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生爱权,为何死前将大权拱手让给外人?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作为当时著名的大独裁者,蒋介石可谓是一辈子都爱权的人,而且不愿意分权于人。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蒋介石在临死前却把总统宝座传给外人,并没有让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即位。蒋经国是在三年之后,才拿回了总统宝座。
那么,老谋深算一生的蒋介石,为何会在临死前甘愿把总统宝座让给别人?蒋经国又是怎样夺回总统宝座的呢?
1、不是蒋经国也不是陈诚,蒋介石把总统之位传给严家淦
1975年蒋介石病危之际,他准备好了身后事。这其中最关键的,是安排谁来继承他的位置,这决定着之后一众国军的前途命运。此时众人有很多的猜测,但是最多的两种猜测,一种是老蒋直接传位给蒋经国,毕竟之前大家都看出来蒋介石对蒋经国的器重。
蒋经国是蒋介石唯一的亲生儿子,老蒋本身又是个特别自私的人,没有理由把权力交给别人。
而另外一个猜测是陈诚。蒋介石传位陈诚的可能性也很大,一方面陈诚一直以来都是蒋介石的心腹,哪怕是在老蒋来到小岛后对许多国军元老清算,但是陈诚依然是蒋介石信赖的爱将,岛上的许多事情老蒋都交给了陈诚去处理。
另一方面,陈诚实力足够强大,当年跟着老蒋的国军将军,大部分上岛后就被剥夺了兵权,成为一个个有名无实的养老将军;而后面培养起来的年轻将领,由于没有经历过实战或者实战经验不足,他们的能力一般,在军中的威望同样也不怎么样。
然而陈诚却在当时的国军军政都有影响力。军界上他自然是不必说的,当年的陈诚土木系在国军很有影响;而且陈诚一直都在主持相关工作,来到岛上之后也没有被老蒋放回去养老,政界的他同样根深蒂固。
早在老蒋还在打内战时,陈诚就被蒋介石派来治理小岛,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心腹提前来安排妥当,免得自己失败之后无家可归。所以陈诚早早开始经营小岛,对于岛内政界非常熟悉,很多人都是他提拔的。
因此,如果蒋介石让他来即位,倒也不是不可能。
然而,蒋介石却选出了一个让许多人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的人当总统,那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严家淦。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个名字,严家淦是何许人也?他是国军元老吗?很显然,他并不是什么国军元老。
他甚至都在国军的历史当中没什么存在感。如果不是因为蒋介石传位给他做总统,可能这个人百度百科都不一定找得到。
那么,蒋介石作为一个老谋深算同时也是自私自利的人物,为什么会在临终之际,把总统宝座让给外人,既没有让心腹陈诚来继承总统之位,也没有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宝座呢。难道蒋介石在自己临终之际,已经变得如此大度了吗?
2、小小书生,却因为懂经济学受到重用
事实上根本不是如此。老蒋之所以传位给名不见经传的严家淦,正是他一代枭雄的狡诈之处。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首先来看看,严家淦到底是什么出身。
严家淦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高材生。他是上海当时一所名牌大学毕业,在当时全中国识字率都很低的情况下,他这种读过名牌大学的人,几乎就跟状元郎差不多。而他本人的志向,也是加入政界。
不过,出生于1905年的高材生,显然在这个时候加入政界并没有什么优势。
当时国军当中的掌权者,大部分都是行伍出身,有的干脆是绿林出身。他们对于这样一个从大学来的小职员,自然不可能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所以前期他的官职非常低,到了1946年的时候,才见到了老蒋一面。
但是,大概率此时老蒋记不得他,因为他在老蒋眼里只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芝麻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高材生出身,他此前主要都是在从事跟经济方面比较相关的职位。比如,他干过生产局采办处处长,长官公署交通处处长等各种各样的职位,而军中的职务他从没有插手过。一大堆的国军将军们,自然也不可能让一个毛头小子插手。
