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宴请客人吃饭,看到筷子后,为什么批评身边警卫?
迪丽瓦拉
2025-08-17 12:33:11
0

作为领袖,伟人具备了一个优秀的组织者所需的几乎所有的优秀品质。从面面俱到的细致考虑,到善于捕捉重点的敏锐,从亲切和蔼与民同乐的亲民感,到浑然天成的组织力和领导力,都体现了伟人的优秀。

这样的一个领袖,在生活中却是很节俭的,就连伟人平常吃饭的筷子,都往往是竹筷或者木筷。伟人一生都没有用过昂贵的筷子,在1949年进入北京城以后,仍旧保持着这样的习惯,不但自己的日常饮食要使用木制筷子,连接待宾客也是如此。

有一次,伟人因为负责招待的人为了迎接起义将领摆放了一双象牙筷子大发雷霆,不但要求将筷子换回,还拂袖而去、充满怒火。直到负责接待的人员向他道歉,跟他解释这样的做法只是因为怕丢了伟人的面子,他才放下这件事。

一、伟人早期生平

伟人的一生十分清贫,他坚持认为还没有到享受的时候,更何况作为领导也不应该沉迷于享受。因此,虽然在建立国家之后搬到了北京居住,但是伟人还是过着普通的物质生活。这样节俭的习惯和他出生在农民之家有一定的关系,也和他体察民情、关心民生密切相关。

伟人出生在湖南湘潭,早期的农民生活让他深切地体会到了老百姓的苦痛,也促使他思考了很多人生的道理,辛亥年间的时候,伟人又在起义的军队中当了半年的士兵。这些经历为他之后接受新思想奠定了基础。

时间到了1921年成立组织的时候,伟人出席了第一次的全代会,后来领导长沙等地的工人,参与各类活动。等到武装夺取成为指导的时候,早期的群众基础使得伟人颇受老百姓的信任,再加上他在当地充足的地理知识储备,在湖南江西一代的领导工作十分顺利。

伟人领导秋收时候的农民战斗,在井冈山进行轰轰烈烈的土地运动。而所有的这些行动都能敏锐地攻击敌人的痛点,同时保全自己的有生力量。到了1928年,伟人和朱总司令两人共同建立了第四军,成为早期的武装力量之一。

虽然在1930年之后,面对敌人的反复围剿,“左”倾的领导集团在掌握了掌控权之后,进驻根据地,将伟人排斥在外,但这些丝毫没有动摇伟人对于伟大胜利的信心。很快,错误领导下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伟人在长征过程中顺利成为新的领导中心。

二、象牙筷触怒伟人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承至今的优秀品质之一,无论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因为缺衣少食而节约资源,还是在物资丰盈的年代为了不浪费而“小心翼翼”,都是难能可贵的品格。更可况,离开吃不饱的年代尚不足百年,易子而食、观音土等等都尚且耳熟能详。

伟人就将勤俭节约的习惯保持得很好。时时刻刻为人民着想的他,不愿意在自己的生活上奢侈浪费一分一毫。他的卫兵们都知道伟人的习惯,平时做饭吃饭招待客人也都是使用竹筷子或者木筷子,象牙筷更是提都不敢提。

但在1949年一天,因为伟人的特意嘱咐,办公厅的主任误以为这次到来的客人非常特别,交代卫兵们向招待所借用他们的象牙筷。即使李家骥当时提出了反对意见,也向当时的卫士长建议不要使用象牙筷以免主席生气,但仍旧没有改变主任的想法。

等到伟人前来巡视准备情况的时候,看到象牙筷果不其然大发雷霆。听到卫兵对于象牙筷是向招待所借来的,伟人也丝毫不领情,拂袖而去。直到知道情况的卫兵长向伟人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并诚恳地道歉,保证之后不会出现类似的铺张浪费,伟人才接受解释。

这件事之后,无论是待客还是主席自己吃饭,再也没有象牙筷出现了。伟人真真切切把节俭贯彻到了实处,督促身边的人配合自己。他的家乡湖南想要给伟人送些礼物的时候,绞尽脑汁想到了当地的一种特色木材,做出的木筷子不但结实耐用,还兼具美观性。

这些木材只用了几百块的钱就买到了,加工完之后一路送到北京,递交到伟人手里。伟人很喜欢这样的礼物,之后也一直有使用老乡送的筷子。后来一度是伟人使用过的最昂贵的餐具。

