放战争中,有一支部队,他们身穿破旧的农民服装,手持陈旧的枪支和弹药,...
原创 神... 扁鹊,原名秦越人,今河北任丘人。因医术精湛高深,被世人尊称为“扁鹊”、“医祖”、“神医”。 其实,在...
原创 年... 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有些过分显眼或才华过分突出之人,如果懂得收敛藏拙,就一定会被别有用心之...
原创 杨... “源儿,你知道当年为什么要打倒你爸爸吗?” 1996年,刘少奇之子刘源来看望杨尚昆,杨尚昆看着刘源那...
原创 诸... 诸葛亮出道的故事很是传奇,三顾茅庐、一举从龙,成就一段君臣相得的历史佳话。但这段故事,往深里想一想有...
拜根兴:和池田温先生交往的几件... 2023年12月11日,日本著名史学家、敦煌学家池田温先生辞世,享年92岁。值池田温先生去世一周年之...
原创 吴... 1948年夏,国民党方面决定,加强华中、华东方面进剿力度,以确保东北稳定、华北稳固。 一时间,徐州行...
原创 他... 原上海市委书记王一平,曾担任过华野八纵政委,一生奉献于党和人民,家教严谨著称,子女皆为普通工人。 王...
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俑 ... 中新网西安12月20日电 题:马来西亚青少年“邂逅”兵马俑 与秦文化亲密接触 作者 杨英琦 党田野 ...
原创 袁... 在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的画卷中,三国时期以其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和英雄辈出的战争故事闻名。在这个时期,有...
原创 柴... 柴进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 一说起梁山,必然要加上两个字,合称“逼上梁山”。为什么这么说呢? 但凡能够活...
原创 邱... 1949年1月中旬,安徽萧县的张庙堂附近,一群当地居民在挖掘埋葬国民党军队的坟地时发现了一具与众不同...
原创 朱... 引言 抗日战争中存在着这样一位老英雄,他曾经跟随红军度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做过朱德的警卫员,如今早已...
原创 大... 汤恩比博士是历史领域的奇才,被誉为历史界的爱因斯坦。尽管他在中国文化方面有着高度评价,但对于大多数人...
原创 秦... 历史上啊,有很多神童。他们虽然年纪小,但本事可大了。像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就能称出大象的重量,大家...
原创 张... 世人皆知张灵甫骄狂自大,然而再骄狂之人,也有胆怯惧怕的时候。 张灵甫曾在1946年9月间,在一次战斗...
原创 为...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很快衰弱,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于改革本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
原创 项... 项羽是秦末起义中最为著名的人物,其在巨鹿之战中击败秦军主力。可以算得上灭秦第一功臣,如果没有巨鹿之战...
原创 黄... 引言 三国时期的蜀汉阵营,五虎上将齐名,每一位都是英雄豪杰,其中关羽和黄忠无疑是最具争议的两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