但是,严家淦既然能够得到老蒋的赏识,自然得是有自己的一些才干的。
等到蒋介石去了小岛后,他的这些才干开始显现。老蒋来到小岛之后,把之前的大量国军将军全部裁撤。不论是政界还是军界的国军元老们,大部分都被老蒋撤走了实权,避免他们跟自己争权。但是,这些位置空出来了,自然是需要一些人来顶替国军元老的。
所以老蒋需要大规模地提拔新人。但是,当时老蒋内外交困,又加上一大波人事调整,自然造成了国军事务一团糟,尤其是当时的国军经济出现了大问题。虽然老蒋带过去了大量金银财宝,但这并没有稳定当地的经济,反而是进一步造成通货膨胀。
而面对通货膨胀这个问题,大老粗老蒋哪有办法?直接一手甩给了陈诚去处理。
陈诚之前也主要是搞军事和政治工作的,根本就不懂这么专业的经济问题。如何解决这通货膨胀的问题,他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个时候有人向他推荐了严家淦,陈诚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专门找严家淦了解一番。
严家淦懂这些东西,因此向陈诚建议,通过币制改革来解决通货膨胀,然后用陈诚听得懂的话给他解释了一番。陈诚听着觉得好像有道理,又跟蒋介石商量一番。老蒋就说了,按他这么干吧,反正当时他们也没有别的办法可行。
于是严家淦开始整顿当地的经济,没想到他在这方面还真是个人才。尽管当时他们的经济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了,但是通过严家淦的一番整顿,还是基本消除了通货膨胀,让当地经济恢复了正常。
3、传位难题,不能直接传儿子
自此,老蒋关注上了严家淦,并且开始在经济领域重用严家淦做事。
严家淦对此也是相当的感激,把老蒋看作他的伯乐。加上自己没有根基,所以什么事情都以老蒋马首是瞻。而这个时候,老蒋也在考虑自己的传位问题,在老蒋的心中一直都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总统宝座传给自己儿子。
所以,蒋经国刚刚从苏联回国,他就开始让蒋经国去地方上做官,而且也让蒋经国管理军队,目的就是培养儿子。同时也让儿子能够培养一些自己的心腹手下,方便之后蒋经国顺利地继承总统宝座。但是,这个传位可不好传啊!
要是蒋介石是封建皇帝,他自然是一道圣旨就可以传位儿子了;但是蒋介石毕竟是总统不是皇帝,只听说皇位可以传给儿子继承,哪有把总统传给儿子继承的。蒋介石如果直接传位,大概率会受到国内外舆论的强烈抨击,甚至导致蒋经国直接被迫下台。
一般而言,总统是要选举的。但是,蒋介石也不敢选举。
他可不能保证这些人,都在选举的时候给自己儿子投票,万一要是他们把选票投给了其他人怎么办?所以这个时候蒋介石就在想,要给自己儿子找个过渡者。而一开始最合适的过渡者,自然是蒋介石的心腹陈诚。
4、陈诚生变,蒋介石最终选定严家淦
一方面,陈诚本身是国军元老级别的,所以如果让陈诚帮助蒋经国暂时管理国军,陈诚是可以镇得住底下的人的;另一方面,陈诚是老蒋的心腹,自从老蒋来到小岛之后,岛上的许多关键性事务,蒋介石全部交给了陈诚来处理。
所以在陈诚的扶持下蒋经国可以很好地上手,把岛上的各项事务都搞得清清楚楚的。
这也是为什么老蒋去世之后,许多人都会猜测,老蒋可能把位置传给陈诚,让陈诚先代替蒋经国干两年总统,然后蒋经国顺利继承总统宝座。但是,老蒋为何没选陈诚,却选了一个资历很浅的严家淦呢?
因为陈诚到了晚年跟蒋介石发生了很大的分歧。当时的陈诚也很贪念自己的权力,老蒋安排蒋经国去跟他合作,他不仅仅不主动交出权力,反而还威胁蒋经国别管得太宽了,这让蒋介石怀疑陈诚生了二心。
要是自己把总统的宝座交给了陈诚,万一陈诚之后不扶持蒋经国,而是自己一直干下去,那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吗?
这个时候他就看向了严家淦这个年轻人。一方面,严家淦对于蒋介石非常忠诚,而且态度上堪称是温文尔雅,所以老蒋比较信得过他;另一方面,严家淦在军政都没有什么根基,所以他也不可能有实力去跟蒋经国抢,到时候一定会把位置让给蒋经国。
而且,严家淦作为年轻人,老蒋传位给他的话,也能给外面传递一种信号,即蒋家王朝其实还是非常注重提拔年轻人的,蒋家王朝并没有独裁。而严家淦作为高材生,对于蒋介石的心思可谓心知肚明。
所以他一方面对蒋介石的委任照收不误,另一方面却任由蒋经国插手,自己只当一个甩手掌柜。1975年蒋介石去世后,他按照老蒋的安排走上总统宝座,但是实际上所有的事情都是蒋经国在主导。三年之后,他主动让位蒋经国,蒋经国正式接手蒋家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