同样的故事还发生在去往广州的飞机上,不过这次是负责伙食的士兵大意,忘记了携带伟人惯用的竹筷子或木筷。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但谁也没想到,整个飞机上都没有竹木筷子提供,负责餐饮的接待处也只有象牙筷。

眼见没有普通的竹木筷子,伟人坚持不肯吃饭。还是当时跟在伟人身边的人灵机一动,想到了可以找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借用。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新上任的工作人员平时大多使用勺子,没人携带有竹木筷子。

直到一群人在飞机上搜了个遍,才勉强找出一副有些脏污的老旧木筷,将这双筷子清洗完毕交给伟人,这件事情才算圆满解决。伟人的倔强就像是一个老小孩一般,坚定执着地做着自己认定的事情。

伟人和筷子的故事可能没有他的辉煌生平一样广为流传老少皆知,但却展示了一个更真实,更有生活气息,勤俭节约的形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类似这样的传统美德也是数不胜数,每一代领导者都曾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广袤的土地上流传开来。

总结

伟人是拥有广阔视野和先进理念的理论家,也是脚踏实地、体察民情的实干家,在军事上他运筹帷幄,在生活上他体察入微。社会现实没有让他屈服,反而越战越勇,不断奋进,为了建设理想中的国家持续努力着。

天安门城楼上响彻天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昭告天下新中国的诞生,伟人的呼唤犹在耳边。而他勤俭节约身体力行的事迹,更将伟人的形象立体地呈现出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关... 文 / 子玉 历史是层累地制造出来的,在时间的重力下许多历史人物和事件会离本来面目越来越远,进而彻底...
澳门的昨天与今天丨上书房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伴随着《七子之歌》的感人旋律,历经风雨,澳门终...
2024年度河南考古成果丰硕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体义 杜军 12月19日至21日,由河南省文物局指导,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主办,...
原创 朱... 一直以来明朝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朝代,共存了200余年,200多年的时间里文化、政治和经济方面得到了飞...
原创 罗... 在我军十大元帅中,罗荣桓排名第七,可见他在军内的地位,众所周知,罗荣桓是是政治工作代表的元帅,很多人...
原创 日... 各国的皇帝中都是后宫佳丽三千,其中莺肥燕瘦各有角色,而古代日本天皇的势力没有中国皇帝厉害,连娶妻都受...
原创 吕... 前言 吕布,这位三国时期的猛将,以其武艺超群和忠诚反复而闻名。 然而,刺杀董卓之后,他的命运为何急转...
原创 囚... 哈喽大家好,今天的文章是囚犯临死前报上姓氏,朱元璋立刻免他死刑,后又送其5块免死金牌。说起门当户对就...
原创 接... 1949年11月,在刘伯承、邓小平的带领指挥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主力及第四野战军一部,以“大...
白求恩:“我唯一的遗憾是不能再... 芦子龙 张鹏 1939年12月,延安各界代表齐聚在中央大礼堂。会场里沉静而肃穆,正中央位置高悬着一幅...
原创 为... 导读 毛泽东评价诸葛亮的统一夙愿,揭示了诸葛亮在用人和战略方面的失误,让我们一起看看诸葛亮为何未能...
【邓氏联谊】宁夏银川邓发安一行... 邓氏一家亲,永远心连心。这句喊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四海寰宇的邓氏家族的口号,是我们的心声和愿望。邓氏族...
原创 六... 华野六纵(二十四军)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在1947年1月至1949年9月解放前夕,连续换了3位参谋长。...
原创 长... 长沙发现西汉王墓,出土三把稀世古琴,专家:此墓价值超过马王堆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就...
原创 许... 许世友遇高手总想切磋,但一位红军猛将说:不用比,你不是我对手 好的将领管理能力和指挥能力一定相当强,...
原创 郭...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的故事如同谜题般引人入胜。今天,让我们聚焦于一位特殊的历史人物—...
原创 这... 在国军中,有一位公认的“书呆子”,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黄维,黄维墨守成规,使得很多人都吃过他的亏,杜聿...
原创 都... 亡国之君不好当,其实还有比亡国之君更不好当的,那就是亡国之后,不管是太后还是皇后,帝国的支柱倒了,敌...
原创 近... 在近代中国各路军阀当中,桂系是少数几支能与蒋介石中央军相抗衡的军事力量之一。那么在军阀混战以及抗日战...
原创 一... 2006年,陕西省考古所因为一起“盗挖祖坟”案件,发现了一处宋朝古墓群。其中,一座有着“教科书式防盗...